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病虫害处理方案(5篇).docx
16页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园林病虫害处理方案(5篇)园林病虫害处理方案1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城区绿地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牢固绿化成果,维护生态安全,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安康”的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控”的原则,坚持管护与防治并重,切实加强预测预报、监测检查和科学防治,有效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城区绿地生态安全 二、防治目标 (一)按照《***市城市绿地分级养护管理质量标准》相关要求,加强绿地日常养护管理,增强植物生长势,提高抗御病虫害能力,保持良好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 (二)实时掌握美国白蛾、悬铃木方翅网蝽等检疫性虫害发生面积、扩散趋势,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发生范围,切实降低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逐步消除危害 (三)对常见和频发病虫害,做到第一时间预防、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治理,有效控制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 (四)城区病虫监测覆盖率100%;城区病虫株率控制在3%以内,主次干道、公园景区、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等重要和关键区域控制在1%以内,做到“有病虫不成灾”。
三、实施要点 (一)强化监测预报,实时掌握发生态势 各区县(功能区)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局属公园景区、各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制定监测方案,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和监测目标,开展常年定点监测和定期疫情普查,对于新发现的病虫害和暴发性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二)强化综合管理,提高防治效果 树立“大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一是建管并重,从苗木选择、植物配置、种植土质量、绿化施工、养护管理等全过程加强管理,改善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切实提高苗木长势和抗病虫能力二是切实加强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综合运用人工、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方法充分利用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加强人工捕捉、黑光灯诱杀、饵木、毒环等人工、物理措施的使用范围;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制剂,合理复合用药,提高药效;加强冬季病虫防治,利用冬季植物修剪、涂白、去除枯枝落叶等去除越冬病虫源,减少越冬基数,减轻来年防治压力 (三)抓住关键时期,突出防控重点 对植物常见病虫害如蛀干性害虫、刺吸式害虫、食叶害虫、暴发性病虫、常发性病害等要坚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抓住关键期开展集中防治;对美国白蛾和悬铃木方翅网蝽等检疫性、暴发性虫害要抓住各代幼虫危害期及美国白蛾成虫羽化期、网幕期、下树化蛹期,综合运用人工、物理和生物药剂、高成效根灌药剂等综合防治,采取多种措施组合、多环节灭杀;对白粉病、锈病等要注重以预防为主,强化发病初期的防治。
化学防治应根据虫口密度、病情指数、虫害率、发病率等,合理配制药剂,以复混用药为主,正确选择打药方式,提高打药质量,凡喷施药剂应掌握7-10天复喷一次,连喷2-3次,打药方式要以穿透式喷药为主,要将药液雾化打遍树冠的四周,不留死角和盲区 四、责任分工 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防控机制,形成网格化管理新格局,确保各项工作制度、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城区绿地病虫害防治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一)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负责统筹***市城区绿地病虫害防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和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加强监视检查 (二)各区县(功能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内绿地病虫害防治负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自然资源、园林等部门职责分工,认真抓好本辖区内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及区域绿地、新建绿地等各类型绿地病虫害防治责任明确,对管理责任不明确的绿地由区县(功能区)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实施兜底管理同时要做好辖区街办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视检查以及因病虫害防治引起的舆情处置工作 五、有关要求 (一)强化目标责任制。
各区县(功能区)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局属公园景区、各相关单位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责任和任务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应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控联络机制,确定联系部门和联络员,公开热线,接到举报,尽快给予答复并于2个工作日解决 (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各区县(功能区)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局属公园景区、各相关单位要制定《园林重大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完善组织体系、应急经费保障、应急物资储备和制度保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全面提升应对园林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的快速防控能力,确保治早、治小、治了 (三)强化监视检查机制各区县(功能区)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局属公园景区、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培训工作,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和防治,做好病虫害防治资料留存、整理归档,确保资料(文字、图片、表格、声像)完整,归档及时 (四)强化宣传教育各区县(功能区)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局属公园景区、各相关单位要做好病虫害危害及防治宣传工作,普及病虫害知识,广泛发动群众,及时主动反映病虫害发生情况 (五)强化惩戒机制各区县(功能区)要落实兜底管理原则,对于拒不防治或防治不力的,及时开展处置;因拒不防治或防治不力造成美国白蛾等病虫害疫情蔓延的,根据有关规定对责任单位严肃处理。
