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富硒茶生态园探析.doc
15页汉滨区富硒茶生态园探析【摘 要】本文通过对汉滨区独特富硒区发展富硒茶生态园分析,认 为项目区富硒资源丰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性高涨, 区位优势明显、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可望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 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收、农民富裕的支住产业和拳头产品,项目建设 市场潜力巨大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硒茶生态园;市场潜力巨大1汉滨区富硒茶发展现状据有关调查资料统计,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属硒缺乏区域,我国 有72%的地区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处于缺硒或低硒生态环境之中,其中1/3 为严重缺硒区安康是我国三人富硒地区(贵州开阳、陕西紫阳、湖北恩施)之一, 汉滨区是紫阳板块重要富硒区,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m,硒含量为一般为 0. 2-0. 4mg/kg,最低硒含量为0. 05-0. 2mg/kgo具有硒含量适中,不含毒 元素等特点,富含硒的土壤和水源易于被植物和动物吸收、积累,成为“优 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农产品汉滨区有33个镇(办)的土壤为富硒区,13个镇为高富硒区种植 的32种农作物、蔬菜及32种特产均为含硒产品汉滨区是我国优质富硒 绿茶适生区,是陕西茶叶的主产区之一。
目前,瀛湖、双龙、玉岚、流水、 大竹园、新坝、迎风等镇已成为汉滨区富硒茶叶基地全区现有茶园5万 亩,年产茶叶85万公斤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区建成10万亩高效、优 质、生态旅游观光茶园,产量达到500万公斤,产值达到5亿元2010年 汉滨区富硒食品产业完成产值2. 2亿元,利税0. 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 产值15%,其中茶叶年产值达1.02亿元2011年在安康举办的中国陕西 茶叶节上,汉滨区精选出了 10家茶叶企业同省内外300余家知名茶叶企 业一起参加名优茶展示及交易会,在陕西省“十佳”标准化茶园和茶叶产 业发展“十强”企业及名优茶评比活动中,汉滨区选送的“富硒翠峰”、“富 硒银针”获得名优茶类金奖,“富硒翠峰”获得名优茶类铜奖,“特级毛尖”、“炒青毛尖”、“富硒毛尖”分别获得大宗茶类金、银、铜奖,新坝镇茶园 荣获“ I•佳”标准化茶业基地称号和美誉汉滨区富硒茶叶在省内外I•分 畅销,并已远销东南亚及欧洲地区富硒茶叶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具 特色新兴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2陕西省生态茶园发展现状及趋势生态茶园建设在中国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生 态茶园建设陕西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安康、商洛、汉中三地多数县都在 充利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的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北亚带湿润气候条件,发 展生态茶园。
安康的紫阳县、汉滨区、平利县,商洛的商南县,汉中的西 乡县、宁强县、镇巴县、勉县等县都在逐步开始改建和新建生态茶园,通 过地理标志、无公害、有机和富硒认证确定特色茶产品身份,保护原产地 资源通过立体配制、采用有机栽培管理和清洁生产过程,保护原产品的 原料的纯真品质、质量和安全性能目前陕西生态园建设的模式主要有立 体结构型、食物链型和立体食物链综合型2. 1立体结构型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 理建设的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冇:茶与乔木、草木结合的茶一林(经济林果)一草(金银花、苜蓿)模 式;茶与灌木、草本结合类型:茶—粮(豆类、约材、花生等)、茶— 饲草间作模式;乔一灌一草三者结合形成茶一林(果)一粮(饲草)模式2. 2食物链型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利 用系统中的人、畜排泄废弃物质,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 循环经济而采取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主要有:茶一牧(禽)一沼模式2. 3立体食物链综合型是以上两种类型的有机结合,既能实现合理生态系统,乂能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使茶叶生产商优质的茶叶生产模式也是一种适度投入、高 产出,实现茶叶生产高效化、茶园生态化、效益最大化的生产模式。
