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企业与其采空塌陷区附近居民矛盾的调查.doc
5页关于煤矿企业与其采空塌陷区附近居民矛盾的调查[摘耍]部分住户分布在煤矿的采空塌陷区范围内,存在重人安全隐 患矿区坏境污染等诸多原因使矿群矛盾H益尖锐,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 生产生活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山东济宁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关于解决煤 矿塌陷区社会孑盾、建立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煤矿塌陷区矿群矛盾对策建议1采空区塌陷导致社会矛盾H益尖锐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2011年 全国煤炭产量超过35亿吨,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达到32亿吨煤炭开 采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存在着一个无法冋避的问题一一采空区 塌陷采煤塌陷对矿区农村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严重影响和破 坏地血采塌,地血的移动变形破坏了建筑物地基之间的平衡状态,而导 致建筑物发生变形、破坏、塌陷、灾害使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给居民正 常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受灾群众 与矿山企业矛盾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索增多因此,对农村采煤塌陷区的 治理和再利用,改善采煤塌陷区农民群众的经济生活问题显得尤为重耍2研究区概况据济宁市国土资源局资料,济宁市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70亿吨,是全国14个重点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境内有兖州、济宁、滕南3大煤田, 含煤面积3920平方公里:有兖州、淄博、临沂、枣庄、肥城等矿业集团 及市县属煤矿63家,年生产能力近9000万吨3煤矿塌陷区对矿区农民的影响及表现调查小组在济宁市煤炭聚集区选取部分塌陷区居民进行了深入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回收778份,回收率为70. 7% o对于调查问卷的统计发现,目前,存在一些塌陷区,对于群众安置工 作存在着很多问题37%左右的塌陷区群众对于安置工作满意,33%左右 的塌陷区群众表示基本满意,40%左右的塌陷区群众表示不满意,虽然对 群众的耕地补偿以及住房补贴大部分都已到位,但是仍有约30%的群众没 有收到及时的补贴款4矿群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4.1安置工作及补偿款无法落实(1) 过去煤矿和政府的遗留问题没有处理,导致农民对煤矿和政府的 可信度降低土地的塌陷,给人民群众或多或少带来了影响,虽然矿区已 经为塌陷区群众规划居所,但由于大多数没有落实建设,使群众无法搬迁 至新址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实行“谁破坏、谁复垦” 原则规定耕地的损失补偿费,以实际造成减产以前三年平均年产量为计 算标准,由企业和个人按照各年造成的实际损失逐年支付。
土地损失补偿 费的具体金额,由破坏土地的企业和个人与遭受损失的单位商定1999年 山东省发布《土地复垦管理办法》规定,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对其破坏的 他人使用的土地,除负责土地复垦外,还应按规定向受损单位或个人支付 土地损失补偿费和地面附着物损失补偿费对于准备复垦的土地,矿区对 塌陷区群众的耕地进行年限补偿,有些矿区还进行额外补助,比如为农家 额外补助肥料等,但大多数塌陷区还是没有额外补助等措施2) 财产不公,导致农民内部的意见很大,有的人有两套以上的房屋, 而有的人连一套也没有3) 资金不能准确到位,在给村民的塌陷补偿中,有关部门无视村民 据实补偿的强烈要求,按塌陷区农户受灾人口进行补偿,补偿过程中违法 签订协议、虚报搬迁人口、虚报房屋面积,骗取补偿资金但是,真正在 塌陷区受灾的村民得到的补偿却非常少,引起村民强烈不满4.2不稳定因素1)由于矿区没有及时为塌陷区村民建设新居,目 前大多数群众只能住在塌陷区内的老房子里边,遇到雨水天气,塌陷区内 坑洼不平,积水较多,给农民的交通带來很大的不便,有些家庭的房子下 陷严重,以至于受到雨水的浸泡,居住环境很恶劣,对村民的人身安全构 成了威胁2)土地塌陷后,部分失地农民是种川无地、就业无门、保障 无份。
不少失地农民,特别是中老年和妇女劳动力,或缺少技术,或年龄 较大,另谋职业困难,对于这部分农民而言失地意味着失业因此农民担 心自己的收入和生活,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没有十足的信心5解决矿群矛盾的对策和建议5.1安置工作与补偿金落到实处(1) 政府出台政策,建立健全塌陷区群众安置、保障制度,保证塌陷 区安置工作的落实与煤炭企业的协调与合作,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政府 与企业实现双赢的同时,要保障塌陷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群众的住房等 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耍解决好塌陷区群众迁址后的子女教育问题,为 群众解除后顾之忧2) 设立采煤塌陷治理的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并用市场机制的办法 操作,实现基金的滚动发展专项基金不仅可以用来进行塌陷地整治,而 且可以对由于采煤塌陷地而受到影响的村民进行赔偿,并保证赔偿款直接 分配到当事人3) 对于补偿款当地政府还可从长远利益考虑,帮助村民将治理基金 投资办厂、做项冃并出而组织对塌陷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指导培 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到本地企业中,使塌陷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 提高,得到真正的实惠,此举利在千秋5.2对于塌陷区因地制宜,科学治理转变过去以恢复耕地为主的治理观念,确立塌陷地治理总体思路:对 于类似济宁、曲阜等塌陷区,结合丿力史文化名城和旅游生态城市建设,营 造湿地旅游景观和观光农业:类似汶上、嘉祥、梁山等塌陷区,可采取引 黄淤填的方法,打造农业生态园区:对大面积长期积水的塌陷区,以新建 鱼塘为主,形成综合开发利用格局:对临城靠厂的塌陷区,结合城镇的建 设,建成休闲娱乐聚集区,带动塌陷区经济发展,使村民受益。
参考文献:[1] 杨选民.陕西渭北煤m地表塌陷及危害分析[J]陕西坏境,1997(4): 8-11[2] 徐友宁•解决煤矿塌陷区社会孑盾的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06, 15(8): 14-16[3]段应碧•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N]经济日报,2004-06-16[4]李桂,陈秀梅•采矿塌陷区综合治理一以唐山市南部塌陷区为例[J] •中国园林,2007, 23(4): 92-93⑸孙岩•济宁煤矿塌陷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研究[D]•硕士论文,2006[6] 尚剑宝•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煤矿采空区勘探方法探讨[J]山 西煤炭,2010, (01): 57-59[7] 张朝锋,刘涛,郭安林•成阳北部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成因分析[J] 地下水,2010, (01): 135-137[8] 徐友宁•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坏境[J]西北地区,2005(4): 108-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