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技术知识.ppt
30页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预处理唐艳学习目标•1.掌握神经外科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2.掌握神经外科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1、患者入院护理:跌倒•2、患者出院护理:依从性差•3、约束法:①肢体淤血②皮肤破损•4、翻身法:①坠床②皮肤完整性受损•5、患者搬运法:①坠床②骨折•6、患者跌倒的防护:外伤及骨折•7、手消毒:①过敏反应②交叉感染•8、生命体征的测量:①体温表破损②血压计故障•9、口服给药法:①患者药物漏服②呛咳•10、皮下注射法:①局部硬结②皮下注射胰岛素后低血糖③疼痛•11、皮内注射法:①局部组织反应②青霉素皮试过敏性休克③链霉素 皮试过敏④破伤风抗毒素过敏•12、肌肉注射法:①局部硬结②局部感染③神经损伤④出血、断针⑤ 晕厥⑥过敏反应•13、静脉注射法:①药物外渗性损伤②静脉炎•14、密闭式静脉输液法:①药物外渗性损伤②静脉炎③发热反应④空 气栓塞⑤循环负荷过重•15、静脉留置针输液法:①药物外渗性损伤②静脉炎③发热反应④空 气栓塞⑤循环负荷过重•16、密闭式静脉输血法:①发热反应②过敏反应③溶血反应④出血倾 向⑤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枸橼酸钠种毒⑥低体温•17、口腔护理:①窒息②粘膜损伤•18、中心吸氧法:①氧中毒②肺不张③呼吸道分泌物干燥④呼吸抑制 ⑤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19、氧气雾化吸入疗法:①过敏反应②感染③呼吸困难④缺氧及二氧 化碳潴留⑤ 哮喘发作和加重•20、中心吸痰法:①气道粘膜损伤②低氧血症•21、鼻饲法:①胃食管反流、误吸②鼻饲管堵塞③胃管脱出•22、灌肠法:①肠道痉挛或出血②腹压升高③损伤肠粘膜•23、女性患者导尿术:①感染②虚脱及血尿③粘膜损伤•24、物理降温法:①局部冻伤②全身反应•25、乙醇擦浴法: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反射性心率减慢•26、压疮护理:皮肤破损•27、静脉采血法:①皮下出血②晕针或晕血③误抽动脉血•28、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法:①血栓形成②出血③感染•29、血糖监测:血糖波动•30、痰标本采集法:标本污染•31、咽试子标本采集法:①标本污染②呕吐•32、输液泵的使用技术:①药物外渗性损伤②静脉炎和静脉硬化③常 见报警处理(空气报警、压力报警)•33、徒手心肺复苏:①胸骨骨折、肋骨骨折②血气胸③胃膨胀和反流•34、膀胱冲洗:①引流管脱落②出血③感染•35、换药技术:①皮肤损伤②伤口感染•36、胃肠减压技术:①引流不畅②插管困难•37、胸腔鄙视引流的护理:①引流管阻塞②皮下气肿③胸腔内感染④纵膈摆动 ⑤血胸⑥肺不张⑦疼痛神经外科专科常见护理技术操作 约束法束法1 口服口服给药法法2 中心吸痰法中心吸痰法3鼻鼻饲法法4 口腔口腔护理理5神经外科专科常见仪器操作 微量微量泵1 心电心电监护仪2 血氧血氧饱和度和度监测仪3约束法常见并发症•1、肢体淤血的预防预处理预防 ①注意约束带的松紧 ②使用棉质软约束带,必要时垫衬垫 ③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处理 ①立即松开约束带,由专人看护 ②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2、皮肤破损的预防预处理预防 ①约束前,先检查皮肤情况,伤口敷料有无脱 落,将导管安置妥当 ②减少皮肤摩擦,约束时注意伤口不可受压处理 ①根据皮肤损伤程度给予相应处理 ②保持床单干燥,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并做 好记录个人建议:在手腕部贴一圈溃疡贴个人建议:在手腕部贴一圈溃疡贴口服给药常见并发症•1、患者药物漏服预防 护士取药、摆药、发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护士应做到看服到口,保证患者及时正确用药 病人离开病房时,应将药物带回保管,并交班 给药后观察药物疗效和患者的反应 做好用药指导处理 漏服在2次用药间隔时间的1/2以内者,立即按量补 服,特殊不能补服者除外 漏服时间超过用药间隔时间的1/2者,不必补服,下 次务必按原时间给药 亦可发现漏服后立即补服,下次服药时间顺延 不可在下次加大剂量服用,避免药物中毒 泻药超过服药时间2小时不要加服 抗生素药一旦漏服应立即补服,下次服药时间顺延 特殊药物须遵医嘱或说明书 •2、呛咳预防 婴幼儿服用的药片要碾碎 为危重患者喂药时应将头偏向一侧,缓慢 喂入处理 有呛咳时要暂停 根据情况适当处理,暂时休息后继续喂药 如果呛咳厉害可给予吸痰,必要时吸氧吸痰常见并发症•1、气道粘膜损伤预防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小于套管内径 1/2 吸痰前用生理盐水润滑吸痰管 动作轻柔,每次时间<15秒 吸痰负压不得超过6-67Kpa 吸痰时不可盲目插入处理 ① 有鼻腔粘膜损伤者,可涂外用软膏。
