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以及生活学习情况.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1739185
  • 上传时间:2018-08-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2.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以及生活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12 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一、 研究目标与方法1、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2、对象界定: 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 18 岁以下 (0-17 岁)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 126 万人口样本量, 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

      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根据《中国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 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 2005 年全国 1% 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 万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 岁) 达 2342 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 2005 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 万,增幅达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 万,其中小学 (6-1 1 岁)和初中 (12-14 岁) 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 16.30%,规模分别为1953 万和 995 万与 2005 年相比, 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89 万和 226 万, 共减少 315 万, 降幅为 9.65%。

      大龄留守儿童 (15-17岁) 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32%,规模达 813 万,比 2005 年减少了 199 万,降幅为19.68%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差异明显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08%,女孩占 45.92%,性别比为117.77 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比较,总体性别比差别不大(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分别为117.25 和 116.39 ),但分年龄段性别比结果存在差异4、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 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 11.34%和 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百分比也很高,分别为7.26%、7.18%和 7.13%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 43.64%另外,从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50% ,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比例超过40% 。

      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5、近 1/3 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调查显示, 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 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 万,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6、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部分中西部省份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需引起重视6-11 岁和 12-14 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 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7、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祖父母隔代照料面临诸多挑战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监护人对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数据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 5.12%;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3.13%和 3.11%。

      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 岁,56% 的年龄在 60 岁以下,绝大部分在50-59 岁之间, 甚至有 12% 的祖父母年龄在50 岁以下 但是,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8% 的祖父和25% 的祖母未上过学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二)城乡流动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1、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 万,数量大幅度增长根据《中国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 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 3581 万,在 2005 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 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 万2、各年龄段城乡流动儿童的规模都在快速增加,大龄流动儿童增速最快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学龄前流动儿童(0-5 周岁) 规模达到 981 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7.40%,与 2005 年相比, 增幅达 38.59%小学 (6-11 周岁) 和初中阶段(12-14 周岁 )学龄儿童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7.89%和 13.21%,规模分别为999 万和 473 万, 与 2005 年相比,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共增加347 万, 增幅为 30.83%。

      大龄流动儿童 (15-17 周岁 ) 占流动儿童比例为31.51%,规模达 1128 万,比 2005 年增加429 万,增幅为61.43 % 可以看出,与2005 年相比 , 各年龄段的流动儿童规模都在快速增加,以大龄流动儿童增加的速度最快,学龄前流动儿童增加速度较快,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增幅相对较小3、城乡流动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二者性别比呈此消彼长趋势流动儿童总的性别比为116.39 ,与全国儿童、 农村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基本无差异但是分年龄来看,性别比随年龄变化的模式非常不同,这在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两个群体之间对比明显3-5 岁学龄前和6-14 岁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性别比明显高于留守儿童; 14 岁以后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差异逆转,流动儿童性别比低于留守儿童, 17 岁的流动儿童性别比甚至跌到100这种对比正好与学龄阶段对应,从儿童进入 幼儿园 起,到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中男孩比例始终高于农村留守儿童男孩比例;到15 岁接受完义务教育后,流动儿童中女孩的比例提高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性别比的差异体现了流动人口在选择携带子女一起外出时存在的性别偏好。

      4、流动儿童高度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但部分中西部地区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比较突出全国 31 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而且在少数几个省份高度集中流动儿童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占全国 12.13%,规模达 434 万,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数量较多的还有浙江、 江苏两省都超过200 万人,四川、山东、河南、福建流动儿童也都超过150万人流动儿童最多的这七个省份占全国流动儿童百分比之和为45.71 %,人数之和达1637 万人部分地区流动儿童占当地儿童比例很高,上海市每10 个儿童中就有4 个是流动儿童,北京和浙江每10 个儿童中有3 个是流动儿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异常突出,如宁夏、新疆、青海和贵州分别高达 41.76%、41.50%、35.79%和 34.43%5、县内跨乡流动的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比例最高,跨省流动儿童比例位居第二跨省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30.11%,省内跨市占18.80%,市内跨县占12.83%,县内跨乡占38.25%具体到各个省,流动儿童的类别构成差异较大北京、天津、上海的流动儿童以跨省流动儿童占主导,所占比例超过90% ,浙江跨省流动儿童比例高达61.95%,广东和新疆的比例都超过40% 。

      部分省份的流动儿童则是以省内流动为主,如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份,省内流动儿童比例占90% 以上6、多数流动儿童属于长期流动,平均流动时间3.74 年城乡流动儿童在户口登记地以外地区“流动”时间平均为3.74 年,7-14 岁流动儿童中约 1/3 流动时间在6 年以上 0-6 岁流动儿童在外流动的平均年数占他们年龄数的比例高于 50% ,说明这些儿童自出生以来有一半时间在现住地居住0-14 岁的流动儿童平均外出流动的时间随年龄而增长,15-17 岁流动儿童的平均流动时间下滑,大龄流动儿童外出流动时间相对较短7、城乡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条件改善,学前教育和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流动儿童有机会在校学习其中低年龄的流动儿童,少数存在入学晚的问题高年龄的流动儿童,存在完成义务教育前终止学业的情况学前流动儿童有 入园 难的问题接受完义务教育选择继续在居住地读高中和考大学的流动儿童面临着许多困难 “有异地高考需求的流动儿童”在个别省份十分集中,广东、北京、上海排在前三位三、本次调查的几点启示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以及流动儿童面临的平等接受教育等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但这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且新的问题仍在不断出现此次研究掌握的留守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变化趋势,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从中也探索出一些新的规律,获得一些新的启示1.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必须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2011 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91 亿,城镇化率上升到51.27%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法规、政策、社会心理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因此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 0-17 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 万,这近一亿儿童的规模,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在扩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发挥重要作用2.构建减量化机制与完善关爱服务机制相结合,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父母监护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