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物流系统规划---EIQ.ppt
50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五、 物流系统规划,(4),配送中心规划,——,EIQ,分析,1,,EIQ,分析,一、,EIQ,分析概述,,一般工厂布置的分析手法中,,Muther,的,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强调以,PQ,分析为基本物量分析工具,基本上,PQ,分析以产品与数量的分布关系作为规划布置的参考依据,,是一种生产导向的规划分析理念但是在以顾客及下游端通路需求为主的流通环境中,订单需求零星而多变化,,因此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方向才能真正符合实际作业的需求2,,EIQ,分析,日本物流专家铃木震先生通过,40,多年的实战经验积累独创一种,EIQ,分析方法EIQ,即,:,订单件数,——,Entry,,货品种类,——,Item,和数量,——,Quantity,,即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来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
EIQ,的基本思想:,在订单出库资料取样的基础上,运用柏拉图、次数分布图及,ABC,分析工具等,对其订单进行订单量,(EQ),、订货品项数,(EN),、品项数量,(IQ),、品项受订次数,(IK),等的统计分析,以获取规划信息3,,二、订单需求变动趋势分析,分析目的,,在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中,首先需针对历史销售或出货资料进行分析,目的是以了解销货趋势及变动如能找出各种可能的变动趋势或周期性变化规律,则有利于后续,EIQ,资料的分析变动趋势分析常用的方法,,时间数列分析、回归分析等4,,常见的变动趋势,(,1,)长期趋势,,,规划要求:,,在进行规划分析时可以中期的需求量为规模依据若需考虑长期递增的需求,则可以预留空间或考虑设备扩充的弹性,以分阶段投资方式设置物流配送中心5,,规划策略:,,在旺季时可考虑以部份外包或租用设备方式,以避免设施过多的投资造成平时的闲置;,,在淡季时应争取互补性的商品业务以增加仓储设施利用率,(,2,)季节变动,,特点:以一年为周期的循环变动,,发生原因:通常是由于自然气候、文化传统、商业习惯等因素,0,6,,(,3,)循环变动,,特点:,,以一固定周期,(,如月、周,),为单位的变动趋势,部分长期的循环,(,如景气循环,),有时长达数年以上。
规划要求:,,如果需求高低峰差距不大且周期较短,可以周期变动内的最大值规划7,,(,4,)偶然变动,,特点:,,为一种不规则的变动趋势,无明显规律,可能为多项变动因素的混合结果规划要求:,,系统较难规划,规划时宜采用泛用型的设施,以增加使用的弹性,仓储格位亦以容易调整及扩充者为宜,以应付可能突增的作业需求量,,8,,二、订单需求变动趋势分析,依据不同的变动趋势可设定,产能水准的目标,,并制定必要能力的水准,,通常以达成尖峰值的,80%,为基准,,再视尖峰值出现的频率来调整一般若曲线的山峰值与山谷值超过,3,倍时,要在同一个物流中心系统内处理,将使效率降低,营运规模的订定将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制定适当的营运政策以取得经济效益与营运规模的平衡不足的产能或储运量可藉由外包、租用调拨仓库、订单平准化,或设计弹性功能较大的仓储物流设备来因应;至于多余的产能或储运空间,则可以考虑出租他人使用,或者开发具时间互补性的产品,以消化淡季时的剩余储运能量9,,三、,EIQ,分析步骤,订单品项数量分析手法,(EIQ),是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进行出货特性的分析订单品项数量的分析步骤说如下:,,,(1),订单出货资料的收集、取样,,,(2),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整理,,,(3),资料统计分析,,①柏拉图分析 ②次数分布 ③,ABC,分析 ④交叉分析,,,(4),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①订单量,(EQ),分析;②品项数量,(IQ),分析;③订单品项数,(EN),分析;,,④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⑤,IQ,及,IK,交叉分析,10,,(,1,)资料收集、取样,进行分析之前需先取得,EIQ,(订单,“,E,”,、品种,“,I,”,、数量,“,Q,”,)资料,以一日、一月或一年的,EIQ,资料进行分析。
