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魏晋南北朝国有土地制度形式及其演变.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6863646
  • 上传时间:2018-06-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91.2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0 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Jul.2010 第 29 卷第一期 总第 63 期 23魏晋南北朝国有土地制度形式及其演变 张绍华 (平顶山教育学院政史地系 河南平顶山 467002) [摘 要][摘 要]魏南北朝时期由于国有土地增加、政权更频繁,使其国有土地制度也呈现不同的形式,并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国有土地制度;屯田制;均田制;形式演变 战国时期,由于 井田制的推行,中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开始形成,国有土地的数量也大增秦汉时期,随着地主土地私有 制的发展,国有土地数量在不断减少东汉末年,由于战乱频繁, 百姓流离失所,使得大量土地成为无主荒地,政府乘机取得这些土 地,使其变为国有,为进一步推行土地国有制度准备了条件魏晋 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更替频繁,形势动荡不安,而国有土地制度 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一、三国时期的屯田制 一、三国时期的屯田制 屯田作为一种土地管理方式在西汉文帝时就已出现, 公元前169 年汉文帝接纳晁错建议“募民徙塞下” ,边疆地区开始出现屯田东 汉时不仅边疆地区有屯田,而且内地也普遍存在,但当时屯田制作 为土地国有数量是非常少的。

      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乱,使得大量 田地荒芜,而曹魏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从起义军手中夺得大量土 地,成为国有,这即为其推行屯田制准备了条件 1.曹魏屯田制曹魏屯田制开始于公元前 196 年(建安元年) , 许县《三国志·武帝纪》 “是岁用枣袛,韩诘议,始兴屯田” ,屯田 分为两类, 一是军屯, 二是民屯 军屯是用士兵来耕种, “且耕且守” , 屯田士兵被称为“屯兵” 、 “田兵” ,而民屯的生产者则是流民、贫民 及曹操招募的农民,被称为“屯田客” 、 “屯田民” 、 “都民” 魏文帝 时,在中央设置管理军屯的官吏,称司农度支校尉民屯组织系统 也称为屯,每屯 50 人,设屯田司管理,屯田司以上设典农都尉(与 县令平级) 、典农校尉(与郡守平级) ,地方农官和地方行政是分开 设置的 曹魏时期的屯田制属于国家土地所有制,军屯的国有土地集体 掌握,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交给国家,民屯的屯田民自带家属, 只能在一屯之内自行耕种,在民屯内,把土地分成份地,以授田民 的形势分给屯田民,并向屯田民收取地租曹魏时期的屯田制不仅 缓解了当时需要军粮的迫切,为后来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也给大 量流民、贫民提供了进行农业生产的条件,对遭受战争迫害的北方 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到了曹魏末年,由于政府实行“赐租 牛客户制” ,使民屯上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再加上大贵族大官僚大肆 侵占国有土地,导致曹魏屯田制已到了崩溃边缘,魏元帝咸熙元年 (264 年) , “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郡守,都尉皆令长, ” 到泰始三年(266 年) “罢农官为郡县” 2.东吴屯田制 东吴的屯田制最早开始于建安五年,《三国志· 陆 逊传》 “孙权为将军,逊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东吴屯田 也分军屯、民屯,军屯中还可带家属从军,称“作土” 、 “佃兵” ,民 屯称“屯田民” 、 “屯田客” ,东吴也设置中央“监农御史”管理屯田, 屯级官员称屯吏,屯以上有“典农都尉” 、 “典农校尉” 东吴的地方 农官和地方行政并不并置,是以地方农官系统取代地方行政系统 此外,屯田剥削方式与曹魏屯田制基本一致同时,东吴屯田制还 采用 “复田复客制” (把屯田土地和屯田民赏赐给官僚和贵族) 和 “世 袭领兵制” (带兵将领死后其后代可世袭) ,使得后来的屯田制很难 再推行下去 西蜀在政权建立前后,也曾推行屯田制, 《三国志·诸葛亮传》 “建兴十二年(234 年)春,亮悉大众出斜谷口⋯⋯,与司马宣王 对于渭南,亮每患军粮不继,使己甚神,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 基。

