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理工大学.doc
5页武汉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点)材料工程(专业代码:430105)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独立承担材料工程领域技术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 体要求为:1. 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木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 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掌握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独立担任 专门技术丁•作与创业的能力O3. 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具备基本的听、读、写的能力二、 培养方向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 金属材料工程及成型技术3. 高分子及夏合材料工程三、 学制、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1. 学制、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学习年限2~2.5年的弹性学制,最长学习年限 不得超过4年学习分为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课程学习阶段为第一学期,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 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程实践与专业实践等,安排在第二〜四学期进行2. 学分要求:实行学分制,总学分数不少于2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0学分,学位课程 学分五14学分,必修环节6学分。
四、 培养模式1.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2. 以职业要求为导向,课程设置体现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 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3. 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环节不少于1年4. 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 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5.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五、 课程设置1. 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综合课程和必修环节等(见表 1),其中必修课程不低于14学分,选修课程不低于6学分,必修环节6学分2. 专业选修课程由学院“双师型”教师、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授课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 时学 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公 共 课学 位课02gll02自然辩证法3021文法学院必选03gl001外国语4021外语学院07gl002材料科技英语3021材料学院05gl006应用数理统计4021理学院任选1门05gl001数学物理方法4021理学院专 业 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 位 课07gll03材料工程进展3021材料学院必选07gll04热工工程3021材料学院07gll06新型建筑功能材料3021材料学院选修课07g2104水泥胶凝材料3021材料学院任选3门(由学院“双师 型”教师、行业、企业的 兼职教师共同授课。
07g2103陶瓷制备技术3021材料学院07g2106玻璃制备及应用3021材料学院07g2101材料工程的计算机应用 方法与技术3021材料学院07g2104水泥胶凝材料3021材料学院07g2105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设 计3021材料学院07g2102混凝土材料设计与应用3021材料学院07g2115生物医用功能材料及应 用3021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工程及成型技术学 位 课07gll03材料工程进展3021材料学院必选07gll07材料强化理论及应用3021材料学院07gll08材料成型理论与应用3021材料学院选修课07g2107金属功能材料及应用3021材料学院任选3门(由学院“双师 型”教师、行业、企业的 兼职教师共同授课07g2108铸件成形理论与应用3021材料学院07g2109精密成形技术3021材料学院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工程学 位 课07gll03材料工程进展3021材料学院必选07gll02材料先进制备技术3021材料学院07gll09高分子合成与改性3021材料学院选 修 课07g2114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3021材料学院任选3门(由学院“双师 型”教师、行业、企业的 兼职教师共同授课。
O7gllO5聚合物结构与性能3021材料学院07g2110聚合物表面工程3021材料学院07g2112聚合物加工工程3021材料学院07g2113高性能聚合物基体及其 增强材料3021材料学院升题报告12材料学院必修环节中期考核13材料学院共6学分实践环节课程实践22〜4材料学院综合实践2校外基地六、 实践环节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1. 课程实践:一-般在校内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等单位完成,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实践 和科研技能训练2. 综合实践:依托各专业领域的校外实践基地完成,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工程实 际岗位,主要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以上两个实践环节是全I I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备环节,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撰 写实践总结报告对研究生实践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七、 实践基地由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共同承担研究生的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见表3) 其中,校外实践基地分二类型:一类为已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可批景接收和集中安排研究生进入基 地进行实践实习;另一类为结合指导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在项目的实施企业或地点进行的实践实 习,实践实习内容与论文选题密切相关。
基地 类型基地名称必修环节 名称对应的培养方向备注校内 基地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实验室课程实践、 专业实践各方向硅酸盐国家实验室课程实践、 专业实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 室课程实践、 专业实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湖北省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 中心课程实践、 专业实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与测 试中心课程实践、 专业实践务方向校外 基地 (类型I)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专业实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可批量接收研究 生进入基地实习 实践秦皇岛玻璃研究设计院专业实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专业实践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工程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专业实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专业实践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工程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专业实践金属材料及成型技术工程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专业实践金属材料及成型技术工程山东威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专业实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绍兴试金石建材有限公司专业实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天津水泥设计研究院专业实践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武汉461厂专业实践金属材料及成型技术工程校外 基地 (类型II)基地名称依指导教师横1可课 题的实施企业或地点而定专业实践各方向结合指导教师的 横向科研项目,在 项目的实施企业 或地点进行的实 践实习八、选题及中期考核1. 选题: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应用课题、工程实际,必须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
2. 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整理与工程课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写出选题报告后方可开 题选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 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开题报告具体时间由指导教师日行确定,除保 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但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0个月3. 中期考核:在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学院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 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杏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除保密论文外, 中期考核应公开进行,具体时间由指导教师自行确定,但距离申请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九、学位论文标准及答辩环节1. 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表现出作者具备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理论、 方法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研究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 型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课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技术 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 论文形式包括:研究论文或者工程报告、实录等(含工程设计、施工、监测、检测等方面) 论文指导应聘请工程项目有关的人员,组成指导小组,紧密结合工程项目,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 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任务。
参考文献和综述要偏重于实际应用(如工程报告等可作为参考文 献,参考文献的数量、国外文献和近期文献的比例可适当降低要求)学位论文字数一般2〜3万字3. 论文评审: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后,论文经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合格, 方可申请学位答辩审核内容包括: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 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 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答辩委员会由5 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位工程领域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4.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经校 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后按专业领域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