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轮转动实验.docx
8页长春工程学院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课题: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专业班级学号 年月日课题名称刚体转动惯量实验指导老师鞠曙光实验地点2502成绩刚体转动测动量刚体的转动定律是刚体转动的动力学规律,与牛顿第二定律F = ma 相对应,作用力F相应为作用力矩M,加速度a相应为角加速度卩, 而质量m则相应为刚体的转动惯量I,即M =邛刚体转动定律及刚 体转动惯量的研究 ,对于物体转动规律、机器设计、制造,有着非常 重要的实际意义物体的转动惯量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 和转轴的位置几何形状简单的匀质刚体绕特定轴的转动惯量可由公 式直接计算,而形状复杂或非匀质刚体的转动惯量则必须用实验方法 进行测定因此,学习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 义[ 实验目的 ]1.验证刚体转动定律,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2.观测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 实验原理 ]当塔轮和横杆系统组成的体系在重物 m 的重力作用下绕固定转 轴转动时,根据转动定律,有M =邛 (2—1)式中,M为刚体所受的合外力矩(主要由细绳的张力矩T r和轴承 的摩擦力矩Mf构成),即:M = T - r - Mf ; I为刚体对该轴的转动 惯量;卩为角加速度。
设细绳的张力为 T ,砝码 m 以匀加速度 a 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的 高度为 h ,所需时间为 t ,若忽略滑轮及细绳的质量以及滑轮上的摩 擦力,且绳不伸长,则有2— 2)( 2— 3( 2— 4)式中,2hI1M1m-+匚-K — + Cgr2t2gr t 22hI8hIM 2M,C匚一 fgr 2gd 2gr gd K12— 5)1m与12成线性关系以12为横坐标,m为纵坐标,做上式表明1m 一仁图线,则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K和截距c即可求出刚体的1h = at 22a - rp由式(2-1)、2-2)可得m(g 一 a)r - I + Mrt 2 f实验中如保持g〉〉a,则式(2 — 3)变为mgr - I + Mrt 2 f⑴若保持r、h及重物mo的位置不变,改变m则相应的下落时间t发 生改变,则由式(2—4)有转动惯量I和摩擦力矩M f只要保持 mo 的位置不变,刚体系的转动惯量就不变,实验装置 可以选择不同的r,对于每一选定的r,改变m就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有选定不同的r所求出的I应该是相同的根据( 2-4)有(2-6)(2-7)⑵如果保持h和m以及mo位置不变,改变r,2hI 1 M 1r — • + f — K + C如略去 M ,则有f:2Ih 1 / 1\ mg t 2 tmg t2r mg 2 t2r 2公式(2-6)和(2-7)均为直线方程,在直角坐标纸上作r和丄关系或r和t21关系图,如果为一条直线,则说明(2—1)成立。
