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魏书阅读答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Wo****W
  • 文档编号:207556611
  • 上传时间:2021-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魏书阅读答案篇一:贾诩传阅读答案篇一:贾诩传阅读答案篇二:贾诩传阅读答案篇三:贾诩传阅读答案篇四:贾诩传阅读答案篇五:贾诩传阅读答案贾诩传 陈寿 ⑴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 ,道遇叛氐,同行 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 “我段公甥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 ”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 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 事,咸此类也 ⑵袁绍围太祖于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 “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 绍,(转自:wWw.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魏书阅读答案)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 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太祖曰: . “善 ”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余里营破之 ⑶太祖领冀州牧,徙诩为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 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 . 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 矣 ”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 ⑷太祖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 “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 “属适 ② 有所思,故不即对耳。

      ”太祖曰: “何思?”诩曰: “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太祖大笑, 于是太子遂定 ⑸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 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 . 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 [注]①汧(qiān) :千河的古称,源出甘肃省②袁本初(袁绍)与刘景升(刘表) 都因为废长立幼而导致灭亡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①必 决其机 ②若乘 旧楚之饶 . . ③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 矣 ④退 无私交 ..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 分) ①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 ②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 19.第⑵段画曲线处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 分) 20.第⑷段“太祖大笑” ,是因为 (2 分)21.文章叙述了贾诩自保之“智计” ,请概括 (3 分)17.①如果 ②凭借,依仗 ③臣服,敬服,拜服 ④下班回家 18.①拥有这四方面的优势却相持半年不能取胜,只是因为(你)考虑问题过于谋求周全 (3 分,不定,顾,故) ②我刚才想着其它的事,所以没有立刻回答(你) (2 分,适,即,对) 19.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余里营/破之(错一处扣 1 分) 20.贾诩机智地回答了“立长子为太子”的问题。

      21.假借名将之威恐吓氐人;智对太祖的提问;低调处世翻译: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 (他)被推选为孝廉做了郎官,因为生 病而离开官职,向西回家走到汧河时,途中遇到了叛逆氐族人,与贾诩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 抓获贾诩告诉氐族人: “我是段公的外甥,你们千万不要活埋我,我家人一定会以厚礼来 赎我的 ”当时太尉段颎,之前做过很长时间的边将,威势震惧西部边疆,所以贾诩借段氏 来恐吓氐人氐人果然不敢杀害他,和他结盟并送他回去,同行的其他人全都死了贾诩实 际上不是段熲的外甥,他都像这样通过灵活应变来办成事情 袁绍在官渡围攻太祖,太祖的粮食快要吃完了,就问贾诩有什么计谋,贾诩说: “曹公 你的明智胜过袁绍,勇气胜过袁绍,用人胜过袁绍,决策机变也胜过袁绍,拥有这四方面的 优势却相持半年不能取胜, 只因为 (你) 考虑问题过于谋求周全 如果能抓住时机果断决策, 很快就能取胜 ”太祖回答说: “好 ”于是聚集兵力出征,包围攻打袁绍三十多里的营阵, 击溃了他们 太祖管理冀州时,调任贾诩做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太祖攻下荆州,打算顺着长江向 东进军贾诩劝谏说: “明公以前打败了袁氏,现在收取了汉水以南的地方,威名远扬,军 队的势力已经扩大;如果凭借昔日楚地的富饶,来供给官兵,安抚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 那么不须劳师动众就可以使江东臣服了。

      ”太祖不听从他的建议,结果战事没能取胜 太祖曾经斥退身边的人询问贾诩(立太子的事) ,贾诩沉默不答太祖说: “我问你话你 却不回答,为什么呢?”贾诩说: “我刚才正想到其它的事,所以没有立即回答(你) ”太 祖说: “想什么呢?”贾诩说: “ (我)想到了袁本初、刘景升父子的事 ”太祖大笑,因此立 太子的事就定下来了 贾诩自认为不是太祖的老臣,却又擅长深谋远虑,害怕受到猜疑,于是闭门自守,退朝 回家后不和人来往,儿女的嫁娶,不攀结地位高的人家天下评论谁是最善用智谋的人,都 公认是贾诩篇二:“杜纂,字荣孙”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杜纂,字荣孙,常山九人也少以清苦自立时县爷齐罗丧亡,无亲属收瘗,纂以私财殡葬由是郡县标其门闾,后居父丧尽礼郡举孝廉,补豫州司士稍除积弩将军领众诣淮,迎降民扬箱等修立楚镇,招纳山蛮李天保等五百户从征新野,除骑都尉又从驾寿春,敕纂缘淮慰劳豫州刺吏田益宗率户归国,使纂诣广陵安慰初附,赈给田廪从征新野,及南阳平,以功赐爵井陉男,赏帛五百匹数日之中,散之知友时人称之又诣赭阳,武阴二郡,课种田,随供军费除南秦州武都太守正始中,迁汉阳太守,并以清白为名。

