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解析:【校级联考】安徽省沿淮五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docx
12页2019年沿淮五校联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1.(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朗多趣味郦道元《三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④眺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⑤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醉翁亭记》中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壮志未酬而人已老的抑郁、悲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寤寐思服 (2). 清荣峻茂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4). 夜吟应觉月光寒 (5). 会挽雕与如满月 (6). 化作春泥更护花 (7). 醉能同其乐 (8). 可怜白发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注意“寤寐、峻、茂、雕”字的书写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得不说时光总是太匆匆,伫立于回忆的门kǎn,只能遥望,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原点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留不住的,是那飞花细雨的优柔;逃不掉的,是那难以忘却的扑朔朴溯与迷离生活这一首绵长深远的诗歌,有过婉转也有过曲折,人生的步履,有深有浅,岁月的痕迹,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经年后,再回首,一切都是美好如昔1)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位立( )门kǎn( )歩履(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正确写法是“______”3)“经年”中,“经”的意思是( )A.经营;治理 B.历久不変的 C.经典 D.经过(4)画袋句子逅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答案】 (1). zh (2). 槛 (3). lǚ (4). “扑溯” (5). “扑朔” (6). D (7). 比喻 (8). 拟人【解析】【详解】(1)(2)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伫”不要误读做“ch”,“门槛”不能写成“门坎”,“溯”读作“s”,“溯” 与水有关,“朔”读作“shu”履”不能读成“f” (3)考查词义理解,“经年”的“经”应为动词“经过”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4)“生活这一首绵长深远的诗歌”可知是比喻,“人生的步履”可知是拟人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l)“胖乎乎的,满脸横肉,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描写的是梁山女将____________,她的绰号叫______2)_____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中的简爱在____________爱上男主人罗切斯特答案】 (1). 顾大嫂 (2). 母大虫 (3). 英 (4). 桑菲尔德庄园【解析】【详解】(1)要调动平时对名著的积累,由外貌描写知人物和绰号顾大嫂:胖乎乎的,满脸横肉“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2)第一空要求填写 “国别”,属于小说的出处;第二空要求填地点,学生要熟悉小说主要情节。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简爱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她是在桑菲尔德庄园爱上男主人罗切斯特4.从2017年开始,合肥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2018年实现“戏曲进校园”对所有中小学的覆盖许多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某校九年级(2)班将于2018年10月25日下午班会课举行“戏曲进校园”的主题实践活动,假设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写上下两句2)这是小明同学所写的手抄报的内容,请你帮他修改开展“戏曲进校园”的综合实践活动,【A】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从中提升人文素养,而且可以让孩子们对传统戏曲有所了解,增长见识,陶冶情操,【B】从而营造热爱戏曲文化的情怀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调整为“_______________”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____”3)请推荐一种戏曲,并简要地说明推荐理由我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戏曲种类)推荐理由(不超过30字):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如“回归传统文化, (2). 学习中国戏曲” (3). 示例:①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对化统戏曲有所了解,而且让孩子们从中提升人文素养 (4). “营造” (5). “培养” (6). 符合题意即可 (7). 符合题意即可【解析】【详解】本题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第(1)题考查的是对对偶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在了解对偶修解手法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戏曲进校园”这一主题进行宣传语的拟写同时要满足宣传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要求如,传承民族文化,打造书香校园让戏剧进入我校园,让戏剧融入我们的生活第(2)题考查的是病句的修改,第①题中“不仅让孩子们从中提升人文素养,而且可以让孩子们对传统戏曲有所了解”这句话不合逻辑,应该先“了解戏曲”,然后“提升人文素养”第②题,“营造”与“情怀”搭配不当,应改为能与“情怀”搭配的“培养”第(3)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了解情况,推荐戏曲种类要准确,推荐理由语言组织要精炼,务必在30字以内如,推荐京剧,理由:旋律多跳进,曲调起伏跌宕,节奏形式多样,速度较快,具有高亢、激越、活跃、明快的情调特点,又用于表现活跃轻快、慷慨激昂的情感。
阅读读书之道:广博与精深①广博与精深,是读书的两个法门,相得益彩,缺一不可就像《论语》里关于学与思的关系一样,精而不博则执,博而不精则散②杜甫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语道出了广博的意义读书,就像人生行路,走多了,看多了,自然会有对于人生的领悟,博览是为了提升眼界,扩展知识面,不博无以广知清代军事家胡林翼曾说:“读书当旁拨远览,博通天人,底几知上下古今之变,而卓然成家博览是为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最终为己所用③但是,博览不可博而不思,郑板桥的打油诗“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便嘲讽了这种书呆子读书不能一味求多,重要是得抓住要领,得其精髓,弃其糟粕正如曾国潘所言:“万卷虽多,而提要钧玄不过数语④广博之余,也需精热读书唯精,是加强某一方面知识能力的必经之路怎样精,如何热?大儒朱熹给了答案,“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读经典书,必须专心致志,虚心探索,反复研读,没有捷径毕淑敏一部童话故事《美人鱼》都能常读常新,品出幻想、爱情、亲情、坚持等诸般滋味,足以见,不同时期,不同际遇,或者经过时事的变迁,再读同一本书,总能有不同的体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所谓温故而知新,即如此矣⑤博览与熟读,看似矛盾,实则一体两面,缺一不可鲁迅先生说:“不先泛读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博览是熟读的基础,书读多了,才能读深,书读深了,才有可能达到东汉郑玄所谓“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境界于是,不如向梁启超先生学习,将博览与熟读相融合: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⑥总之,开卷有益,领袖毛泽东曾直白地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读书是为了活着,是为了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或博览或精读,既博览又精读,生命不息,读书不止5. 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6.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7. “书读深了,才有可能达到东汉郑玄所谓“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境界一句中,“可能”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8.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9. “不同时期,不同际遇,或者经过时事的变迁,再读同一本书,总能有不同的体会,得到更多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读书体验吗?请分享一下40字左右)【答案】5. 广博与精深,是读书的两个法门,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6.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之后,引用名言,解释了“广博”的含义,在此基础之上,论证了广博与精熟的关系,最后归纳总结,重申论点。
7. 不可以“可能”起限定作用,既客观的反映了书读深了,所能达到的境界,又防止了认同问题的绝对化,使说理和缓,易于让人接受,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特点 8. 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9. 合乎题意即可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从第①段就可知道,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广博与精深,是读书的两个法门,相得益彰,缺一不可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首先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然后第二、三段引用名言,解释了“广博”的含义;第四、五段论证了广博与精熟的关系;最后一段归纳总结,强调观点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可能”等词表猜测;(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
4)xx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和科学性据此分析分步骤结合句子内容作答即可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本文用的最多的是道理论证,其次也用了举例论证法,如第四段中毕淑敏读 《美人鱼》的不同体验即是举例论证法点睛: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首先要对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然后用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的格式进行作答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2)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3)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意基础上的自我拓展能力既不能脱离文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