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神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奔小康(王小楼).doc
4页凝神聚力谋发展 一心一意奔小康——记创先争优典型王小楼村党支部王小楼村位于东阿县姜楼镇镇驻地姜楼西1.5公里处,紧靠省道齐南公路,县级公路关顾路横贯全村,位山引黄公路绕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492户,1757人,由于被市水利工程沉沙池占压4000余亩土地,仅有耕地233亩该村曾先后获得“东阿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东阿县畜牧生产先进单位”、“东阿县尊老敬老先进单位” 、“东阿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东阿县民调工作单位”、“全市美在家庭示范村”、“全市敬老模范先进单位”、“全市综合治理示范村”、“东阿县十佳文明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村支部书记张道成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一、以壮大集体经济为切入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该村党支部将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带动群众快速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先后建起了面粉厂、钢球厂、复合肥厂、脱水蔬菜厂等集体企业,一直到今天的聊城龙兴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最终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龙兴公司已拥有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年加工各类车型全车车门5000套、车用玻璃钢制品10000套件,企业职工达200多人,其中吸纳本村村民100多人2010年销售收入达1300万元,利税80万元。
同时,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和经商户,村里先后发展了建筑装修队5个,5个大型窑厂吸纳劳动力500多人,饲料加工厂1个,塑料颗粒厂1个,汽车修配站4个,面食加工房3个,饭店3个,常年从事运输的有60余户该村1/3的户成为养猪、养牛、养鸡、养鸭、养獭兔专业户,90%的劳动力得到了有效安排2010年五个砖厂纯利润达200多万元,三个养猪场利润达60多万元,企业和养殖场的建立,实现了户与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职工,砖厂工人的月工资达到2000元上下,有的高达3000多元精心打造致富平台村党支部根据调查得知:除去打工的、搞建筑的这些人,村里还有二、三百人闲着没事干,而且大部分是农村妇女,他们的致富问题成了一个难题为使他们能获得一个平等的自我发展的空间,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村党支部决定上马养殖项目,引导扶持村民发家致富一是按照长期合作、优惠互补、利益共享、不断开发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与浙江一养猪厂签订了合作合同,利用对方先进管理经验,共同经营猪场无偿向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服务,优先购买本村玉米等粮食作物,协调养猪户外调商品猪,优先安排村民到场做工目前,投资200多万元王小楼村良种猪场,在推广新品种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先后引进的品种有英系长白、比利时斯格、法系大约克、台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等,成为西寺、尹庄、中杨等8个养殖小区及周边地区的育种基地,带动全镇新添养猪专业户100多户。
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养鸭业该村多次组织群众到山东荣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鸭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回来后,召开座谈会,分析了养鸭的经济效益,增强了群众的养殖信心,群众纷纷报名参与而且,经群众代表会议同意,该村在村北统一规划了总投资60万元、占地60亩、18个养鸭棚的养鸭小区小区建成后,年可出栏成品鸭50万只,增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目前,建起了16个养鸭大棚,村党支部村委会投资近10万元,解决了群众没法办的土地、电力、道路、排水等问题,还与六和集团签订合同,解决了鸭苗、饲料及回收等事项,解除了饲养户的后顾之忧一个容纳4500只鸭子的大棚,一年纯收入达2万多元,有的达3万多元二、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以新村貌促成生活新风尚集中财力,重点解决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村里有了一定公共积累后,首先将重点放在了村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先后投资120万元对村中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对全村的主要路段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安装了路灯,生产道路基本铺设了石渣路新盖了村小学教学楼、村卫生室新建了配有垂钓、棋类等设施集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老年人活动室村委会办公场所也整饰一新、购置了新的办公家俱这些设施的建设,彻底改变了人们印象中农村基础设施土屋、破墙、脏乱差的印象,使人眼前一亮。
逐步完善,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安装了有线电视、程控,实现了村内通话免费;上马了自来水工程,村民全部用上了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成立了集贸市场,解决了群众的菜篮子问题为方便交通,便利群众里拉外运,几年来该村支部村委一班人跑县、市、水利部门,给村里修大小桥闸十几座,又投资60多万元,在引水渠上重建了一座高标准的大桥和维修了一座危桥,硬化了村级道路,并修了通往沉沙池高地的石渣路这些工作都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投资2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村老年文体活动中心,购置了健身器材、搭建了钢架结构的大舞台,成立了秧歌队和文艺宣传队,每逢重大节日都举办各种文艺活动,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新生活的明显变化 三、强化民主管理,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时刻心系群众,时刻为群众着想,时刻为群众解决困难,这是该党支部成员的座右铭,也是按照这一标准去开展工作的例如,村里集体出资使群众全部参加了合作医疗为倡树尊老、敬老村风,每年除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外,还对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给予300元的补助;对8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的九九老人节每人再发50元的补助;对60岁以上老党员按党龄给予补助;对考入大专院校的本科、专科学生按照3000元、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提倡喜事新办,厚养薄葬,村委制定了“殡葬改革办法”,一律实行火化,凡是符合规定的给予补助。
认真执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凡是涉及村里的主要事务,都要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进行商讨决策,这既培养了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又提高了工作开展的成功率同时,干部都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公正处事赢人心,村里的党员在狠抓经济建设,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都做出了表率 四、精心谋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该村党支部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促使全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加快劳动力转移针对该村人多地少的特点,积极引导、鼓励村民,特别是年青农民到外地,到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到国外打工,使他们既能多挣钱,还可以学到一技之长为拓宽剩余劳动力的做工渠道,增加劳动岗位,对村联办企业龙兴汽车附件公司、种猪场及个人联办砖场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其提高效益、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另外,努力引进外资外地企业到该村落户,以便增加劳动岗位,提高农民收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利用县国土资源局平整开发的近1000亩沉沙池高地,引导村民种植经济作物或种桑养蚕等,特别是尽量让药材种植这一产业在该村得到发展,并带动起相关加工企业进一步扩大畜牧养殖规模。
充分利用联办种猪场的作用,引导、发动群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促进养猪业的大发展,争取在农民的收入中畜牧养殖收入占有一定份额建设王小楼新的居住区一是将原王小楼新村整体搬迁,由于受国家工程的需要和村周围沉沙池高地风沙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初步决定将新村搬出,并采取村户自筹、村级补贴、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三中方式,建设新的居住区参照城市居住小区模式,全部盖成二层小楼,统一道路、用电、用水等规划二是根据目前全村发展状况,在村四纵四横#字框架结构上开展改造活动,配合新村搬迁,整治村容村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