      又随都督杨椿等诣南秦军前,招慰逆氐还,除虎贲中郎将,领太仓令遭母忧去职久乏,除伏渡将军廷昌中,京师俭,敕纂监京仓赈给民廪性俭约,尤爱贫老,至能问民疾苦,对之泣涕劝督农桑,亲自检视,勤者赏以物帛,惰者加以罪谴吊死问生,甚有思纪还,以本将军除东益州刺史无御边威略,群氐反叛以失民和征还正光末,清河人房通等三百人颂纂德政,乞重监郡孝昌中,为葛荣围逼,纂以郡降荣荣令纂入信都慰喻,都督李瑾欲斩,刺吏元孚德纂,还出,又劝荣以术灌城,荣遂以纂为常山太守至郡未几,荣灭定州刺史薛昙尚以纂老旧,令护博陵,钜鹿二郡,纂以疾辞,少时卒于家纂所历任,好行小惠,疏食弊衣,多涉诬矫,而轻财洁己,终无受纳,为百姓所思,号为良守永熙中,赠平北将军,殷州刺史《魏书middot;列传良吏七十六》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郡县标其门闾 标:做标记,用以表彰.B.延昌中,京师俭 俭:节省,俭省.C.吊死问生,甚有恩纪 吊:悼念.D.刺史元孚德纂 德:认为有仁德.9.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杜纂轻财的一项是( )①时县令齐罗丧亡,无亲属收瘗,纂以私财殡葬②数日之中,散之知友③课种公田,随供军费④勤者赏以物帛,惰者加以罪谴⑤敕纂监京仓赈给民廪⑥终无受纳,为百姓所思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纂少年时因清苦而自立,曾出资办理了县令齐罗的丧事,在守父丧时又很尽礼,后来被推举为孝廉。

      B.杜纂从任积弩将军开始,到正始年间做汉阳太守,都能尽职尽责,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并且有清白的名声C.杜纂调任虎贲中郎将,兼任太仓令时,因为母亲的担忧而离开了职位,这与他尽礼守父丧的表现是一致的,充分显示了他的孝心D.孝昌年间,杜纂迫于葛荣围逼,投降了葛荣.葛荣灭亡后,定州刺史薛昙尚念及杜纂是老臣旧官,让他统辖博陵,钜鹿两郡,他因病推辞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30分)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 性俭约,尤爱贫老,至能问民疾苦,对之泣涕.(3分)(2) 纂以疾辞,少时卒于家 (3分)(3) 纂所历任,好行小惠,疏食弊衣,多涉诬矫(3分)篇三:《魏书˙王肃传》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

      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能间也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是以国储九年,以御九年之变臣又闻至于八月不雨,然后君不举膳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蒸民未阙一餐,陛下辍膳三日,臣庶惶惶,无复情地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道谢前王,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自鲁阳至于京洛,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其起自羁远,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以诚绥纳,咸得其心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然性微轻佻,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为言。

      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取材于《魏书˙王肃传》)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音韵雅畅,深会帝旨 会:符合B.不觉坐之疲淹也 淹:时间长C.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 引:推荐D.蒸民未阙一餐 阙:同缺 ,缺少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因言萧氏危灭之兆践华为城,因河为池B.卿何为而来徐公何能及君也C.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然性微轻佻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王肃言辞敏锐,语义确当,善辩而有礼,高祖很同情他B.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昨天郊野已经下了大雨,只是京城内没有下一点儿雨C.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沿途有关丧葬的事情,交付王肃酌情处理,他忧心劳苦,筹划料理,超过了皇室的亲戚故旧D.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不久王肃被任城王上书弹劾,说王肃阴谋反叛,但诬告不久就被澄清了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王肃少年时聪明善辩,博览经史,在父亲兄弟被萧赜杀害之后,从建业投奔了魏高祖B.王肃深受高祖器重,在他劝高祖大干一番事业之后,高祖图谋南方的心思变得急切了。

      C.高祖因为久旱不雨而停了三天的膳食,王肃等惊惶不安,也决定陪皇帝停食三天D.王肃在边塞尽心竭力安抚外邦,以诚相待,深得民心他一生为官清廉,洁身自好10.我国史传文学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强调对历史人物应客观如实地记录,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你读过的史传作品(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苏武传》等),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字)(10分)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范仲淹等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祁、王拱辰、张方平、欧阳修等八人合奏曰:教 不 本 于 学 校 士 不 察 于 乡 里 则 不 能 核 名 实 有 司 束 以声 病 学 者 专 于 记 诵则 不 足 尽 人 材 谨 参 考 众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