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5届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在一次空军演习任务中,某士兵从悬停飞机上无初速度跳下,下落4 s速度达到30 m/s时开始打开降落伞,开始做减速直线运动,在跳下14 s后以速度4 m/s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落说法正确的是A.该士兵是在下落80 m时打开降落伞的B.该士兵打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等于170 mC.该士兵打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70 mD.该士兵跳伞时的高度一定小于230 m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 )A. B. C. D.3、如图所示是几个质点的运动图象,其中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4、如图为一个质点的x-t图象,则下列图中与之对应的v-t图为( )A. B.C. D.5、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 和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0.2g B.0.4g C.2.5g D.5g6、在某处以初速度20 m/s竖直向上抛出A球后,又以同样速度从同一位置竖直向上抛出B球,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为2s,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 )A.A球在上升过程中与B球相遇B.B球抛出后,经过1.5s与A球相遇C.A球抛出后,经过3 s与B球相遇D.若时间间隔再小一点,A球可在上升过程中与B球相遇7、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 s内的位移比第14 s内的位移多0.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加速度为0.2 m/s2B.小球第15 s内的位移为2.9 mC.小球第14 s的初速度为2.6 m/sD.小球前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3.0 m/s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其中,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质点的加速度为2m/s2B.乙质点的加速度为4 m/s2C.两质点相遇时乙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D.两质点相遇时乙质点的速度大小为4 m/s9、如图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为零B.0~2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C.0~2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D.4~6s内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m/s210、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6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2~4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3 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改变运动方向D.质点在第4s内做匀减速运动11、对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D.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12、下列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抛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落时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B.当速度为零时,物体到达所能达到的最高点C.当位移为零时,物体到达所能达到的最高点D.上抛和下落两个过程中,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测量次序123456弹簧弹力大小F/N00.490.981.471.962.45弹簧总长x/cm67.168.349.4810.8511.75 (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点,请把第5、6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的点描出来,并作出F-x图线_______.(2)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10分)(1)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好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低压交流电源E.取下纸带F.断开开关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频率50Hz的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帶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末画出.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F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人下表(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中C、D、E三点已算出.)数值(m/s)_______0.4790.5600.640_______②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_.③由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该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0~10s内,汽车先以加速度a1=2m/s2做匀加速运动,2s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6s时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s时恰好停止.求:(1)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10s内汽车运行的位移.(3)在满足(1)、(2)问的加速度和位移的条件下、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时间.16、(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6kg的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然后用两根绳分别系在物块的A点和B点,A绳水平,B绳与水平面成37°,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1.求:(1)逐渐增大B绳的拉力,直到物块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此时A绳和B绳的拉力分别是多大?(1)将A绳剪断,为了使物块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改变B绳方向的情况下,B绳的拉力应为多大?17、(12分)在重庆一中秋季田径运动会女子800m比赛中,小芳很想得冠军,她一直冲在最前面,由于开始体力消耗太大,最后在直道上距终点45m处时只能保持5m/s的速度前进而不能加速冲刺。
此时一直保持在小芳后面的小美在直道上距小芳3m,速度为4m/s,她立即发力并保持以0.5m/s2的加速度冲刺通过计算分析: (1)谁获得了冠军; (2)比赛过程中,她们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D【解析】士兵打开降落伞后开始做减速运动,根据“面积”表示位移,求出下落的高度.并由面积法估算该士兵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详解】A项:由0~4 s图象的“面积”可得:位移,即该士兵是在下落60 m时打开降落伞的,故A错误;B、C项:s内,若士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该士兵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为,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该士兵实际位移小于170m,故BC错误;D项:s的位移为,故D正确故应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速度图象的意义: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采用对比法分析2、B【解析】最初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对A有,B刚好离开地面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对B有,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选B3、A【解析】甲、v-t图象的斜率恒定不变,则表示加速度恒定不变,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乙、a-t图象表示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说明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丙、v-t图象的斜率恒定不变,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不变,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丁、该a-t图象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在均匀变化,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4、B【解析】由位移图象得到,物体在0-1s时间内,速度;物体在1-2s时间内,速度v2=0;物体在2-5s内的速度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星球表面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表示出重力加速度.通过火星的质量和半径与地球的关系找出重力加速度的关系.根据星球表面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知道得出: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所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选B.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求一个物理量之比,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根据物理规律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进行之比.6、C【解析】BC.设两个球相遇时,A球运动的时间为t,则两个球的位移分别为: 相遇,则:hA=hB联立解得:t=3s(负值舍去)即A球抛出后,经过3s与B球相遇;B球抛出后,经过1s与A球相遇;故C正确,B错误;A.A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t=3s>2s,故A球在下降过程与B球相遇,相遇时B球在上升,则选项A错误;D.若设两球上抛的时间间隔∆t,则 相遇,则:hA=hB解得 可知无论∆t多小,两物体总是在A下落阶段相遇,选项D错误7、ABC【解析】根据,得,A正确;小球第14s内的位移,第15 s内的位移,B正确;第14s的初速度,C正确;第15s末的速度,则前15s内的平均速度,D错误。
点睛】做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时,其两个推论能使我们更为方便解决问题,一、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即,二、在选定的某一过程中,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8、AD【解析】AB.根据位移时间公式:,由图象可知2s末乙的位移为4m,解得:,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图象可知,2s末两质点相遇,根据v=at得乙的速度v=2×2=4m/s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9、BCD【解析】A.由图可知,0时刻速度为2m/s,A错误;B.0到2s末,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运动,B正确;C.根据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0到2秒内 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C正确;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D正确 故选:BCD10、BC【解析】A.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于6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变化的,所以物体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2~4s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3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方向由正变为负,即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