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印度大学附属制对我国独立学院的启示高等教育论文.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2751939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0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印度大学附属制对我国独立学院的启示_高等教育论文摘要:印度大学附属制是极具特色的印度高等 教育 制度,与我国目前兴起的独立学院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印度附属学院虽然在推进印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功不可没,但大学附属制度也给大学的声誉带来了损害我国独立学院刚刚兴起,从印度附属学院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应在规模数量、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培养质量等方面注意政策引导关键词:印度;高等教育;大学附属制;附属学院;独立学院 印度大学附属制是指一所大学接纳本地区的规模较小的高等教育机构作为自己的附属学院,由大学制定附属学院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指定教科书并组织 考试 、颁发学位的制度这类依附在大学的学院被称为附属学院(Affiliated Colleges),具有附属学院的大学则被称为“附属型大学”或“纳附大学”(Affiliating Universities)在印度,纳附大学是最主要的高等教育类型印度这种极具特色的附属制度与我国独立学院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因为它们都依附在母体学校并由母体学校发放学位证书印度大学附属制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独立学院健康 发展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印度大学附属制的基本情况印度大学附属制度是仿效英国伦敦大学而逐渐形成的。

      1857年,印度最先成立的三所大学,即加尔各答大学、孟买大学和马德拉斯大学,自己不进行教学,只接纳本地区或临近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为自己的附属学院大学成立之初,只是作为管理机构而不是办学实体,负责制订并审核附属学院的教学计划与大纲,组织附属学院的学生考试,制订学位标准并颁发学位这一制度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单一大学与纳附大学两种类型,单一大学不吸收这种附属性质的学院;而纳附大学除了接收附属学院之外,自己也设立了直属学院进行教学活动目前,印度的单一大学较少,绝大多数为纳附大学印度为什么会发展出这种附属制度?除了上述的 历史 传统之外,也有现实的原因一方面,按照印度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只有大学才有学位授予权学院只有依附于某个大学,其所授课程才有可能获得授予学位所需的学分,因此,印度几乎所有的学院都要附属于某个大学,成为其附属学院,否则,将无法生存和发展附属学院作为提供学位课程的教学机构,其学生必须参加母体大学组织的考试,通过考试者才能获得由大学颁发的学位附属学院相当于大学的一个办学点,接受大学的外部考试与学位认定另一方面,印度的大学相对较少,全国只有十余所中央大学、39所准大学(又称为公认大学,绝大多数为国家级研究院所)、11所国家级学院、150多所邦立大学,在印度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这两百余所高校无力承担大众化的艰巨任务,国家也提供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需的巨额教育经费,因此,大学附属制度不断发展与壮大。

      经过20世纪50、60年代的第一次飞跃,70、80年代略趋平缓,但自90年代至21世纪初,附属学院又进入了急剧扩张的时期见下表)1951年-2005年印度大学附属学院发展情况正因为大学控制着学位这一命脉,加上外部考试制度的确立与成熟,纳附大学对附属学院具有相当大的权威与领导地位纳附大学对附属学院的教学及各项工作具有监督、指导、协助等职能,规定附属学院在办学条件和资金方面要达到的标准,规定教师与其他职员的最低聘用条件,规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最低标准大学对附属学院的基本要求包括:保持良好的学术水平,聘用足够的、素质良好的教职员工,有充分的经费保障,为师生提供充足的生活、娱乐和医疗设施附属学院则要求大学承担以下职能:在解决学术问题方面提供指导,帮助提高附属学院教师的水平,对附属学院力所不及的一些学科提供教学方面的支持,为本学院教师提供使用大学图书馆和研究设施的机会,为本学院提供参加大学学术、文化及课外活动的机会附属学院有公立与私立两类,其中约四分之三的附属学院是私立的私立学院由慈善机构、私人 企业 及其他私营组织创办,它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私营部门管理而由政府资助的学院,通常称为“受助学院”,又称为“公助私立学院”,占90%;另一类是由私营部门管理并出资而不接受政府资助的学院,通常称“非受助学院”。

      私立附属学院有自己的管理机构,称为管理理事会 (Board ofManagement),有权任命自己的院长,招聘教职员工,有权管理与使用本学院的自有资金,但要按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公立附属学院一般是由邦一级政府创建并提供全部经费,由邦政府与大学协商后组成管理机构进行管理附属学院实行辖区制管理,纳附大学只能在政府为它划定的一定行政区内认可其附属学院,并主要从划定的行政区域内招生二、印度大学附属制分析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印度高等教育的评价,各方人士见仁见智一般而论,印度大学附属制对印度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以下两大贡献第一,推进了印度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1947年,印度独立后,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尽管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对印度高等教育扩张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但事实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给印度的 经济 、科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之成为科技强国和人才储备大国目前,各大学所属的附属学院共有000余所,平均每所大学拥有附属学院几十所甚至上百所这些附属学院像满天繁星散落在印度各地,使边远的山区学生也能方便入学,节省上大学所需的费用。

