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 师说》2021年同步练习卷六(附答案详解).pdf

15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539313929
  • 上传时间:2024-06-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42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10课师说2021年同步练习卷(6)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1.下列加点线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郑 子(tan)六 艺 经 饯(zuan)贻 送(yf)B.句 读(dou)甚 弘(chang)老 II(ran)C.阿 遮(yu)授 之 书(sou)蟠 桃(fan)D.或 丕 焉(fou)谄 媚(ch&i)嗟 乎(jie)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 师说以娟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叫 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国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 相似也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4.下列各句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圣人无常师 B.余嘉其能行古道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5,下列各句中黑体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C.吾从而师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万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弃甲曳兵画走小学加大遗7.下列句子中“也”字的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欲人之无或也难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OXD(fXDO B.(W C.(WCIXDD.(2MDdMfMD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 小题,共 60.0分)8.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圣人之所以为圣B.余嘉其能行百道C 0、学而大遗D.兼其子,择师而教之作者对老师的职责与为什么要从师的道理,作了精辟论述,写出了千古名句作者界定的老师的职责是:;从句式特点审视,这是个 句人必须从师的理由是:O作者指出了“从师”的对象,这 个 对 象 是 0 在选择从师对象时,为什么不考虑年龄因素,作者揭示的理由是:9.阅 读下词,完成下列各题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处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第 2 页,共 15页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仆道不筝人益不事师因加藜而为师辄哗笑之以为狂人不意骨于自京师来蛮夷间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国学翻译下列句子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1 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吏道邓 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

      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均为民害邪?然则如之何?日: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选 自 伯牙琴)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固:固然,虽然B.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才:人才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苦息蕃息:滋生繁衍D.以日夜窃人更殖货殖:财物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作者对当时“吏道”的批评的一组是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禁制不得不详取民愈广,害民愈深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A.B.C.D.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之土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因为官吏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B.从一般人的本意而言,他们愿意过安定的生活,但是国家仍会出现动乱的情况,这是因为有些人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C.作者站在当时官吏的对立面上,言辞激烈地批判他们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是鱼肉百姓的祸害,比强盗还要厉害D.作者认为民众所以作乱,是因为“由夺其食”“由竭其力”,作者能够从经济角度来分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第 4 页,共 1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A.“六艺经传”中 的“传”应读作“zh*n”;B.“老聃”中 的“聃”应 读 作“聃”;C.“授之书”中 的“授”应 读 作“shbu”,“蟠桃”中 的“蟠”应读作“pan”;D.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1)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2)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对多音字的把握,掌 握“音随意转”的原则: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注意从词性上区别;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注意记少不记多;记住一下常考的字音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2.【答案】B【解析】A.正确;B.师:学习翻译:不以相互学习为耻辱;C.正确;D.正确;故选:Bo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子中实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的积累以及语境进行辨析.文言实词众多,并且一个实词有多个义项和用法,除了平常多积累之外,同学们还需掌握一些推断实词的方法,常见的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有以下六种:一、字形推断法中国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推断实词的含义.二、邻字帮助法在文言文阅读中,实词以单音节为主,即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而以两个或几个词义相同或相近的实词合起来表示一个共同的意义的现象也经常出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其意义.三、成语联想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在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熟悉的成语,加以比较验证,这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四、语法分析法所 谓“语法分析法”,即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常识,根据实词在句中的位置来确定其词性.一般来说,在主语、宾语位置上的是名词,在谓语位置上的是动词.受副词、数次修饰的是动词,受形容词修饰的是名词.然后根据词性来确定词义,词性不同,词义往往不同.五、代入验证法这是最简洁直接的方法.把所给义项代入到句中之后,解释准确的就是正确答案.它的局限性也在这里,就是只能适用于已给义项的题目.六、语境分析法所 谓“语境分析法”,即联系该实词在文中的前后语句甚或前后语段来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所以,“语境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3.【答案】B【解析】A.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古:求学的人;B.古今义均为:相类、相像;C.今: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古:跟从然后;D.今义:无须,没有必要;古:不一定;故选:B本题考查理解辨析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所 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第 6 页,共 15页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着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断解答】例句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子翻译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A 项,一般陈述句,句子翻译为: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B 项,陈述句,句子翻译为:我赞扬他能遵循(师从)古代传下来的正道;C 项,判断句,句 末“也”表判断,句子翻译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D 项,感叹句,句子翻译为:一个人想要没有疑惑也难了!故选C5.【答案】D【解析】A.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C.从而:古义,跟从并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D.没有古今异义词;故选D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对古今异义词的词义的判定,主要采用如下方法:因文定义。

      也就是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其前后词语的含义,通过相关或相似联想拟用某一具体意义,最终通过比较其是否符合事理来确定其准确含义代入分析在判断古今异义词时,还可以按照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单个词语进行解释,然后放入语境进行分析课文迁移一般情况下,在中学阶段要学近百篇传世佳作,从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这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一笔重要财富如果能将从课本中学到的词语含义进行灵活迁移,就能够快速地推断出阅读材料中词语的含义寡人之于国也古今异义词:1、寡人之于国也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2、河内凶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不吉祥的3、邻国之民不加少力 口: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4、弃甲曳兵而走/是亦走也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5、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6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7 .斧斤以时入山林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8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9 .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1 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1 1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可以:古义:可以以之今义:1.一个连词2.行6 .【答案】B【解析】A.助词,的/助词,取独B.都是副词,竟然,去 葭C.介词,对于/介词,在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故选:B o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