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言文整理_八下doc.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1927789
  • 上传时间:2024-03-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3.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与朱元思书通假字:① 转:通“啭”(zhuàn),意为鸟婉转地叫,此处指蝉鸣声   ② 反:通“返”,意为返回   ③ 见:通“现”意为显现古今异义:①许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②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整理过的蚕丝,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③戾 古义:至    今义:罪恶   ④穷 古义:穷尽   今义:贫穷   ⑤奔 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  今义:奔跑   ⑥窥 古义:看,观察,侦探  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一词多义:1.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消失)   2上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3无 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4百 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   5直 直视无碍(一直)   争高直指(笔直)   6负 负势竞上(凭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7穷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穷冬烈风(深)词类活用:①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   ② 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③ 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④ 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⑤ 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⑥ ⑥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⑦ ⑦皆生寒树(“寒”:形容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有寒意)   ⑧ 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上的意思)特殊句式:1.省略句⑴“(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⑵“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⑶“(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2.倒装句⑴定语后置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互文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偶句(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五柳先生传古今异义:1.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旧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  古:有时;有的人   今:或者   6.以为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作为   7.赞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8.颇  古:略微   今:很一词多义: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如:1、晏如也 【......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像】   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左右】   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志:1、以乐其志 【志趣,志向】   2、处处志之【标记】重点虚词1 以 (因以为号焉) "用",助词   2 因 (因以为号焉) 表顺承,"就"   3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字表判断 翻译成“是”词类活用: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特殊句式:1、 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译文: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   缺少主语: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因以为号省略“之”字,应为“因以(之)为号”译文: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2、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一般疑问式)   4、判断句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意思是: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5、流传下来的成语: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

      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马说通假字(1)见:“见”通 “现”,显现   (2)材:“材”通 “才”,才能 (3)邪:“邪”通 “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食”通“饲”,饲养;喂养古今异义是 古义: 这样的  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者   然后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 古义:通“饲”喂养   今义:吃   策 古义:马鞭 今义:策划,策略一词多义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宾语后置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鞭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 ——自《木兰诗》)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并列,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即使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以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特殊句式1. 反问句:其真无马邪?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3.介词结构后置: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4.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重点语句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论点;主旨句;点明中心)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被埋没的具体表现)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被埋没的直接原因)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再次点明文章中心句子) 送东阳马生序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   2媵人持汤沃灌,(灌:通“盥”,浇洗)   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词类活用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腰佩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手,名词作状语,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余立侍左右立,名词作状语,站着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嫩肥美)古今异义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因此,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 今义: 小兵)   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气 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   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 今义:表界限)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 今义:填满 填充)   或遇其叱咄(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同义复词1.假=借 :借   2.叩=问 :请教   3.沃=灌 :浇洗   4.廪=稍 :米粮   5.叱=咄 :训斥,呵责   6.欣=悦 :高兴,快乐一词多义1、以:(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2.之:   (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3.患:(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1)所以,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颜色(课外)  9.而:(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承接:(久而乃和)   10.卒:(1)同“猝”。

      仓促,急速 (行西逾陇卒)  (2)突然 (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或   (1)有时(或遇其叱咄)   (2)有的人(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