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保健考点整理.docx
16页运动保健考点整理名词解释1、 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提高等规律,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体全面发育、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具有社会性和生物性两种属性2、 适量运动:每周运动大于等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中等及以上运动强度,一般可理解为适量运动3、 运动缺乏:每周运动不足三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十分钟,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心率低于110次/min4、 运动过量:一是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机体在精神、能量等方面过度消耗,使其无法再正常时间内恢复体力二是指大概身体的某些功能发生改变时,恢复手段无效,营养不良,情绪突变,思想波动等,是正常的负荷变成超量负荷,从而使主动运动变成变动的应激刺激5、 健康体适能:健康体适能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心肺适能、肌肉适能、柔韧性、身体成分6、 宏量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组成的营养素称为宏量营养素7、 完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它们在人体内利用率高,也称为优质蛋白质8、 营养素:指能在体内消化吸收,具有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为机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需的物质。
9、 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相对较少,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少10、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食物混合,由于必须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相互补充,而更能接近人体需要量的比值,是生物价值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1、 医务监督:医务监督是运用 、生理学和卫生学的内容和方法,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包括运动员)的身体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评价其发育水平、训练水平和健康状况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12、 自我监督:自我监督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简单易行的医学检查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13、 心肺耐力:心肺耐力是指肌肉、神经、循环和呼吸系统等系统维持长时间活力的能力,也可称有氧耐力14、 基本组: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无异常者,或者是身体发育和健康有轻微异常而功能检查良好,且有一定锻炼基础者参加基本组15、 准备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者,功能状况虽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且身体素质较差者,可编入准备组16、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以至于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17、 运动应激综合症:运动应激综合症是指运动负荷超过一定范围,超出体育运动参加者的最大耐受力时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过程18、 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19、 运动型血尿:指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的肉眼或者显微镜下的一过性血尿20、 运动性贫血:外周血液单位体积内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值即为贫血21、 骨折:骨折是指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断裂22、 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23、 传达暴力:骨折发生于暴力作用点以外的部分24、 牵拉暴力:由于不协调的、急剧猛烈的肌肉收缩或韧带突然紧张而引起附着部的撕脱骨折25、 积累性暴力:多次或长期积累性暴力作用引起骨折26、 小悬臂带:小悬臂带适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将大三角巾叠成四横指宽的宽带,中央放在伤侧前臂的三分之一处,两端在颈后打结27、 大悬臂带:大悬臂带适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以外的上肢损伤将大三角巾顶角放在伤肢后,一底角放在健侧肩上肘关节屈曲90°放在三角巾中央,下底角上折包住前臂并在颈后与上方底角打结最后把肘后的顶角折在前面,用别针固定28、 关节脱位:凡相连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称为关节脱位。
29、 方肩畸形: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脱出于喙突下,肩部失去圆浑的轮廓时出现30、 CPR: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病人员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以人工呼吸代替伤病者的自主呼吸,以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31、 休克:休克是人体遭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后所发生的严重的全身性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特征,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是复杂综合征中的主要矛盾32、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从创口流出33、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局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这种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多见34、 不完全骨折:是指骨的连续性未完全破坏或骨小梁的一部分连接中断35、 开放性损伤:伤处皮肤或黏膜完整性遭到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36、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37、 急性损伤:有瞬间暴力一次作用而致伤,伤后症状迅速出现38、 慢性损伤:是指由于长时间的局部负荷过大,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而导致的组织损伤39、 运动技术伤:与运动项目和技战术动作密切相关。
