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历史上全册学案.pdf

4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203962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18.69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侵略与抗争第 1 课鸦片战争的硝烟(总第 1 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史实,掌握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社会影响,了解魏源《海国图志》的主要思想及作用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与时俱进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自主预习】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 、 19 世 纪 上 半 期 , 世 界 资 本 主 义 迅 猛 发 展 ,成 为 了 世 界 头 号 强 国 为了、推销,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为了,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2、道光帝派为钦差大臣 1839年 6 月 3 日,他开始在广州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共计110多万千克3、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维护了民族尊严二、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 :1、年,海军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2、1842年中英签订《》 主要内容有:①开放、厦门、、宁波、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银元;③割让给英国;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条约中国的和遭到破坏,丧失了的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魏源编著《海国图志》:魏源编著的《》 ,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提出了“” 的主张魏源思想是对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 逼近镇江城的时候, 才充分认识到: 驻兵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 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 直到最后一人——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先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请回答: (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2) “与外界完全隔绝” 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课小结】 归纳《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课堂检测】1. 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A.上海 B.南京 C .福州 D.虎门2、1840 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南京条约》下列条款中,直接加重国家和人民负担的是()A.割占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 2100万元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协商制定关税4、道光皇帝 1842年 7 月发过一道密谕“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道光皇帝畏敌妥协,与英方妥协议和B.清统治者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C.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D.此密谕直接促成了《南京条约》的签订5、“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它”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第一单元第 2 课劫难中的抗争(总第2 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及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基本事实能力目标: 学生需从劫难到抗争两条线索展开分析、归纳,得出本课学习内容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学习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屈不挠精神重点难点】重点: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自主预习】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原因:鸦片战争后,英国要求扩大侵略权益,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2、经过: 1856 年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第二年组成攻陷广州城,此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称为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3、结果:清咸丰帝逃到避暑山庄1860 年 10》,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二、俄国趁火打劫: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中国领土,再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和领土平方千米。

      其中割地最多的是中俄《瑷珲条约》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851年,在金田发动起义,建号,起义军称太平军定都天京(南京),与清对峙太平军在青浦、太仓地区大败洋枪队,并在浙江慈溪击毙洋枪队头目四、左宗棠收复新疆:19 世纪 60 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军事头目率兵入侵新疆1871 年出兵侵占伊犁 面对边疆地区的严重危机, 1875年,被清朝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取得胜利,阿古柏兵败自杀, 清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广大地区 1881 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清政府于 1884 年在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材料二: 1859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 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 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请回答:(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3)在这次战争中,有一个国家没有参战,却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它是哪个国家?【本课小结】 本节课的课题“劫难与抗争”指出两条复习线索,学完本课后,请你总结出本课内容哪些属于“劫难” ,哪些属于“抗争”。

      课堂检测】1、历时 150 年建造成的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付之一炬犯下这滔天罪行的是()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法俄联军 D.英俄联军2、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 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4、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5、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

      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第一单元第 3 课 甲午中日战争(总第3 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会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敬仰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时也要认识到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以及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重点难点】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难点: 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不平等的条约自主预习】一、中日甲午战争:1、 1894年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 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 史称为2、1894 年 9 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海军提督指挥舰队迎敌致远舰管带率舰冲锋中敌鱼雷,全舰官兵壮烈牺牲3、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帅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 “” 1895 年初,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二、 《马关条约》:1、1895 年同日本首相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2、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割、、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③开放、、、为通商口岸;④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3、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俄国纠集、、出面干涉,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时局图》反映了中国处于被的危机中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 上相锚轩 ( 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 ) 出议和,辽台澎湖割山河 ,,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材料二: 清国之败 ,, 盖其墨守常经 ,, 所致也,, 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 遭若何等之辛酸,, 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1895 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致大清国丁汝昌书》材料三: 1894 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1895 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康有为此诗与哪次战争相关?你认为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意图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失败日本胜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此联中的“求和”指的是什么条约?请你说出它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本课小结】【课堂检测】1. 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该历史场景出现在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D .威海卫战役2、1895 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3、 《南京条约》下列条款中,直接加重国家和人民负担的是()A.割占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 2100万元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协商制定关税4、今年 4 月 13 日, 《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 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