若,EIQ,的资料量过大,不易处理时,通常可依据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周期性,先取一个周期内的资料加以分析,(,若物流配送中心作业量有周期性的波动,),同时也可依商品特性或客户特性将订单资料分成数个群组,针对不同的群组分别进行,EIQ,分析;再将结果乘上倍数,以求得全体资料11,,(,2,)资料的分解、整理,EIQ,分析就是利用订单,“,E,”,、品种,“,I,”,、数量,“,Q,”,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来研究物流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物流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因此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者从原始资料获取以后,应对资料作进一步的分解、整理,以作为规划设计之参考依据同时还应注意考虑,EIQ,资料时间的范围与单位12,,以某一工作日为单位的主要订单出货资料分解格式,13,,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的目的是:由此展开,EQ,、,EN,、,IQ,、,IK,四个类别的分析注:,,Q1(,订单,E1,的出货量,),=,Q11,十,Q12,十,Q13,十,Q14,+,Q15,十,……,,Q1(,品项,I1,的出货量,),=,Q1l,十,Q21,十,Q31,十,Q41,+,Q5l,+,……,,N1(,订单,E1,的出货项数,),=计数,(Q11,,,Q12,,,Q13,,,Q14,,,Q15,,,……,),>,0,者,,K1(,品项,I1,的出货次数,),=计数,(Q11,,,Q21,,,Q3l,,,Q41,,,Q5l,,,……,),>,0,者,,N(,所有订单的出货总项数,),=计数,(N1,,,N2,,,N3,,,N4,,,N5,,,……,),>,0,者,,K(,所有产品的总出货次数,),=,K1,十,K2,十,K3,十,K4,十,K5,十,……,14,,加入时间的参数的,(,如一周、一月或一年等,),出货资料分析,-,EIQT,的分析,15,,注:,,Q1(,品项,I1,的出货量,),=,Q1l,+,Q12,+,Q13,+,Q14,+,Q15,十,…,,Q(,所有品项的总出货量,),=,Q1,十,Q2,+,Q3,+,Q4,+,Q5,+,…,,Kl(,品项,I1,的出货次数,),=,K11,+,K12,+,K13,十,K14,十,K15,+,…,,K(,所有产品的总出货次数,),=,Kl,十,K2,+,K3,十,K4,十,K5,十,…,,,一般收集到的企业订单出货资料,通常其资料量庞大且资料格式不易直接应用,最好能从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直接取得电子化数据,便于数据格式转换,并便于借助计算机运算功能处理大量的分析资料。
16,,(,3,)进行统计分析并制作分析图表,将步骤一取样得到的,EIQ,资料经第二步分类统计整理后,则可利用统计方法进行,EQ,/,EN,/,IQ,/,IK,分析,.,,在进行,EQ,/,EN,/,IQ,/,IK,及,PCB,等分析后,还应将所得出的分析数据加以图表化,这些数据、图表即为,EIQ,的资料分析结果通过,EIQ,分析,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对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17,,,EQ,/,EN,/,IQ,/,IK,主要分析项目及意义,分析项目,说明,目的,a.,订单量,,(EQ),分析,单张订单出货数量的分析,研究订单对货物搬运作业能力的要求,b.,订货品项数,,(EN),分析,单张订单出货品项数的分析,研究订单对拣选设备及作业能力的要求,c.,品项数量,,(IQ),分析,每单一品项(,SKU,)出货总数量的分析,研究出货的拆零比例,d.,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每单一品项(,SKU,)出货次数的分析,对拣选作业频率的统计,主要决定拣选作业方式和拣选作业区的规划,18,,资料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EIQ,分析以量化的分析为主,,,常用的统计手法包括:,平均值、最大最小值、总数、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及,ABC,分析,等,,,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及,ABC,分析进行说明:,19,,①,柏拉图分析,将订单或单品品项出货量经排序后绘图,(EQ,、,IQ,分布图,),,并将其累积量以曲线表示出来,即为柏拉图,20,,②,出货次数分布,若想进一步了解产品别出货量的分布情形,可将出货量范围作适当的分组,并计算各产品出货量出现于各分组范围内的次数,.,21,,③,ABC,分析,在制作,EQ,、,IQ,、,EN,、,IK,等统计分布图时,运用,ABC,分析法将一特定百分比内的主要订单或产品找出,以作进一步的分析及重点管理。