由k或k '可求I,t 2 2由C2可求M实验装置可以改变mo的位置,对于每一个选定的mo的位置, 可求得相应的转动惯量综上所述,对于由转动定律导出的公式中的各个量,不能通过实验一一测出,但经过适量的变换,只测定其中某些量,在借助于巧妙地作图,就能够证明公式的正确性,从而用实验方法验证了转动定 律,并从中可求得转动惯量I和摩擦力距M [ 实验器材 ] f刚体转动实验仪、秒表、米尺、游标卡尺、物理天平、砝码 [ 仪器使用方法 ] 刚体转动实验装置5' 4' 3' 2' r 12 3 4 5閤2-1冈瞬转动,驢实验仪如图 2-1 所示图 中A是一个具有不同半径 r 的塔轮,可使相同绳张 力作用产生不同的外力 矩塔轮两边对称地伸出 2 根有等分刻度的均匀细 杆B和B', B和B'上各有 一个可以移动的圆柱形 重物 m0 ,用以观测转动惯 量随质量分布的变化规 律以及验证平行轴定理它们一起组成一个可绕固定轴OO'转动的刚体系塔轮上绕一细绳, 通过滑轮C与砝码m相连,当砝码下落时通过细绳对刚体施加外力 矩滑轮C的支架可以借固定螺丝D而升降,以保证细绳绕塔轮不 同的半径转动时均可保持与转轴相垂直滑轮台架E上有一个标识F 用来判断砝码m的起始位置。
H是有固定台架的螺旋扳手取下塔轮, 换上铅直准钉,通过底脚螺丝S1、S2、S3可以调节OO,竖直调好 OO,轴线竖直后,再装上塔轮,转动合适后用固定螺丝G固定 刚体转动实验仪的调整如下图所示 A 是固定在轴承上具有不同半径 r 的塔轮,两边对 称地伸出两根有等分刻度的均匀细柱 B 和 B ' , B 和 B ' 上各有 一个可移动的圆柱形重物 m 0 ,它们一起组成一个可以绕定轴转动 的刚体系统塔轮上绕一根细线,并绕过定滑轮 C 与砝码 m 相连 当 m 下落时,通过细线对刚体系施加 ( 外 ) 力矩滑轮 C 的支架 可以借固定螺丝而升降,以保证当细线绕塔轮的不同半径转动时都可 以保持与转动轴相垂直滑轮架上有固定螺丝,并有一个指示标记用 来判断砝码的起始位置刚体转动实验仪通过三个底脚螺丝可以调节 塔轮转轴竖直1 一气泡水淮仪,2—描杆;可移动的重锤,4一底座门一轴固定螺丝』一塔轮;7—转轴;8—底脚螺丝,9—滑轮;山一滑轮固定螺丝;11—滑轮架;12—指示标志;口一滑轮架固定螺丝;14—危码[实验步骤]1.调节实验装置:取下塔轮,换上铅直准钉,调OO,轴与地面 垂直,装上塔轮,尽量减小摩擦,使之转动自如,再用螺钉G固定, 在实验过程中,绕线要尽量密排。
已知塔轮半径r从上到下依次为: 1.50 、2.50 、3.00 、2.00 、1.00 cm2.把细杆上两圆形重物 m0 分别置于 5 及其对称位置,选塔轮 半径r=2.50cm,将细绳从上到下密绕其上,并适当调节滑轮位置使绳 子与OO'轴垂直,细绳末端挂上砝码盘(自重20g)自滑轮支架下 端的金属尖头F处至地面间的距离作为发麻下落高度ho3 .保持r、n和m0的位置不变,改变m,每次使砝码自静止开 始下落,用停表测量砝码下落h高度时所用的时间to美对应一 m值, 测时间三次,然后取平均(要求三次测量值相差在0.50s以内)砝 码质量的变化自10.00g开始,每次增加10g,直至60.00g为止1 K _ 2 hi4.做出m-显图,验证刚体转动定律,并由直线斜率k = irr和c — f截距"gr求出刚体的转动惯量i和摩擦力矩M f o5•保持h和m0在上述位置不变,并维持m=20.00g改变r (依 次取1.00、1.50、2.00、2.50、3.00cm),对每个r测出下落时间,三 次 平 均 , 将 结 果 在 直 角 坐 标 纸 上 做 出--丄和r--1的关系图,得出必要的结论,并求出I和mft 2 t f6.改变细棒上m0的位置,观测一下刚体转动惯量随其分布不同而 改变的状况。
[注意事项]1.实验中配备了 10 个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 5g2.细线要与塔轮相切3.细线要与桌面相平行(或细线要与00,轴垂直) [数据记录与处理]⑴ 保持r、h和m0的位置不变,其中r=2・50cm, h=cm摩擦力矩Mf⑵保持m、h及m0位置不变,其中m=20.0Og, h=cm[思考题] 1.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做实验时应注意什么?2.写出用误差传递公式计算转动惯量I的绝对误差ai的计算过 程提示:将I看成d和h的函数,把K作为真值看待)。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