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卷及答案.doc
10页最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关于这两种手段,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②打官司指的是诉讼③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④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2、在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年度排行榜中,私营和私营控股企业有128家,比2007年增加了120家,占全部企业的25.6%这表明( )①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②私营和私营控股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论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①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②以诚待人,以信交友③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④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一个医生给国王看病,国王问医生:“你给我看病和给别人看病有什么不一样吗?”医生说:“在我眼里,只有病人,没有国王这个故事说明责任来源于( )A.上级的任命 B.传统习俗 C.职业的要求 D.对他人的承诺5、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融入公共生活,需要我们有( )①规则意识 ②利己执念 ③契约精神 ④换位思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物权法、新拆迁条例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通道;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我国的这些做法( )①充分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体现了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③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④表明我国政府执政为民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7、我国的战略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如港珠澳大桥、天眼望远镜、京沪高铁、三峡工程等,均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和建设。
这说明国有经济( )A.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占据绝对优势B.是实现同步富裕的重要保证C.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8、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该条规定表明( )①公民民事权利将得到更系统更全面的保护②民法更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法的立法依据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进一步有法可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 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是因为 (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 ②如果权 力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 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防止权力滥用,彻底杜绝腐败现 象的发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列角色和责任相匹配的有( )①作为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 ②作为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③作为游客要保护好名胜古迹 ④作为学生应认真完成各科作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小杨抬得一个皮包,内有一部和几百元人民币,他拒不交还失主,反而占为己有,小杨的行为属于( )A.犯罪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12、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互联网+政务”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网络问政”节目成为一道推动政务公开的独特风景,官员近距离与网民对话,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这表明网络问政( )A.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B.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建议权的渠道C.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D.能够有效解决公民生活中的各种难题13、“活雷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列对责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B.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C.人人尽到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D.人人尽到责任,才能共享美好的社会生活14、在杜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A.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父母、老师、公安机关C.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15、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C.依法律已,依法做事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16、“树立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体现了我们党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 )A.依宪治国 B.依法治国 C.依法行政 D.执法必严17、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公有制18、监督权离不开包括你我在内的公民的参与。
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行使监督权( )①批评建议 ②申诉控告 ③检举揭发 ④匿名捏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9、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我是代表法律的,我就是法,随时可以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言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 ) ①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②法律具有强制性③执法机关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④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我家孩子正在参加某比赛,麻烦朋友们帮忙投票”“这是我朋友家的孩子,拜托投一票”……随着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朋友圈给孩子拉票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工作”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利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评选活动,有助于展现候选人的风采,也创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种社会进步 ②通过拼人脉、拼资源获胜,体现的是个人能力,这种竞争很公平③网络投票比较亲民,但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民意,所以要理性对待④这种“绑架”友情的投票现象惹人烦,所以生活中要学会拒绝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对以上案例违法行为的类别及所违反的法律判断正确的是( )( )A.行政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B.行政违法行为 民法通则C.犯罪行为 刑法 D.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通则22、通常情况下,行使权力的程序是法律规定的遵守正当的程序( )①有利于公民更好地享受权利 ②可以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③不利于依法办事 ④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3、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目的在于( )A.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B.打击行败,彻底消除腐败问题C.国家权力的行使可以任性,法无授权可以为D.限制权力,提高行政水平,增强政府威信24、梁启超曾经说过:“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但也能获得回报②不负责任的人会失去别人对他的尊重③承担责任只会付出代价,不会得到回报④一个人对责任的承担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5、教室,没人督促不扫;黑板,老师不来不擦;垃圾,班委不叫不倒;一些勤快的学生往往被冷嘲热讽为“假积极”“爱出风头”。
这些现象表明( )A.学生只要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就是好学生B.生活中一些小事不会对集体产生不良影响C.某些学生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没有承担起关爱集体的责任D.勤快的同学为班级出力,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感受社会生活明确责任担当)假期,小安一家人自驾游在旅途中发生的几件事给小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沙河村的一个小渡口,小安见到了“百年义渡”的传人77岁的万其珍老人说:“只要有一户人,我都要信守承诺,为他们摆渡.”小安深深为之感动旅途中,多年不见的老乡招待了这一家人,小安的爸爸要开车:坚持不喝酒回酒店的路上遇到某个醉驾司机被交警查获带走.小安对着爸爸连连点赞!参观港珠粤大桥是此行的重要行程,看着壮观的大桥,耳边响起当地导游的声音:“他们(大桥建设者们)不追求为个人留下什么.但追求为国家、为民族、为这个时代留下彰显自豪的载体小安不禁肃然起敬!参观大桥时,一位来自国外的游客对军事迷小安很感兴趣,一路上与小安热情的攀谈, 还要与小安留下联系方式,以后请他介绍更多我国的军事情况,小安想了想决定拒绝他.(1)从万其珍老人与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正能量? (2)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醉驾司机的行为。
3)你如何看待“小安拒绝国外游客”的决定?2、(亲近社会我能行)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全体学生,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顺利地完成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有的实地参观当地的著名企业,聆听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发展的介绍有的人来到市消防大队听消防官兵讲解消防知识,参加消防安全演练有的走进敬老院,帮助打扫卫生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学生有了很大的收获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哪些表现?(2)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是什么?(3)请你就养成亲社会行为向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建议3、探究情境,明理践行以下是小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妈妈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消息说:“每点一次自带表情都在让日本人赚钱”妈妈准备将这一消息转发到群1)小华应该: (2)理由: 情境二:在公交车上,小华看见一个小偷正从一位阿姨的兜里掏出钱包,小华灵机一动地说:“谢谢叔叔帮我妈妈捡起钱包。
小偷无可奈何地将钱包还给了那位阿姨1)小华扮演的角色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