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课件.ppt
15页1)重力)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大小:G=mg 作用点:重心作用点:重心2)弹力)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和它接触的物体产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和它接触的物体产 生弹力作用生弹力作用 产生条件:接触、接触处有挤压(即:有弹性形变)产生条件:接触、接触处有挤压(即:有弹性形变) 方向:与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方向:与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且在和施力物体的接触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且在和施力物体的接触处1.力学中的三种力.力学中的三种力特点特点:不需要接触就可以产生作用不需要接触就可以产生作用---非接触力非接触力特点:必须接触特点:必须接触---接触力接触力8/1/20248/1/20241 1((3)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就会受到阻碍相对运动或阻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就会受到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发生的力。
碍相对运动发生的力产生条件:产生条件: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f=μN静摩擦力静摩擦力f、由物体所处的状态确定由物体所处的状态确定 f在在0~ fm之间a、接触面不光滑接触面不光滑b、接触面有挤压(有弹力)接触面有挤压(有弹力)c、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注意:注意:a、摩擦力是接触力、摩擦力是接触力 b、判断时,必须明确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判断时,必须明确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8/1/20248/1/20242 2例例1.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1)静止)静止2、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 例例1.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1)静止)静止NG例例1.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1)静止)静止8/1/20248/1/20243 32、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 例例1.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2)向右运动)向右运动V若地面光滑则:如图若地面光滑则:如图NGf8/1/20248/1/20244 4例例2.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1)静止)静止FGNf8/1/20248/1/20245 5例例2.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2)运动)运动VFNGf向右滑动向右滑动向左滑动向左滑动f这个物体最终会怎样?设这个物体最终会怎样?设F<<Fm最终的受力图8/1/20248/1/20246 6例例3.如图所示,分析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的受力.如图所示,分析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的受力情况V(1)将将A轻轻地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轻轻地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A受力图受力图受力图受力图(2)A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匀速运动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匀速运动8/1/20248/1/20247 7VA最初最初 VA=0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NGf返回说明:说明:“传送带由静止开始起动传送带由静止开始起动”和此型类似,和此型类似,这个问题学到第三章时,我们再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学到第三章时,我们再详细讨论!8/1/20248/1/20248 8VANG一起相对于一起相对于地面静止地面静止一起相对于地一起相对于地面匀速运动面匀速运动8/1/20248/1/20249 9例例4.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分析.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受力情况:(1)一起静止一起静止GNf((2)一起向上匀速)一起向上匀速((3)一起向下匀速)一起向下匀速8/1/20248/1/20241010例例5.如图所示,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如图所示,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况:GTNf8/1/20248/1/20241111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步骤: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步骤: 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体)把它从周围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体)把它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的物体给它的作用力的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的物体给它的作用力((1)画出已知力)画出已知力 ((2)画出非接触力:地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画出非接触力:地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 ((3)画出接触力:分析周围和它接触的物体,在)画出接触力:分析周围和它接触的物体,在接触处是否有接触处是否有“挤压挤压”(弹力),进而分析(弹力),进而分析“挤压挤压”处处是否有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摩擦力)次序:次序:已知力已知力重力重力弹力弹力摩擦力摩擦力8/1/20248/1/20241212精品课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到此结束!再见!8/1/20248/1/20241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