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校党委书记在学校人才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85763267
  • 上传时间:2021-07-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学校人才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校党委书记 XXXXXXXX年12月22日同志们、老师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校人才暨科技工作会议,推进部署干部队伍管理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及优秀人才强校工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社会服务支撑工程重点任务刚才,我们通报表彰了学校“十二五”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人才项目及科技成果奖励的专家、学者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他们为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和个人取得的卓越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希望全校师生向他们学习,认真学习他们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认真学习他们一丝不苟、潜心研究的科学态度,认真学习他们执着勤勉、敬业奉献的崇高风尚!刚才,XX校长对“十二五”以来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工作及社会服务方面的成绩作了总结,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围绕着一系列新办法、新举措,对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各牵头部门负责人对“两项改革”和“三项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目标进行了说明,全面解读了拟出台的举措和办法的核心内容及主要创新点自今年年初六届三次教代会通过实施“五项改革”、“六大工程”以来,学校于9月全面启动了“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目前按照工程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正在全力推进。

      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和民生质量保障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今天,我们推进部署的干部队伍管理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机制,推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推进实施“六大工程”激发活力、提供动力优秀人才强校”、“重大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支撑”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这三项内容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彼此支撑,涉及到学校办学主要职能的体现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直接影响着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全局和进程因此,这“两项改革”和“六大工程”必须要协调一致、统一推进,才能保证工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保证“六大工程”有序实施和系统推进,才能保证改革任务的完成和工程目标的实现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和反复修改完善基础上,现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实施方案下面,我就“两项改革”和“三项工程”如何深化理解、统一思想和贯彻落实谈三个方面的意见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是我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一)适应人才强国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

      自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了全面深化改革,教育、科技正面临新的改革形势与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培养汇聚优秀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国家发展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校需要主动对接人才强国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二)落实高教强省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具有支撑、推动和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骨干和引领者,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作为地处黑龙江省的重点高校,我校近年来发挥人才和农业科技优势,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和科技力量支持当前,我省正在全力推进高教强省战略和“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战略,积极转变经济生产方式和调整产业布局,需要充分挖掘高校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巨大优势和潜力,需要通过高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将高校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的产业优势和现实生产力。

      三)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加速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人才是立校之基、兴校之源、强校之本要办好一所大学,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是人才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目标实现,必须要切实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改革的重点、发展的重点、投入的重点,摆在更加优先、更加核心、更加紧要的战略地位高校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也是高校综合实力的积累和体现要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加速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必然要求我们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获得回报,加快发展自己因此,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必须走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也应当产出一流的科技成果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二、推进实施相关改革、工程中的重点问题 “两项改革”和“三项工程”的实施方案,定位准确、内容全面、任务明确,实施方案中的具体问题我就不再一一赘述,只针对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中重点问题做以强调1) 关于优秀人才强校工程 “优秀人才强校工程”,主要是针对如何提升学校人才队伍实力提出的该工程以实施“东农学者计划”为重大核心举措, 这一计划包括了特聘教授、首席教授、学术骨干和青年才俊四个层次的培养计划,主要是基于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学校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考虑设计的,力争与国家不同层次人才计划对接,进行有目标的阶梯式培养,打造学校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富有活力的创新型人才梯队,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我校优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长期匮乏的不利局面,使我校优秀人才在国家层面的人才计划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前,深入实施“优秀人才强校”工程已经成为全校上下坚定不移的思想共识,在这一工作中要着重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是要理解好学校、部门和学院在人才工作中的关系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各司其职,协力推进学校党委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组织人事部门要履行管理职责、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相关部门要做好服务、密切配合,各学院要积极主动、全力以赴,真正做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用好用活人才重点要理顺学校、学院职能,完善“校院两级联动”的人才工作责任制和“各司其职、协调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在推进校院两级管理的基础上,使学院在培养人、引进人、使用人上有责、有权、有资源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人才工作,切实肩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每个学院都要结合学院自身发展定位,围绕着办学优势和特色,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并将规划纳入到学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之中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都发挥每一个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最佳作用二是要协调好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关系培养和引进是人才工作的核心内容,二者彼此依存,彼此竞争,彼此联系,互相促进要科学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加大人才培养投入,着力增强本校人才的竞争力,提升引进人才的适应力,提升在行业、区域内影响力和话语权。

      要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养,两手都要硬要进一步用足用好政策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不断优化师资的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同时,要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将能力作为划分人才的标准,为本校人才创造更多深造、晋升通道,帮助引进人才尽快融入科研团队即将推进实施的“东农学者”计划,就是探索和丰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群体的提升机制,尤其是让中青年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形成人才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人才潜能得到全面开发、人才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和人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良好局面 三是协调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关系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人才两支队伍,在推进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中,这两支队伍的工作内容、性质和作用不同,但要彼此理解、相互支撑、通力合作,从而形成良性发展的整体合力专业技术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学校能力、水平和服务的外在表现,在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通过平台建设、团队建设和专业化能力的提高,展示学校总体水平;管理人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校服务水平、资源整合、良性高效运行的内在体现,其价值要通过学校发展规划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通过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服务得以充分体现。

      无论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还是管理人才队伍,都应着力重点抓好青年人才的培养,为学校未来发展积蓄人才储备针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主要是围绕“东农学者计划”,按照不同层级聘任标准,择优选聘,确保质量,宁缺毋滥,逐级树立标杆,使各级各类人才明确自身定位,找准近期和远期目标,逐层递进,良好成长针对管理人才队伍,干部队伍管理改革的重点就是围绕“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14项重点举措其中,将重点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优秀科级干部岗位锻炼培训计划,进一步拓宽晋升职级通道,加大交流轮岗力度,通过“党政交流、上下交流和内外交流”等途径实现多岗位锻炼,提高总体素质和能力,为学校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管理高效、能堪担重任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四是要协调好“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关系一流的人才队伍需要一流的保障来支撑,“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都非常重要人才工作一靠事业,二靠感情,三靠营造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氛围这既包括薪酬、住房、实验设施和办公条件等“硬环境”,也包括政策导向、学术氛围、文化环境等“软环境”二者都不能偏废,既要重视人才现实的物质诉求,也要重视文化建设和情感投入的激励作用。

      要进一步解决制约学校发展与人才成长的“硬环境”问题,为教职工提供与学校地位相称的待遇保障同时,更要加强“软环境”建设,确保各类学术评价、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的公开公平公正;大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增强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大力倡导宽容、大气、共享、包容的人才工作氛围,让每位人才都能融入东农并得到尊重 (二)关于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主要是针对如何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提出的,旨在促进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提质增效该工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是力争建立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模式,建成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和培育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区域、行业及国家经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更好地推进此项工程,要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充分认识当前科技工作形势,主动适应科技政策的深刻变化2014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科技发展与改革形势看,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潜力、催生重大成果产出、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面临的最大的科技形势这些变化主要体现8个方面:在政策导向上,注重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在科技创新主体上,注重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项目设计安排上,更加注重协调性与统一性;在项目组织方式上,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在科技工作目标上,更加强调产出质量;在科技工作评价上,坚持以实际贡献为导向,实行差别化评价;在科技工作功能上,要树立“大科技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互促共进;在过程管理上,更加强调经费管理和学术规范。

      二是要明确发展目标,促进科研水平提质增效科研水平是衡量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科研工作在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中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当前我校科技工作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的科技工作必须率先发展,走在各项工作的前列,发挥“先遣队”和“排头兵”的作用推进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其创新能力要体现在科研创新来源上,要重点围绕国家、行业,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注重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以科技实际需求为引导,通过创新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