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选读同步课件-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pptx
36页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登岳阳楼菩萨蛮菩萨蛮(其二其二)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夜归鹿门歌作于诗人孟浩然40岁赴长安求仕不遂,漫游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隐居,绝意仕途之时鹿门即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眷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作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即李白离开长安的第二年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奉召来到京城长安他本以为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唐玄宗只是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加之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不到两年就被赐金放还。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3.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登岳阳楼这首五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当时杜甫沿江由公安(今属湖北)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蕴含着浩然胸怀和沉重痛苦的名篇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4.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其词风格清丽他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著有浣花集菩萨蛮共有五首,此为第二首,作于词人早年因战乱流落江南之时全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抒发了词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注字音 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3.解多义 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5.积名句(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2)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5)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李白蜀道难)(6)杜甫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8)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青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其二)(9)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其二)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文脉图解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主旨归纳夜归鹿门歌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鹿门山清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登岳阳楼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菩萨蛮(其二)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词人漂泊南归的忧愁之感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任务一】【任务一】 探寻夜归鹿门歌的主旨探寻夜归鹿门歌的主旨,赏析其艺术手法赏析其艺术手法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深刻内涵?参考答案:这首诗借“夜归”途中见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在这里,诗人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了归隐的情怀、志趣,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构成了一种独到的意境但诗人的“夜归”路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特别是此诗后四句景色宁静、清幽,诗人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
宁静、清幽既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结合全诗,试赏析本诗的对比艺术参考答案:(1)前四句中,“山寺”句以钟鸣衬托隐居地环境的清幽,而这又与争渡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四两句写人“向江村”,而“我”却“归鹿门”,更表现了诗人与世人的相异之处2)后四句中,静态的环境描写与动态的人物描摹形成对比,对比出了诗人与前贤的相通之处,表现了诗人对先贤的仰慕之情,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任务二】【任务二】 理清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思路理清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思路,品味诗歌的语品味诗歌的语言言1.诗歌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的梦境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参考答案:(1)月夜渡湖:诗人一入梦幻,随即进入一个神幻的空灵境界,一夜之间飞过镜湖,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又飞到剡溪,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眼见渌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景色十分幽静2)山之日景:诗人穿上了谢灵运当年穿的木屐,登上了他当年曾攀登过的石级青云梯,就像脚下生风,直向高耸入云的山径攀登。
山腰只见海日升空,只听天鸡高唱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3)山之夜景:夜幕降临了,诗人耳畔回响着从山谷传来的熊的咆叫声,龙的吟啸声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峦都在发抖此时,天气也急剧地变化,黑沉沉的云天像要下雨,白茫茫的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恰似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4)仙人登场:写了列缺霹雳、丘峦、洞天、石扉、青冥、日月、霓、风、云之君、虎、鸾、仙之人,闪电划过天际,惊雷震响长空山峦崩塌,大地动摇,仙境的石门轰然一声从中间打开放眼望去,青色的高空广阔无边,在日月的光辉照耀下,金银的亭台楼阁发出夺目的光彩云中的神仙们披着彩霞作为美丽的衣裳,架着长风当作自己的宝马,纷纷赶来,参加盛大的宴会你看,那弹琴的是温柔的老虎,那驾车的是妩媚的鸾鸟仙人们济济一堂,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多么盛大热烈的场面,像是在迎接诗人的到来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傲岸性格,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2)这是“诗眼”,起揭示主题的作用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任务三】【任务三】 运用运用“置身诗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探究登岳阳的鉴赏方法探究登岳阳楼一诗的思想情感楼一诗的思想情感1.首联今昔对比有什么丰富的内涵?参考答案:昔日满怀游赏之情,诗人想登楼览景,一展济苍生、安黎民的宏伟抱负憧憬、欣喜;今日满腔流离之苦,匡扶社稷、济世报国的理想化为泡影身不由己,悲苦无奈昔日血气方刚,才高志远;今日老病孤舟,壮怀未酬诗人早闻洞庭盛名,然而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天下至今兵荒马乱,因而只能老泪纵横了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壮怀难酬的感伤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颔联和尾联有何内在联系?参考答案:颔联气象宏奇伟丽,壮阔无比;尾联由身家遭遇及至时事国运,诗人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为国家危难落泪从壮阔无比的景中可以窥见杜甫胸襟之高,这是以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景象映衬诗人心忧黎民、情系社稷、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诗人将湖山之胜与家国多难结合起来抒写,营造了沉雄悲壮的艺术境界。
江山的壮阔与胸襟的博大,在诗歌中互为表里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任务四】【任务四】 “缘景明情缘景明情”,分析菩萨蛮分析菩萨蛮(其二其二) 中的景物描写中的景物描写,探究词人的思想感情探究词人的思想感情1.词作开篇说到“人人尽说江南好”,那么结合全词看,“江南好”体现在哪里?参考答案:(1)“春水碧于天”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这是江南风景之美2)“画船听雨眠”在碧透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是何等闲适惬意这是江南生活之美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酒垆边卖酒的女子面容白皙,有如明月,光彩照人,手腕像凝聚的霜雪那样洁白如玉这是江南人物之美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词人为什么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请联系词人的生平进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偏偏此时中原动荡不安,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表现了词人对江南美的依恋和有家难归的愁苦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梦游图景有什么深刻内涵?请分析。
参考答案:梦中游历,正折射出诗人感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古来万事东流水”,包含了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徜徉山水,寻仙问道,是为了抚慰心灵当然,这首诗的意味远非“苦闷”二字可以概括,诗篇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恍若天外飞来之笔,痛快淋漓地一吐对权贵的憎恨和蔑视,诗人豪放不羁的形象如立纸上主题被点亮了,意境得到了拓展升华读至此,再体会一、二两段,我们心里豁然开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体现了诗人所羡慕的人格形象吗?富丽堂皇、超脱尘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吗?抒情主人公最后发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为梦中图景心神激荡的结果吗?我们知道了,诗人对壮丽奇伟的崇高美的向往,正是因为人生激情的驱动,虽然有苦闷,但洋溢着热情!诗歌也由此气势流注,奔放飘逸,形成了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走进新课一起读文阅读鉴赏一起思考课外求知一起成长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