② 有气道粘膜损伤者,可用庆大霉素的抗生素 行雾化吸入•2、低氧血症预防 ① 吸痰管口径合适,负压大小合宜,能将痰 液吸出 ② 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心律 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处理 ① 停止吸痰给予高浓度吸氧,观察面色、呼 吸、心率、心律及氧饱和度变化 ② 加大氧流量或给予面罩吸氧,必要时行机械 通气 ③ 取侧卧位,床头抬高15~30°,并将患者头 部后仰,口稍向下鼻饲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反流、误吸预防 ① 给患者鼻饲时首先确定胃管在胃内方可予鼻饲 ② 病情允许,可适当抬高床头30~45°或取半卧位 ③ 控制每次鼻饲量,鼻饲后不宜立即翻身,保持 该体位30~60min ④ 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避免插 胃管,防止发生意外如病情需要必须进行, 操作前备好抢救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 ① 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吸出 气道内的吸入物,必要时使用纤支镜 ② 调整鼻饲的体位使其保持半卧位, 降低鼻饲速度和每次鼻饲量 ③ 有肺部感染迹象应及时应用抗生素•2、鼻饲管堵塞预防 ①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在胃内 ②饮食要要打烂,过稠时加水稀释,药物要研 成细末,牛奶不与果汁同喂 ③鼻饲前后用温水20~30ml冲洗管道处理 ①遇鼻饲管堵塞,立即用灌注器抽吸, 排除堵塞 ②报告医师,给予重新置管•3、胃管脱出预防 ①做好健康宣教 ②妥善固定胃管,标记胃管放置的长度 ③烦躁、意识不清患者适当约束处理 ①胃管脱出后,立即报告医师 ②按医嘱重新置胃管 ③重新置胃管后,加强看护口腔护理并发症的处理•1、窒息预防 ①意识不清者禁漱口,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 次只用1个,防止棉球遗漏在口腔内 ②棉球湿度适当,以不滴水为标准 ③有活动性假牙者应先取下处理 ①呼救报告医生 ②取出异物(用手,血管钳,吸引器等 ) ③给病人取头低脚高位,拍背。
开放气道,给 氧,必要时人工呼吸•2、粘膜损伤预防 ①夹棉球方法正确,不能用钳子直接 接触黏膜 ② 擦洗动作轻柔处理 ①损伤粘膜处出血者立即止血 ②保护受损黏膜(用西瓜霜等)微量泵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微量泵报警预防 ① 熟悉微量泵的性能及操作程序,掌握不同用药剂量及速度换算 ② 规范操作程序,连接微量泵前常规推注少量稀释的肝素盐水, 保证管路通畅 ③ 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严格床边交班 ④ 确保电源连接紧密,注射器正确卡入微量泵卡槽内,查看延长 管有无打折、脱落处理 ① 保证机器没有故障,正常运转 ② 保证电源没有故障 ③ 保证管路通畅,延长管无打折、脱落、无气泡 ④ 确保穿刺针处无回血凝固•2、血液回流预防 ① 加强巡视,发现回血及时处理 ② 留置针或深静脉置管,微量泵使用完毕后,使用肝素液正压封 管 ③ 将微量泵置于高于静脉穿刺肢体10~20cm处,防止血液回流处理 可用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将回血回抽。
如回血已发生堵管,切勿用力 推注,以免血栓进入静脉,可去掉肝素帽,消毒后接注射器乳头直 接抽吸出血栓,如无效,则拔管重新穿刺•3、注射部位疼痛或静脉炎预防 ① 正确选择静脉,不宜与其他输液药物共用一条静脉,以免受输液 速度、压力等影响微量泵的持续泵入速度和量,降低用药物效果 或输 入过快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有条件者选用浅静脉留置针, 确保药物泵入 ② 危重症病人采用深静脉置管,防止药物浓度过高或用药时间过 长,引起注射部位疼痛或静脉炎处理 ① 合理使用静脉,及时更换静脉 ② 确保无外渗的情况下,可在穿刺部位上方5~8cm处局部热敷以 缓解疼痛心电监测常见并发症的预防预处理 1、皮肤破溃 预防 ① 密切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痒、痛等不适 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② 放置电极片时,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 除颤时电极板的放置部位。
③ 定期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处理 ① 定期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② 局部涂擦红霉素软膏或用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40万单位, 配好后用纱布浸湿,局部湿敷血氧饱和度监测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 指(趾)端血循环障碍预防 ① 每班用75%酒精棉球消毒一次 ② 定期巡视,每1~2h更换一次部位 ③ 密切观察指(趾)端颜色、温度,如有异常,及时处 理处理 ① 立即更换手指(趾) ② 注意保暖,局部湿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③ 一旦出现指(趾)端血循环障碍碍引起青紫、红肿现象 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对症处理思考题•使用约束带的病人如何护理?•输液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报警,你怎么处理? 感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