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3随堂练习题卷:1.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pdf
3页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3 随堂练习题卷:1.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1 / 3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的是( ) A汤姆逊B卢瑟福C道尔顿D玻尔答案C 解析道尔顿在1803 年提出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依次出现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2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模型并开始涉及原子内部结构的科学家是( ) A卢瑟福B玻尔C汤姆逊D道尔顿答案C 解析汤姆逊“葡萄干布丁”模型开始涉及原子内部的结构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玻尔建立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道尔顿建立了原子学说3关于原子模型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是( ) A汤姆逊原子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B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道尔顿原子模型C道尔顿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D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模型答案D 4在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可以得到氢原子光谱,实验证明该光谱为线状光谱,该光谱的发现在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它产生了( ) A卢瑟福核式原子模型B汤姆逊“葡萄干布丁”模型C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D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答案C 解析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是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而提出的。
5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是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的,这表明( ) A原子发射的光是单色光B白光可以由多种单色光组成C在原子中只有某些电子能够跃迁产生光谱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3 随堂练习题卷:1.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2 / 3 D原子中的电子可以处于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即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答案D 解析光谱分为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无论是单色光还是白光,都是连续光谱,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也就是由具有特定频率的光形成的谱线原子光谱之所以产生这种特定的谱线,是由于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电子跃迁的始态和终态的能量差也是量子化的6元素 N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其光谱类型属于( ) A发射光谱B吸收光谱C连续光谱D线状光谱答案A 解析焰色反应是待测物的金属元素吸收能量后,原子中的电子发生跃迁变为激发态,而激发态不稳定,释放能量变为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产生发射光谱7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正确的是( ) 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基态时比较稳定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激发态时比较稳定ABCD答案B 解析对同一原子,基态时比较稳定,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正确,错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基态B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高于基态时的能量C无论原子种类是否相同,基态原子的能量总是低于激发态原子的能量D激发态原子的能量较高,极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答案B 解析自然界中的原子有的处于基态,有的处于激发态,A 项错误;同一种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高于基态时的能量,若原子种类不同,则不一定如此,B 项正确, C 项错误;激发态原子的能量较高,容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能量降低,激发态原子若要失去电子,仍必须再吸收能量,失去电子难易程度需根据原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激发态原子易失去电子,有的激发态原子难失去电子,D项错误。
9(2018成都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 ) 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五彩缤纷C金属可以导电D樟脑丸久置后消失答案B 解析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是因为铁失去电子被氧化,A 项错误;节日里燃放的焰火五彩缤纷是因为原子核外电子发生了跃迁, B 项正确;金属可以导电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C 项错误;樟脑丸久置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3 随堂练习题卷:1.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3 / 3 后消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D项错误10下列对焰色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是单质的性质B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C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时吸收能量产生的现象D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或离子中的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现象答案D 解析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或离子中的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现象,变化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11回答下列问题:(1) 日光等白光经棱镜折射后产生的是_光谱原子光谱是_光谱。
2) 吸收光谱是 _的电子跃迁为 _的电子产生的,此过程中电子_能量;发射光谱是_的电子跃迁为 _的电子产生的,此过程中电子_能量答案(1) 连续线状(2) 基态激发态吸收激发态基态释放12(1) 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R.Kirchhoff)和本生 (R.W.Bunsen) 研究锂云母的某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他们研究的是_2) 含 有 钾 元 素 的 盐 的 焰 色 反 应 为 _ 色 许 多 金 属 盐 都 可 以 发 生 焰 色 反 应 , 其 原 因 是_ _ 答案(1) 原子光谱(2) 紫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 可见光区域 ) 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