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课文《木兰诗》优质说课稿.docx
6页初中课文?木兰诗?优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 ,这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 ,代父参军 ,征战沙场 ,凯旋回朝 ,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 ,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 ,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民歌的“双璧〞学习?木兰诗? ,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 ,帮助学生习得古诗文鉴赏的技能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已经进行了上册以及本册一单元中古诗文的学习 ,但阅读理解古诗文能力毕竟有限 ,因此 ,学习本课时要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 ,以丰富词汇;加强文章的诵读 ,以培养语感同时 ,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 ,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 ,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认识 ,依照新课标要求 ,确定本课三维目标如下: 1.教学目标 熟读并背诵全诗 ,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学习她的优秀品质 ,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 ,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文学习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中 ,依照诗歌的特点 ,以诵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流程 ,在反复的诵读中将诗歌读准 ,读熟 ,读懂 ,读透 ,直至成诵教学中 ,贯彻先学后导理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放手让他们自学 ,有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加以解决 ,教师适时做好启发、引导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播放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视频片段 ,看后 ,让学生说一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 ,你对她有那些了解学生谈完后 ,教师总结引导:对 ,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而现在 ,花木兰可以说是天下闻名 ,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 ,并制作了动画片但是 ,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又不是真实的花木兰 ,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龙、蟋蟀)那么 ,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是什么样的?好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木兰诗? ,认识一下真实的花木兰。
木兰诗?说课稿 【板书课题:木兰诗】 第二环节:朗读 ,读准字音 1、让学生将课本注释中带拼音的生字在原文中注音 ,然后读课文三遍 2、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听读 ,要求听准字音 ,读完之后纠正字音 3、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生僻字 ,齐读 4、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 5、以小组为单位分段齐读诗歌 第三环节:默读 ,读通大意 1、结合注释 ,借助工具书 ,翻译文句 ,理解诗意 2、学生有疑难在小组内提出解决 ,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3、教师投影显示重点词和重点句子 ,让学生解释、翻译,加深理解 4、让学生复述各节内容 ,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第四环节:朗读 ,读出韵律 1、独立思考:各节内容不同 ,朗读时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速、语气、语调? 2、小组讨论并试读 3、抽取二个小组进行朗读展示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师生一起讨论并明确朗读要领: 第一段:代父参军--沉郁舒缓 第二段:准备、出征--紧张急促 第三段:十年征战--慷慨悲壮 第四段:还朝辞官--轻松恬淡 第五段:还乡团聚--活泼欢快。
第六段:双兔为喻--诙谐幽默 【多媒体显示】 5、各组按照上面归结的要领再行阅读 第五环节:朗读 ,读懂人物 1、听名家朗读录音 ,同时学生思考: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让学生用一句话“我觉得木兰是一个﹍﹍的人〞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先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全班展示 3、师生共同概括木兰形象: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 ,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 ,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 ,不贪图名利而热爱和平生活 ,有责任、敢担当等板书木兰形象特征】 第六环节:精读 ,读透技法 1、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 再读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思考作品详略安排的用意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全班展示 ,师生共同明确:任何文章在剪裁上详略的处理都是以突出人物特征、充分表达主题为目的的同样 ,?木兰诗?在刻画木兰的英雄形象的同时 ,紧紧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核心构思 ,更突出了她的女儿情怀诗歌泼墨如雨般的详写木兰战争前的忧思、孝顺、思亲 ,和凯旋后归乡的迫切、团聚的欢乐、对闺房、女妆的的喜爱以及再见战友时的俏皮、娇媚而对十年征战生活那么寥寥数语、一笔带过 ,惜墨如金这种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 ,把一位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普通少女 ,既有勇士的刚健又有女儿娇美的木兰刻画的极富传奇色彩 ,而又真切动人。
而这也正是一千多年来木兰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 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仍以第三、六段为例 ,明确:详写就是行文中大量运用铺陈、渲染、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思考: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以详写的?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向全班展示 ,师生共同例如归纳: 复沓:如“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八句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六句 互文:如“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以上手法都很好地起到渲染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的效果 请学生齐读以上句子 ,再感受一下他们的表达作用 除了上述修辞以外 ,诗歌还运用了其他的修辞手法请学生们举例并赏析 顶真:如“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等 对偶:如“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等 【板书修辞手法】 师生共同明确:以上手法的运用 ,使诗歌语言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 ,充分表达了民歌通俗上口 ,易于传诵的特点 第七环节:齐读 ,畅谈感悟 1、齐读一遍 2、思考:学完本文 ,我们应该从木兰身上学习什么? 3、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4、学生展示 ,畅谈感想 5、教师综合学生所谈 ,概括引导:自然 ,木兰的勤劳勇敢、淳朴智慧、淡泊名利、爱家报国的优秀品质都是值得学习的 ,尤其是她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发扬广阔。
作为你们这一代的孩子 ,享受着祖国开展带来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享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呵护与关爱 ,因而更应多一份责任感、多一份担当的精神:勤奋学习 ,健康成长--对自己负责;体谅父母 ,分担家务--对家庭负责;关心集体 ,同学互助--对学校负责;遵规守纪 ,热心公益--对社会负责……只要有了这样的责任感 ,那你就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将来也必定是一名有益于国家的好公民让我们努力! 第八环节:默读 ,尝试背诵 第九环节:布置作业 1、背熟全诗 2、以“学木兰 能担当〞为题 ,结合老师的概括引导 ,将自己的学习感悟整理成不少于300字的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 木兰诗 木兰:勤劳善良 坚毅勇敢 写法:剪裁--详略得当 淳厚质朴 机敏活泼 修辞--复沓 排比 热爱亲人 报效祖国 顶真 对偶 不图名利 热爱和平 互文 有责任、敢担当 (衬托、渲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