茶一林(果)牧(禽)一沼模式;茶一粮(饲草)一牧(禽)一沼模式;茶+林(果)一粮一牧(禽)一沼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外出旅游和休闲 观光、度假旅游人数增多,城市周边的“农家乐”、“生态园”、“农艺园”等山区农村生态观光与农耕文化、农耕生活体验的观光旅游项H越来越多,已成为生态茶园建设的重要内涵,生态园的类型更加丰富3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3. 1富硒茶叶市场供需及预测茶叶是世界三人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其价格乂比咖啡、 可可便宜,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饮料已有 四五千年的历史近年來,国内茶叶生产保持平衡增长,消费增长逐年扩 大,特别是名优绿茶增长势头强劲2010年,我国茶叶面积160万公顷, 产量达到135万吨,产值超过210亿元茶叶深加工产品产值350亿元, 茶馆、茶文化等与茶相关的第三产业产值达200亿元2009年我国茶叶出 口逆势上扬,茶叶出口量30. 3万吨大关,首次突破30亿大关,同比增长 2%;出口金额7. 05亿美元,突破7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3%,总量和 金额连续6年创丿力史新高我国各民族都冇喝茶的传统习惯,茶叶消费已遍及全国千家万户,成 为老百姓日常消费品和走亲访友首选礼品,也是社会因体和各种会议必 备饮料Z—,在国内十分畅销。
经医学专家研究证实,一个每日饮io克 茶,对人体保健作用最佳因此茶叶将成为“原子时代和太空时代的饮料 之王”,21世纪将成为人类的饮料之冠H前,世界人均年消费量为500 克,我国人均消费量才300克,日本及西欧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已超过 1000克据测算,进入21世纪的头20年代,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将成倍增长国内销量缺口将超过20万吨 随着“陕茶复兴计划”推出,陕西省茶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茶叶质量显 著提升,茶文化氛围日趋浓厚,陕西茶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扩大陕西省 茶园面积134.5万亩,居全国第八位,茶叶总产量2. 6万吨,年实现销售 额18亿元茶叶是安康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到2011年底,安康市茶园总 面积达到46万亩、开采茶园30万亩,其中丰产茶园面积达到16. 5万亩, 无公害和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到10.8万亩,标准化示范茶园面积达到8 万亩茶叶生产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全市茶叶总产达到1・08万 吨,实现产值11. 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 22.7和26. 9个百分点安 康茶品质优良,绿茶产量高,陕茶1号商品茶清香高长,滋味鲜醇,水浸 出物48. 7%,氨基酸5. 2%,茶多酚12.2%,咖啡碱2. 8%, EGcG8. 05%,保 健功能比同类绿茶明显突出,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富硒资源是安康依托独特的口然宝贵资源,安康市富硒区的富硒茶, 不但品质可靠,而县保健功能良好,在茶叶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能力安 康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中国硒谷,绿色安康”,日前全市开发了以富硒 茶为主的50多个富硒保护产詁系列,产品十分畅销,年产值超过20亿元, 其中富茶及茶系列产品产值占50%0 2010年汉滨区富硒食品产业完成产值 2.2亿元,利税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其中茶叶年产值达 1.02亿元在2011年安康举办的中国陕西茶叶节上,汉滨区选送的“富 硒翠峰”系列产品分别获得大宗茶类金、银、铜奖依托优质的有机富硒 茶,安康茶叶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洲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广阔3. 2茶文化生态旅游需求及预测茶园的生态观光、文化体验、采茶化验等生态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兴起 的观光旅游项目,由于该旅游产品消费低、靠近城市和区位优势区域,最 适短期一日游,成为最受青睐的旅游方式之一,每年10-30%的增长率据 安康市有关部门统计,在来安康市众多的游客中,生态观光旅游人群近 60-70%,主要有一日游、三日游等旅程,近郊游也是近年来十分火爆追假 日旅游主要参观森林公园、古镇、古庙、瀛湖摆渡、茶园观赏、农家乐, 田园观光等,自驾旅游也是众多爱好的一项重要休闲旅游。