      ”总之,魏蜀吴的屯田制同属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它的推行在政 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很重大的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屯田 ~~~~~~~~~~~~~~~~~~~~~~~~~~~~~~~~~~~~~~~~~~~~~~~~~~~~~~~~~~~~~~~~~~~~~~~~~~~~~~~~~~~~~~~~~~~~~~~~~~~~~~~~~~~~~~~~~~~~~~~ 计人员,真正发挥统计的作用,才能使统计真正成为管理的基石 引进人才,招聘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统计人员,为企事业单位提高管 理效率,提供更快、更好、更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建立一支精明强 干的统计队伍势在必行只有这样,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一部分的绩 效考核在统计资源的保障下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得以实现 3.4 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充分发挥统计在绩效考 核中的重要作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或已经 成为促进当代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发生变革的重要驱动因素管理 的效率在于对可控制的人、财、物的动态配置而决定配置效率的 是信息信息技术革命的伟大成果,使信息收集、处理、存储、传 递、分析、使用的周期和成本大为降低,这就为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改造传统管理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进行计算机局域网建设,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使原始数据 的采集、储存、深加工到传输等一系列过程实现程序化、规范化; 保证信息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使信息在部门之间、基层单位之间 快速传输、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作为高校管理核心职能的人力资源 管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评估网络化、考核流程化、数 据统计处理自动化,这是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水平和 效率的必然选择 目前,各高校都有局域网,但其使用效率参差不齐,没有形成 信息化管理体制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对于如何结合现 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立足于学校长远发展战略及实际需要来进行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4]因此,制定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是当务之急我们建议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要把借 助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统计在绩效考核中的重要作 用作为重要一方面来考虑,以便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提高高校绩效考核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刘影,宋立新.多元统计分析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2]郭必裕.对高校职工绩效考核内涵的探讨[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彭丽平.浅谈综合统计部门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07(14). [4]王婷婷,阳征.我国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革新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4). Research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atistics Application in the Colleg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Xinjiang University’s traditional personnel management to a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play the statistics role in the college performance appraisal, this paper carried ou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atistics application in the college performance appraisal. The survey found that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has not played a good role of the makers, defenders and judges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rules, it are the serious lack of using statistics in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t did not use the computer networ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engthen the tremendous role of statistics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 Based on abov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Key words: statistics; performance appraisal;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urveys and studies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昌吉学院校级课题(2006YJYB0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银建华,昌吉学院数学系讲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数理统计。

      收稿日期:2009-09-24 收稿日期:2009-09-24 2010 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Jul.2010 第 29 卷第一期 总第 63 期 24制的推行,封建政府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屯田民、屯田客对政 府来说具有不自由性或者说是依赖性,与自耕农相比,他们的社会 地位也大大降低了 二、两晋南朝的军屯制度与州郡公田制度 二、两晋南朝的军屯制度与州郡公田制度 1.两晋南朝的军屯制度两晋南朝时也推行军屯制度,但和三 国时期相比,数量有所下降,在江淮一带居多,东晋南朝时,大规 模的军屯数量就更为减少了 2.两晋南朝的州郡公田制度两晋南朝时,土地国有制度除军 屯外,更多的则是采用的是州郡公田制度,公田形式有公田、菜田、 禄田、脂泽田、山林川泽等 (1)公田:公田早见于汉代《起居注》 “帝在长安,诏以三辅地区不满千里,而军师国制非,⋯⋯其若公 田,以轶石为率,赋予令各自收其租税” 《晋书·应詹传》 “都督可 课田二十顷,州十顷,郡五顷,县三顷,皆取文武吏 ” 《宋书·徐 豁传》 “ (始兴)郡大田,武吏荡十六,课米六十斛,十五以下至十 三,皆课米三十斛。

      ” (2)禄田(用公田的收入补贴官吏的俸禄) , 《晋书·职官志》 “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轶第一,食奉曰五斛, 太康二年(281 年) ,又给春绢百正,秋绢二百正,元康元年(291 年) ,给菜田十顷 ” 《晋书·陶潜传》 “以为澎泽令,在县公田悉令 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清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 种秫,五十亩种粳 ” 三、十六国北朝时期国有土地形式 三、十六国北朝时期国有土地形式 1.十六国北朝时期国有土地制度 (1)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屯田制在十六国时的后赵、前燕、前 秦及北魏前期都曾推行屯田制,后赵《晋书·石季龙载记》 :公元 338 年, “使典农中郎将王典率众屯田于海滨” 前秦《晋书·符坚 载记》 : “晋将朱淖焚沔北屯田,掠六百余户而还 ”北魏拓跋珪登国 九年(394 年) ,命“东平公元仪屯田于河北五原,至于棝阳塞外” (2)北魏前期的“计口授田制” 《魏书·食贷志》 ,北魏拓跋 珪天其元年(398 年) ,灭后燕, “分徙吏民及徙河种人,工伎巧十 余万家以充京师,各给耕牛,以计口授田 ”同时,北魏计口授田范 围也很大, 《魏书· 食贷志》 “冬至代郡 (大同) , 西及善无 (右玉县) , 南及阴馆(代县) ,北尽参谷(阳高)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维, 置八部帅以监之,劝课农桑量校收入,以为最殿” 。

      《魏书·太宗纪》 明元帝永兴五年(413 年) “置新民于大宁川,给农田,计口授田 ” (3)北魏前期的国有牧场制 《魏书·刘洁传》 ,北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