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 ——西方世界的困惑.doc
9页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 ——西方世界的困惑 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西方世界的困惑 【作 者】瞿炼 【作者简介】瞿炼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专业硕士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高楼门60号4-502室(210008)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民族国家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历史命运的发展作者认为西方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现实主义学派、相互依赖论者和世界秩序论的观点反映了部分客观现实,但都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忽视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和要求作者认为,在国际关系学理论流派中,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论代表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其核心是维护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质,维护国家主权至上等传统的国际法根本原则 一、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对民族国家的理论研究和争论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用来定义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概念在现代英语中,nation和state语意相近,同指“国家”这一政治实体,所以经常被交错混合使用但state侧重于国家含义的政治层面,指在一定领土范围内实行合法统治的权力机构——政府;而nation偏向于国家含义的文化心理层面,指在同一政府治理之下,有共同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一国人民。
因此,西方学者使用“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不仅便于现代国家和历史上其他国家形式间的对照和比较,更强调了现代国家中国家权力和民族性(Nationality)相结合的这一基本特性民族国家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行为主体,它拥有的强大实力和崇高威望是所有其他政治实体所无法比拟的,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关系研究者的重要研究对象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现代西方国际关系学兴起的早期,研究者们并没有重视对民族国家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范围局限于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规范性”和强烈的“法理主义色彩”他们坚信只有通过非国家的国际性机构的建设和对民主的广泛传播,世界和平才能够实现(注:K.J.Holsit,International Politic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5[th]edition,Prentice Hall,1988,p.4.)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更大范围内的国际暴力和冲突,使这种“世界政府”式的理想破灭,研究者转而对国际关系现实做较为冷静客观的分析,民族国家的作用和价值也因此得到重新认识战后初期兴起并成为西方国际关系学主流的是以摩根索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理论。
摩根索在其重要理论著作《国家间政治》一书中,明确地把国家作为关注的焦点他认为,国际体系的稳定和世界和平是在维护民族国家独立和安全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注: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实主义理论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在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又兴起了一股否定民族国家的思潮,其中雷蒙德·弗农的《困境中的主权》一书颇具代表性(注:Raymond Vernon,Sovereignty at Bay,Basic Books,1971.)弗农认为,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民族国家成为一个“时代的错误”;主权已经陷入困境并日趋过时,民族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职能将由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取代弗农对民族国家的基本看法被西方研究者接受,“时代的错误”成为许多学者描述民族国家的专用名词但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界仍然有许多学者对民族国家持肯定的观点和立场,对民族国家历史命运的争论,就成为当代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关注的一大热点激烈的争论非但没有能解决问题,反而使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成为当代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的一大困惑困惑首先来自理论设想和国际关系现实间的巨大差距。
二战一结束,一结国际问题研究者就断言,西欧的一体化将是民族国家消亡的开始但一个没有国界的统一的欧洲时至今日仍然遥遥无期:且民族国家非但没有消亡,却越来越多其次,争论双方的态度和观点截然相反,很难弥合现实主义理论家肯定民族国家对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因为民族国家彼此共存、限制冲突的共同利益维持了“国际无政府社会”的基本秩序(注:Hedley Bull,The Stae's Positive Role in World Politics,from Herbert M. Levine,eds.,World Politics Debated:A Reader in Contemporary Issues,3[rd].edition,McGraw Hill Book Company,1989,p.31.);而倾向于国际治理和国际体制(international regime)理论的学者则认为,民族国家陷入一种根本性的冲突模式,这使它的存在本身就构成对和平的威胁另外,讨论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由于研究者个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伦理思考的不同,研究结果必然迥异那些主张国际社会同质化,强调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上统一的学者,反对民族国家,认为是它造成了国际社会的基本分裂(注:这一主张涵盖于雷蒙·阿隆在1965年“世界秩序的条件”研讨会中提出的“普遍历史时代”的概念中。