据统计,在旅 游消费中,生态旅游消费约占50%o秦岭巴山气候条件优越,森林盛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景幽雅, 自然风光优美,清新的空气,泥土的气息浓厚,民风淳朴,传统的文化历 史沉积深厚,历史源长,茶园以其清新俊秀的生态环境、优良规范的农业 种植模式、清洁生产方式、古朴典雅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将成 为茶叶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的重要旅游方式,为人们了解大口然,了解安 康文化打开了窗口品生态有机富硒茶、赏明山大川,体验人生冋归自然、 享受自然、感受自然返璞归真好去处4项目SWOT分析4.1项目优势4. 1. 1生态茶园前景广阔生态茶园是近年來兴起的新型产业,是世界茶叶行业焦点话题它以 茶树为主体,用应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多物种、多层次、 多功能、多效益的高效、持续、稳定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和生产体系,按 照优化互利原则,有效提高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转化其生态茶园生产技术 有助于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改善茶叶品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 力和促进茶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茶园建设是实现从茶园到茶杯可追溯质量体系的根基和保障,这 也是引领未来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标杆生态茶园良好农业规范种质(GAP)、 清洁生产、立体发展、生物链接和质量安全可控追溯体系优势,无公害、 绿色、冇机食品是未來生活食品的重要内容和消费方向,是保障人类健康 的永恒主题。
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1. 1. 2区域富硒资源丰富项目区位于安康富硒区,本区域生产的茶叶经测试与认证为富硒产 品,含硒量平均为0. 653mg/kg,高于江浙皖闽等名茶含硒量5. 5-8. 5倍, 是安全环保的富硒保健茶品安康富硒资源是排它的、不可替代的、最具 特色的独“一无二”世界珍贵资源富硒产业特色竞争优势明显,与工农 业产业联系密切,能很好的带动农民致富和工人就业,拉动力强,易于聚 集并取得规模效益,市场竞争力强,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 阔4. 1.3自然条件优越%1 气候、土壤适宜茶树生长秦岭、汉江、巴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茂密的森林植被,形成了该区域 特有的土壤、水、气、肥条件,是我国北方茶叶分布的北界和适宜区,也 形成了特有的江北茶叶品质其丿力史上在唐朝和清朝被称为皇家上等贡 甜,富硒食甜和富硒茶称为当今世界珍甜通过多年研究证实,瀛湖正常 年份的早春茶比汉中、商洛早7至15天,比同纬度的河南等地提前15至 20天,早茶优势明显,上市经济潜力巨大1 品种优良性、商品性好 项冃建设拟选用茶树良种“陕茶1号”是从古老的紫阳群体种中选择 性状表现优良的单株,采用单株无性系扌千插技术选育而成,在秦巴山区长 期适应且表现优良的品种。
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证明,陕茶1号具有叶色 深绿,发芽早,芽叶肥状,持嫩性强,生长势好,适应性广,抗寒、抗病 等优良特征1 区位优势明显,环境无污一是,交通区位优势,随着五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复线和安康机场 迁建工程的相继建成,安康已融入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半日经 济圈内,而汉滨区又是安康的中心城市,成为承接安康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项日区位于瀛湖岸边,距包茂高速公路,水陆两条交通快捷,方便安康市 民和到安康游客进出二是,生态区位优势,汉滨区属于南水北调中线丁 程水源保护区之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为绿色、无污染的原料 产地三是,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生态茶园拟建区位于安康“瀛湖”景区, 区域内有拟建的“影视基地”、瀛湖水体景观和佛教文化景观,可与周边 的景观形成合理的旅游线路4. 1.4产业发展基础好 目前,全市有30多家规模企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开发了富硒茶、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富硒饮品、富 硒大米、富硒食用油、富硒魔芋制品、富硒保健品等50多个品系,年产 值超过20亿元汉滨区目前在市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