通常先以出货量排序,以占前,20%,及,50%,的订单件数,(,或品项数,),,计算所占出货量的百分比,并作为重点分类的依据相对的出货量很少而产品种类很多的产品组群,在规划过程可先不考虑或以分类分区规划方式处理,以简化系统的复杂度,并提高规划设备的可行性及利用率0,20,40,60,80,100,20,40,60,80,100,B,类物品,A,类物品,C,类物品,出货量(,100%,),品项数(,100%,),22,,④,交叉分析,在进行,EQ,、,IQ,、,EN,、,IK,等,ABC,分析后,除可就订单资料个别分析外,亦可以就其,ABC,的分类进行组合式的交叉分析,以找出有利的分析信息23,,(,4,),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EIQ,图表分析是订单资料分析过程最重要的步骤,通常需对各个分析图表进行认真分析,并配合交叉分析及其他相关资料做出综合判断的结论24,,①,订单数量(,EQ,)分析,EQ,分析主要是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形,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以对,拣货系统,进行规划EQ,分析通常以单一营业日为主,各种,EQ,图表的类型分析如表,25,,26,,订单数量(,EQ,)分析小结,EQ,图形分布,可作为决定储区规划及拣货方式的参考,,当订单量分布趋势越明显时,则分区规划的原则越易运用,否则应以弹性化较高的设备为主。
当,EQ,量很小的订单数所占比例很高时,(,>,50,%,),,应可将该类订单另行分类,以提高拣货效率;,,如果以订单别拣取则需设立零星拣货区,,如果采取批量拣取则需视单日订单数及物性是否具有相似性,综合考虑物品分类的可行性,以决定是否于拣取时分类或于物品拣出后于分货区进行分类27,,②,品项数量,(IQ),分析,主要了解各类产品出货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产品的重要程度与运量规模可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估算,并将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各,IQ,图形类型分析如表,28,,29,,在规划储区时应以一时间周期的,IQ,分析为主,(,通常为,—,年,),,若配合进行拣货区的规划时,则需参考单日的,IQ,分析另外单日,IQ,量与全年,IQ,量是否对称也是分析观察的重点,因为结合出货量与出货频率进行关联性的分析时,整个仓储与拣货系统的规划将更趋于实际,因此可进行单日,IQ,量与全年,IQ,量的交叉分析将单日及全年的,IQ,图以,ABC,分析将品项依出货量分为,ABC(,大、中、小,),三类,并产生对照组合后进行交叉分析,则将其物流特性分成,以下几类:,,单日,,全日,A,B,C,A,I,II,II,B,I,V,V,C,III,III,IV,品项数量,(IQ),分析小结,30,,单日与全年,IQ,分析,——,规划与管理对照表,31,,③,订单品项数,(EN),分析,主要分析订单别订购品项数的分布,对于,订单处理,的原则及,拣货系统,的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并将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
通常需配合,总出货品项数,、,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数,及总品项数,三项指针综合参考,订单类别,,,32,,以,Q,ei=,数量,(,订单,e,,品项,i),符号表示单一订单订购某品项的数量,则分析以各指针的意义如下:,●,单一订单出货品项数,,计算单一订单中出货量大于,0,之品项数,就个别订单来看,可视为各订单拣取作业的拣货次数N1=COUNT(Q11, Q12, Q13 ,Q14, Q15 ..)> 0,,,,● 总出货品项数,,计算所有订单中出货量大于,0,或出货次数大于,0,之品项数,,,,N.= COUNT(Q.1, Q.2, Q.3, Q.4, Q.5, ..)> 0,或,,,COUNT(K1, K2, K3, K4, K5, ....)> 0,,且,,,N.>=Ne,,,(,总出货品项数必定大于单一订单的出货品项数,),,此值表示实际有出货的品项总数,,其最大值即为物流中心内的所有品项数若采订单批次拣取策略,则最少的拣取次数即为总出货品项数33,,●,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次数,,将所有订单出货品项数加总所得数值,即以,EN,绘制柏拉图累积值的极值,,,,GN=N1+N2+N3+N4+N5..,,,,,GN,≥,N.,,,(,当个别订单间的品项重复率愈高,则,N.,愈小,),,此值可能会大于总出货品项数甚至所有产品的品项数。