      这些附属学院招收了大量的学生,满足了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使印度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目前,纳附大学容纳了全印度高校在校生的90%,其中参加外部考试的附属学院学生占在校生的85%,附属学院占据了全印度高等教育中89%的本科生、66%的研究生和82%的教师如果没有众多的附属学院,单凭其他大学与纳附大学学院吸收如此众多学生是不可想象的第二,节省了大量的公共高等教育经费,使国家把资金集中投向一批重点建设大学印度的高等院校共分为五类:综合大学、准大学、国家重点学院、研究院、综合大学附属学院大学拨款委员会承担了中央直属大学和“准大学”的全部费用,这些大学的学费很低,并由国家提供助学金而约四分之三的附属学院是私立的,各邦提供很少的经费与助学金印度高等教育经费预算占整个教育预算的三分之一,而高等教育经费绝大部分都投入了重点建设大学政府创办的以印度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学院,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有几个重点学科如 计算 机研制和软件开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印度每年可向世界各国输出20万名IT人才,美国硅谷的高级精英很多都是印度精英可见,没有国家的重点支持,没有众多的附属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支撑,也很难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然而,世界高等教育专家及印度一些学者对附属学院也是毁誉参半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管理体制上看,大学对附属学院的管理缺位,大学与附属学院存在管理冲突严格地说,附属学院只是大学的一个教学点,缺乏大学的传统与氛围一所纳附大学往往有几十所甚至几百所附属学院,大学根本无法对附属学院实施有效的管理即使大学校长真的要到每个学院看一看,恐怕也需要一两年时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大学被迫接收一些不符合办学标准的学校为附属学院一些高等教育机构为了生存与发展,总是想方设法通过不同的手段要求大学降低标准,接纳不合格的学院成为临时性附属学院而这些学院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条件长期达不到要求,大学只有通过外部考试来约束附属学院大学力图控制附属学院的办学活动,而附属学院尽可能争取各项权利由于大学控制了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附属学院在教学方面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扼杀了附属学院办学的积极性附属学院的管理理事会在教师聘任、教学设备购置等方面与大学讨价还价,双方办学理念、办学行为的冲突不利于附属学院的发展其次,从办学水平来看,附属学院教育质量较低,声誉不佳目前,一些学者把印度大学文凭贬值、大学生失业等问题归咎于大学附属制度。

      甚至有人“把附属制看做是印度高等教育的祸根,认为印度的整个高等教育几乎全部在装备落后、师资匮乏的附属学院进行”附属学院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规模偏小,被称为“生产学位的作坊”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曾把本 科学 生数少于400人的学院和学生数少于200人的2年制附属学院称为“病态学院”,认为这类学院难以进行有效教学由于文凭含金量降低,社会上用人单位对附属学院毕业生往往缺乏信任,认为其毕业生知识陈旧过时且无一技之长,其失业并非是无岗位的失业,而是缺乏工作能力另外,从外部考试制度来看,制度运作不善,被人诟病外部考试制度确立的初衷显然是为了使附属学院达到大学要求的学术标准,是一种质量保障的制度,但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却滋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极影响如纳附大学要对众多的附属学院学生进行统一考试,考试的组织工作庞杂繁重,工作中常出现失误;由于教考分离,附属学院的课程教师并不进行命题,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押题”;一些纳附大学教师则受聘到附属学院进行教学,等等当然这一制度最为人垢病的则是认为其导致了附属学院的“应试教育”,只是让学生学了些死记硬背的知识,使附属学院的教学严重脱离实际为了避免附属学院办学中的消极因素,印度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将附属学院改造成自治学院的政策,以提高附属学院的自主权,使附属学院脱离大学组织的外部考试,自主决定考试的内容与标准。

      印度教育委员会于1966年第一次提出将一些教育质量高的附属学院改成自治学院的设想,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则把成立自治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计划至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将建成500所自治学院,长远目标则是用自治学院取代附属学院但本项改革收效甚微,甚至可以说近于“难产”或“流产”,目前,改为自治学院的附属学院约为100余所,仅占1%左右这项改革错综复杂,大学与附属学院均缺乏足够的改革动力,从附属学院角度来说,一旦改为自治学院,与大学的关系就疏远了,可能影响招生的吸引力;从大学角度来说,担心附属学院成为自治学院后,自治学院的学术标准降低了,而大学还得为自治学院的学生授予学位,从而导致大学的声誉受损 三、对我国独立学院办学的启示我国的大学独立学院与印度的附属学院不完全相同印度附属学院充其量只是大学的教学点,而我国的独立学院具有较为完备的大学雏形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共300余所,而印度附属学院却有1万余所,这不是简单的数量悬殊,而是具有质的差异印度附属学院的规模一般很小,大的不过千人,小的只有几百人,形不成规模效益尽管按照有关的 教育 法规定,附属学院在财政、校舍和教师等方面要达到最低的设置标准,如果学院达不到拨款委员会规定的标准,不能成为大学的附属学院。

      但是不少办学机构仍成为临时性附属学院,并最终得到大学拨款委员会的认可在我国,对独立学院具有基本的办学要求,如校园面积、教学行政用房、教师数、图书数、教学设备等,总体上要求比较高,这一入门标准在客观上制约了一些大学申报独立学院的愿望,也保证了独立学院的基本办学条件在教学组织方面,印度附属学院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都是母体学校安排与决定的, 考试 也参加母体学校组织的外部考试,附属学院无权改变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任课教师也没有考核学生成绩的权利而我国独立学院往往要求具有社会力量作为合作方,自主设置专业与课程,自主确定教学内容并进行考试提倡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错位 发展 ,强调独立学院要更好地与市场、行业相结合,培养与母体学校有区分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印度附属学院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我国独立学院在发展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控制独立学院的规模,避免规模膨胀印度附属学院共有1万余所,这是导致附属学院学生文凭贬值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印度大学生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因素我国共有独立学院300余所,学生数近百万,规模已相当庞大比如在浙江省,独立学院的学生已占在校大学生数三分之一,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