园林病虫害处理方案2 在现代化城市中,园林绿化工作担当着绿化、净化市市容、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园林绿化日受重视,城市绿化面积不断增加,但是在园林绿化中,只重数量,却忽略质量,种完之后就不管了,园林在初期发生病虫害的时候没能及时制止,导致病虫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造成园林病虫害发生的一些因素 病虫要想繁殖首先必须有所需要的寄主,要想成活下来还要看周围的环境以及有无天敌对于一些专食性的虫害的防治,不种或少种害虫取食的植物饥渴控制对于杂食性害虫防治也有方法,由于他们也有喜欢吃以及不太喜欢吃的植物,所以在园林建设的时候多重一些这种害虫不喜欢吃的植物就好了温度较高,空气干燥等环境下蚜虫、红蜘蛛很容易出现,冬天的时候一些害虫会选择一些破旧建筑、较疏松的土壤、破石堆、环境卫生差等环境开展过冬或者产卵所以假设这些方面得到了控制,那么害虫就会大大减少了但是由于城市的土质差,肥水管理不便且破坏性较强,造成植物长势弱,本身的免疫力就差,环境的污染使得各种病虫害会很容易发生所以说病虫害的防治概念,不只是用农药开展防治,在搞城市规划和绿化时,要尽量选择一些免疫力强的品种,适宜该城市种植的品种,这是一个长远的战略。
2、园林病虫害的预防 园林在建设时候还要求具长年保护城市环境和观赏价值的功能城市里面的小气候差异大、生态平衡易遭破坏,所以易于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植物、昆虫、天敌以及人是整个一个系统的,彼此凑是严密相邻的所以,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我们要先了解彼此的发生与周围环境条件的关系,熟悉发生的规律然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多引进一些病虫害的天敌,创造有利于植物和天敌生长发展的环境,选择和培育抗病虫的树种,植物配置方面也要考虑到病虫害的问题加强浇灌和护理,让树木能够快速茁壮成长起来尽力做到预防为主,不喷或少喷对人有害的化学药剂 3、病虫害的治理 (1)明确的登记系统 要加强测报工作病虫测报,由于城市小气候复杂,各处病虫害发生和变化情况不一样,这个时候要主动开展合理的归纳,及时开展预报和登记每一个园林区域都应设立测报员,定期开展检查,在生产季节让他们主要抓测报工作,能够在病虫害发生的初期就能开展处理还要不断培训提高测报员的业务水平在测报网站及时登记出最新的情况,让民众能过及时了解情况,动员全社会开展植物病虫防治,对于每年的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以及防治措施等都要记录下来并且找出规律,并在病虫害发生之前开展适时防治。
(2)适当地使用农药 农药的使用一定尽量使用对人民没有损害的,在没必要使用农药时可先不用药首先要让市民不能因为恐惧和厌烦心理,不管虫子是管益虫还是害虫,见虫就怕而且就喷洒农药而不了解打药的弊端实际上,并不是有害虫就是害处,大自然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当害虫的数量没有不超过一定量的时候,植物是可以自行开展去除的,不会对植物造成损害过多用药,会污染环境而且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也会杀死病虫害的天敌所以一个合理的用药指标很重要的,要保证城市环境不受影响在需要用药的时候要抓住有利于施药的气象条件开展适时用药,选择合理的用药浓度,喷药要均匀要尽量使用生物杀虫剂,注意交替使用几种农药,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喷药质量,保证除治效果尽可能地选用低毒、环保的药剂,不让广谱性的化学农药在使用中出现;改良施药技术,实施靶标防治,提高农药利用率,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植物多样性在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 作为生产者的植物,其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了解,人们所使用的杀虫剂,仅有0.1%杀虫剂作用于目标害虫,其他的都浪费了,还污染了环境威胁了到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安康。
这个时候种一些相生植物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相声植物指的是这种植物对于其他的植物的有害生物能够开展控制和消除,这样方法环保而且还有效,这种植物就可以称为其他植物的相生植物印谏素、川辣素、紫背金盘等植物的的抽取物对于虫子的卵和自身的生长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真菌制剂、病毒、细菌、寄生捕食性昆虫及鸟类等的保护利用生物防治具有很有优点,他不会像化学防治那样会污染环境,而且对于对人畜安全还会提供保证、不会出现抗性现象、保护天敌且维护生态平衡护和利用鸟类等有益生物有针对性地释放控制能力较强的天敌昆虫,从而开展去除危害严重、虫口密度高的害虫保护和利用鸟类等有益生物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也是一种方法,能够顺利到达控制或消灭害虫的目的 园林绿化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生态系统,其中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是前面园林环境所取得的成就所以有着重要的地位必须予以重视在园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一般人们为了省事和见效快都是用化学防治,这个必须要尽量少使用化学防治吗,走科学的可持续治理的道路 园林病虫害处理方案3 一、树干涂白法 杨柳树栽完后马上涂白,可防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树干上产卵。
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防止枝芽受冻害,还可预防日灼 树干涂白剂常用的配方是: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5份,食盐5份,油脂(动植物油均可)少许配制而成涂白高度自地径以上1米一1,5米处为宜 二、农药埋施法 在树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入内吸性较强颗粒剂(氧化乐果、呋喃丹颗粒等),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此法可防治介壳虫、蚜虫、蛀干害虫等这种方法不受温度、降水、树高等因素的影响且药效持久如呋喃丹,药效可达3个月,1年只需埋施2次药剂即可 方法是:在距树干60厘米以外的根系密集区,围树挖34个半米深的坑(或孔)每坑(孑L)内放50克一80克呋喃丹后将坑(孔)填平灌水,药水溶后加速根系的吸收春夏两次施药可结合施肥同时开展如与复合肥或尿素一起使用,可使得呋喃丹的药效更高、更快,治虫补肥一举两得 三、树干注药法 注药法是在干周围钻孔注药,使全树体都具有农药的有效成分,不管害虫在什么部位取进食,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