若采订单别拣取作业,则拣取次数即为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次数由以上说明,针对,EN,图与总出货品项数、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次数两项指标,及配送中心内总品项数的相对量加以比较,可整理如表模式基本上图中各判断指标的大小,须视物流中心产品特性、品项数、出货品项数的相对大小及订单品项的重复率来决定,并配合其它的因素综合考虑34,,订单品项数,EN,分布图的类型分析,35,,36,,37,,38,,39,,④,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主要分析产品别出货次数的分布,对于了解产品别的,出货频率,有很大的帮助,主要功能可,配合,IQ,分析,决定仓储与拣货系统的选择另外当储存、拣货方式已决定后,有关储区的划分及储位配置,均可利用,IK,分析的结果作为规划参考的依据,,基本上仍以,ABC,分析为主,并从而决定储位配置的原则,各类型分析如表所示,40,,41,,⑤,IQ,及,IK,交叉分析,将,IQ,及,IK,以,ABC,分析分类后,可对拣货策略的决定,提供参考的依据,,所得交叉分析的分类整理依其品项分布的特性,可将物流中心规划为以订单别拣取或批量拣取的作业型态,或者以分区混合处理方式运作实际上拣货策略的决定,仍须视品项数与出货量的相对量来作判断的依据。
42,,IQ,及,IK,交叉类型分析,IQ,,,IK,高,中,低,高,可采用批量拣货方式,再配合分类作业处理,可采用批量拣货方式,视出货量及品项数是否便于拣取时分类来决定,可采用批量拣货方式,并以拣取时分类方式处理,中,以订单别拣取为宜,以订单别拣取为宜,以订单别拣取为宜,低,以订单别拣取为宜,并集中于接近出人口位置处,以订单别拣取为宜,以订单别拣取为宜,可考虑分割为零星拣货区,43,,四、,EIQ,分析的作用,1,.可以了解物流特性,,,(,1,)订单内容,,订单上的内容,即客户订购何种物品、多少数量,这些,“,种类,”,及,“,数量,”,为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2,)订货特性,,从客户处接收的订单,依客户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统计分析这些特性,可得出客户的订货特性44,,(,3,)接单特性,,从各个具有,“,订货特性,”,的客户而来的订单,加以搜集累积后,即成为一天的接单,长久分析后可看出配送中心的,“,接单特性,”,4,)物流配送中心特性,,除了接单特性外,再加上入库特性、保管特性,即构成物流配送中心特性5,),EIQ,特性,,将客户订单,(E),的内容中的种类,(I),、数量,(Q),加以收集,得到一日、一个月、一年中的接单特性,当业务状态稳定时即形成一定的特性,此特性即为,EIQ,特性。
四、,EIQ,分析的作用,45,,2,.得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模块,,尽管物流配送中心的形态有许多变化,但它由许多子系统和模块组成,并按照一定规则运行子系统有:,,自动仓储系统、自动拣货系统、自动分货系统;,,子模块有:,,流动货架、旋转货架、输送机等;,,系统要素有:,,台车、叉车等从,EIQ,分析资料可以得到选择子系统、模块、要素的条件,再依据这些条件,即可选出候选的各个子系统、模块、要素四、,EIQ,分析的作用,46,,3,.选择物流设备,,事先建立物流设备选择时所需的条件,只要,EIQ,分析结果符合这些条件要求,即可得出所需的物流设备4,.仿真分析,,EIQ,资料为日常物流资料,可用以仿真分析系统所需作业人员数、作业时间四、,EIQ,分析的作用,47,,五、,EIQ,规划的相关分析,1,、储运单位(,PCB),分析,,,储运单位是物品储存、搬运时的物流单位,它对实际物流作业效率产生很大影响,,在订单品项与数量分析时,要结合订单出货资料与物品包装储运单位进行,EIQ-PCB (P=,栈板、,C=,箱子、,B=,单品,),关联及交叉分析,,,,目的:即将订单资料以,PCB,为单位加以分类统计,以正确计算各区实际的需求,使仓储及拣货区域(设备)可以合理进行规划。
48,,入库单位,储存单位,拣货单位,P,栈板,P,栈板,P,栈板,P,栈板,P,栈板,、,C,箱,P,栈板,、,C,箱,P,栈板,P,栈板,、,C,箱,、,B,单品,P,栈板,、,C,箱,、,B,单品,P,栈板,、,C,箱,P,栈板,、,C,箱,C,箱,P,栈板,、,C,箱,P,栈板,、,C,箱,、,B,单品,C,箱,、,B,单品,C,箱,、,B,单品,C,箱,、,B,单品,B,单品,常见于物流系统的储运单位组合型式如下表所示:,49,,2,.物品特性(含包装单位)分析,目的:物品特性(含包装单位)资料是,产品分类、划分组群的参考因素,,如:,,依储存保管特性:分为干货区、冷冻区及冷藏区,,依产品重量:区分重物区、轻物区,,依产品价值:区分出贵重物品区及一般物品区等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