40、 非运动技术伤:多为意外伤41、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指由于肌肉突然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42、 主动拉伤:主动拉伤是指肌肉突然猛烈收缩,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受能力而发生的肌肉损伤43、 被动拉伤:被动拉伤是指当肌肉放松不充分或弹性不足的情况下,突然受到暴力牵拉,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限度而发生的肌肉损伤44、 肌肉等长抗阻试验:伤者做受伤肌肉的抗阻力收缩时,其损伤部位出现疼痛45、 关节分离试验:一手顶住损伤韧带对侧的关节部位,另一手握住肢体末端进行对抗用力出现疼痛则提示有韧带损伤,如果试验中关节活动度增加,则表明韧带部分或全部断裂46、 受压骨骺:位于长骨的两端,参与构成关节,其骺板的作用是使长骨沿纵轴生长,骺板损伤会影响长骨的生长和关节的外形47、 牵拉骨骺:位于肌肉的起止部,主要承受肌肉的牵拉力48、 体育疗法:通常将运用体育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为体育疗法49、 运动处方:针对个人具体情况而“量身”定制的科学量化的周期性训练计划问答题1、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卫生服务的获得性2、 适量运动对运动系统有哪些促进作用?适量运动能增加骨骼肌微血管的浓度,防止钙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增强肌肉的收缩力量,提高骨骼抗折、压、扭、拉的能力。
3、 适量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可提高心脏的储备功能,使血管保持弹性,降低安静和运动时的心率与血压,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三酸甘油,增加肺活量4、 健康体适能的基本要素?心肺适能:心脏输送血液与氧气至全身的能力肌肉适能:肌肉的力量与耐力柔韧性:指关节在正常的最大活动范围内能够自如活动的能力身体成分:主要是指脂肪占身体重量的百分比5、 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生长发育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和统一协调性6、 儿童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有何特点?骨的弹性与柔韧性好,但易弯曲或变形(骨化尚未完成)肌肉力量小(肌肉纤维细,肌肉收缩蛋白少)耐力差,易疲劳(肌肉中能源储备少,神经调节不完善)动作精确度和协调性弱(肌肉生长发育不均衡,大肌群快于小肌群)关节灵活,但稳固性差(关节面差度大,关节囊及肌肉韧带松弛,薄弱,伸展性大)7、 根据儿童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哪些体育卫生?养成正确的站、立、走、跑、跳的身体姿势,防止骨弯曲或者变形应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全面锻炼,以使身体各部分全面发展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否则引起骨骺损伤,影响骨的生长发育。
避免从高处往下跳的练习(防止骨盆与下肢骨的发育变形)不宜过早从事过多、过重的力量练习(下肢骨化提前完成,腿变形,足弓下降)宜进行柔韧性练习注意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注意营养尤其是钙、磷的补充8、 根据儿童神经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哪些体育卫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生动活泼和多样化要注意直观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手段的配合不宜做过于复杂、精细的技术动作(神经系统分析综合能力差,小肌肉群发育较迟)青春发育期,女少年由于内分泌腺活动改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同时在心理特征上表现为参加体育锻炼 的积极性不,应对她们给予鼓励;男少年此时期心理特征表现为喜胜好强,对他们应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9、 根据儿童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哪些体育卫生?合理选择锻炼项目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强度稍大一些,密度要小一些,间歇次数要多一些,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应避免做过多的屏气、倒立和“桥”等动作要根据动作结构、节奏和用力情况,培养儿童少年逐渐学会科学的呼吸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10、 女子一般体育卫生要求有哪些?中学体育课应男女分班教学运动负荷应相对比男子小(选用的器械、锻炼标准等应不同于男子)做悬垂支撑及大幅度摆动动作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和给予必要的保护宜进行平衡木和艺术体操等活动(身体重心低、平衡能力强、柔韧性好)不宜过多地做从高处往下跳的练习要根据青春期女生的心理特点,注意引导和启发其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1、 试述运动锻炼的医务监督?(一) 运动锻炼的内容主要根据锻炼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定以提高健康水平,改善代谢功能,加强心肺机能,预防疾病等为目的的运动锻炼,宜选择有氧运动项目以改善心情,调节情绪,休闲娱乐,消除疲劳等为目的的运动锻炼,宜选择柔韧性放松运动有针对性的对某些疾病进行专门治疗的运动,宜选择与疾病相关的医疗体操以及有利于增强体质的全身有氧运动二) 运动量的控制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身体微热、稍有出汗为宜运动时的心率变化可反映运动强度的大小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有氧运动以20-60分钟为宜,医疗体操视具体情况而异在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中,应根据需要规定重复次数、完成组数及间隔时间运动频率以每次一次或隔日一次为宜每周不少于三次三) 注意事项在靶心率范围内运动,注意预防运动损伤12、 对于体育锻炼者,决定运动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运动强度、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重复次数、完成组数及间隔时间、运动频率详情见补充页13、 学校体育课健康分组的依据是什么?(1) 健康状况:通过对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检查以及既往病史而得出结论2) 身体发育状况:根据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3) 生理功能状态:主要是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
4) 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的发展水平(5) 运动水平:既往运动习惯,运动年限,运动水平及伤病等情况14、 试述学校体育课健康分组的组别及相应的教学要求?(1) 基本组: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正常或有轻微异常,但功能检查良好,并有一定运动锻炼基础者,可参加本组的体育教学运动该组学生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并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 准备组:身体发育状况及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身体素质较差,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者,可加入本组的体育教学活动该组学生可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但进度应慢一些,运动强度和负荷应减少在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提高。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