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是研讨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在西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见Stanley Hoffmann,eds.,Condition of Worid Order,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68.)而追求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学者,则对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异质性社会持肯定态度笔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的变化,使民族国家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对民族国家未来发展不利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影响来自跨国(transnational)层次上的一体化趋势和同样明显的次国家(sub-national)层次上的分裂化趋势在这平行发展且互为矛盾的两大趋势下,民族国家面临了“权威上移和下移”的持续压力(注:Paul Kennedy,Preparing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Random House,1995,p.31.)这使当代许多学者和政治家们对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无忧虑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目前代表西方国际关系学主流的对民族国家的批评和否定,完全发展于西方的政治思想传统和西方世界的政治发展经验而为数众多的亚非拉国家与西方国家相比,政治发展水平不一,人民的实际利益和需要迥异,对民族国家的看法和认识就截然不同。
忽视全球三分之二人口的实际需要,使西方对民族国家的否定既显得狭隘和片面,又不符合当代国际政治发展的客观现实因此,从分析和批判西方国际关系学理论入手,加强对民族国家历史和现实的理论研究,对我国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政治学论文网) TAG标签: 困惑 命运 民族 世界 国家 西方 发展 国际 历史 政治 二、民族国家的兴起、发展及其历史作用15、16世纪在西欧兴起的君主专制王朝,是民族国家的最初形态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政治权力由分散转向集中的过程到17世纪初期,专制王朝发展较为典型的西班牙、英国、法国,已经具备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与中世纪纵横交错的领地不同,专制王朝拥有一块连绵不断的领土,一条明确的、相互承认的边界领土不仅具有军事和安全上的意义,更带有法理上的重要性,即一国只有在领土范围内才得以行使主权法国思想家伯丹第一个提出现代国家的主权思想,他把主权定义为“不受法律约束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注: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62页主权思想适应了当时君主专制的需要,迅速成为欧洲专制王朝的理论基础中世纪末期,欧洲王朝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最初兴起的几个民族国家无一不经受了战争的洗礼战争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战争的外来压力促进了社会的内部整合和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第二,持续不断的战争为专制君主集中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提供了最好的籍口;第三,民族国家国内的统一,消弭了大量纷繁复杂的世俗和宗教纷争,使战争主要作为一种国家间的暴力形式而存在即使战争爆发,民族国家与中世纪的狭小领地相比,更有进行征战、抵御外部入侵和维护人民安全的能力因此,提供安全保障,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功能,也是其存在的基本理由民族国家的兴起还在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促进作用阻碍贸易发展和资源流动的封建樊篱已基本清除,民族国家国内的统一和秩序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且国家力量直接干预经济生活,15世纪后兴起的重商主义思想,使民族国家普遍建立起重商主义的强权政治体制,其基本目标就是以经济政策来谋求国家的统一和强大民族国家举国一致发展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使其显得越发强盛和欣欣向荣17世纪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的强盛与意大利的分裂和落后形成鲜明的对照另外,民族国家得以兴起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它能提供、维系和加强人们文化心理上的基本认同感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共同的“民族性”的形成,创造了便利条件。
英国政治思想家柏克认识到,“政治社会是历史的共同的产物,是社会生活中承继的传统、价值和意识的体现这种共同意识主要来自共同的生活和思想种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是次要的注:Alfred Cobbon,The Nation State and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Thomas-Crowell Company,1969,p.122.)可以说,在民族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国家创造了民族,而非民族产生了国家民族国家意味着“一个集权的中央政府对人民实行了长期的政治统治之后,文化与政治两者之间的逐渐融合”(注:王辑思:《民族与民族主义》,《欧洲》1993年第5期,第16页国家既有无上的政治权力,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到18世纪末叶,在民族国家雄起的欧洲,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十分显著许多未能及时形成民族国家的地区,已被历史的潮流抛到了后面随着欧洲国家海外扩张的不断加剧,世界上广大不发达的传统社会逐渐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处于一种受控制的依附地位这反过来又促使欧洲以外地区的人民,力争摆脱依附,走建立独立和自主的民族国家的道路这种世界体系内全球层次和区域性层次的竞争性生存逻辑,导致基本政治单位的趋同。
既民族国家从欧洲向美洲,及世界其它地区扩散和增生注:时殷弘:《民族主义与国家增生的类型及伦理道德思考》,《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5期,第31页西欧专制王朝的历史发展证明,民族国家主要是政治权威的产物即使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美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建国进程也主要是政治性的但是,19世纪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想扭转了这种“国家创造民族”的基本局面,开辟了民族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民族主义是17、18世纪欧洲政治发展的产物,是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民族国家的兴起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和政治思想法国大革命和法国革命号召的人民主权论,对民族主义的兴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般来说,人民主权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种理解来源于洛克学说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应在民主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广泛的权利;对人民主权论的又一种理解主要受到卢梭政治思想的影响,这里人民主权又被称之为民族主权,表明一个民族有决定其自己政治命运的权力(注:J.Samuel Barkin & Bruce Cronin,The State and the Nation:Changing Norms and the Rules of Sovereignty in Interna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48,1,Winter,1994.)。
对人民主权的两种不同理解,在民族主义思想中都得到体现前者促使各民族国家克服专制政体,逐步走向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在其影响下,民族国家的利益真正被置于国家内政和外交决。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