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1年版)_5.docx
38页《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1年版) 事业单位招聘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_____A: 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B: 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C: 诉讼和仲裁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C项和D项只能制定法律,地方性法规无权规定,故应排除立法法第六十四条没有提到选项B的内容,而A项是明文规定允许的,因此选择A 2、单选题 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对被告进行处罚的依据是国务院某部制定的一个行政规章,原告认为该规章违反了有关法律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规章?_____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宪法》第89条,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3、单选题 按照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_____负责。
A: 上级人民法院B: 本级人民政府C: 本级人民检察院D: 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4、单选题 下列做法符合宪法或者法律规定的是_____A: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B: 市人民代表大会撤销市长职务C: 国务院各部部长连续任职超过两届D: 县人民政府设立秘书长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解析:根据《立法法》第63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A项正确;根据《宪法》第101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对市长享有罢免权而非撤销权,B项错误;根据《宪法》第87条,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C项错误;根据《政府组织法》第44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的提名,决定本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的任免,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5、多选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A: 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 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相抵触C: 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D: 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ACD[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权威性,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原则以及宪法精神相抵触,否则无效选项B说法正确本题应选ACD 6、单选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主要体现了人大代表享有的_____A: 提案权B: 质询权C: 司法豁免权D: 言论免责权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国家权力,除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基本权利外,还享有法律赋予的言论自由特殊保护权,我们通常称之为“言论免责权”,即:人大代表在代表机关中的言论和表决不受其他机关追究。
7、多选题 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是对资本主义法影响最大的两大法系,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____A: 法律渊源B: 法律分类C: 法律编纂D: 诉讼程序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解析]民法法系是指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的《法国民法典》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为基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主要差别在于:(1)在法律思维上,民法法系是演绎型的;普通法系是归纳型的2)在法的渊源上,民法法系的正式渊源是自然法;普通法系的正式渊源是自然法和判例法3)在法律的分类上,民法法系分为公法和私法;普通法系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4)在诉讼程序上,民法法系主要采取糾问式;普通法系主要采取对抗式5)在法典编幕上,民法法系强调的是法典编幕的严谨性、完整性;普通法系强调的是单行性法典编幕,不强调完整的法典编纂由此可知,四个选项均应入选,本题答案为ABCD 8、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行政机关有_____A: 国务院各部委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D: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ABD[解析]《立法法》第71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A项应选该法第73条第1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该法第63条第4款规定:“本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B、D项应选 9、多选题 下列关于法的继承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法的继承是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影响和渗透B: 法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的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C: 反映法的一般价值的原则,是法的继承内容之一D: 社会主义的法和资本主义的法之间是不会存在有继承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C 本题解释:[解析]A项中“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影响和渗透”的表述是错误的,“影响和渗透”既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既可单向,也可双向而法的继承只能是纵向的,单向的,即它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从表述上,应当说“法的继承是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继受”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发展表现为文化积累的过程,其继承是不可避免的法的阶级性并不排斥法的继承性,因此,法的继承有同质法的继承和异质法的继承之分。
社会主义的法继承、借鉴资本主义的法属于异质法的继承因此D项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排除A、D项,本题答案选BC 10、多选题 宪政也称民主宪政、立宪政体,是重要的现代民主制度下列有关宪政的论述正确的是?_____A: 宪政就是民主政治B: 宪政的基本精神在于限制国家权力C: 一个存在宪法的国家必然存在宪政D: 宪政的集中表现是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答案】ABD解析:宪政,是指根据宪法规定所产生的,以法治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核心,能够有效协调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关系的现代民主制度简言之,宪政就是民主政治故A项论述正确宪政的主要特征为:(1)宪政的基本精神在于限制国家权力故B项论述正确2)宪政的集中表现是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故D项论述正确3)宪政建立的基本途径在于宪法的实施和实现宪法的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也就是宪政建立的过程宪法是宪政的前提,但有宪法却不一定有宪政故C项论述错误 11、单选题 下列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事实属于行为的是哪个?_____A: 空难导致保险理赔B: 超过诉讼时效导致丧失胜诉权C: 因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导致丧失继承权D: 因为年满18周岁而开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注意区别两者的关系A项中的空难对于保险人、被保险人、保险受益人而言,是不能控制的,因此属于事件,选项B的时效和选项D的年龄,对于当事人而言,是和其意志无关的,都属于法律事件,只有C的杀害,显然是属于行为 12、多选题 马克思说:“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是在表述法律,……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物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应该责备他极端任性下列哪些说法不违背这句话的原意?_____A: 立法应反映客观规律B: 立法不是立法者所代表的国家意志的体现C: 客观规律与法律规范是同时产生的D: 法律要具有科学性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释:【答案】AD解析:马克思把立法者和自然科学家作类比,说明法律和客观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立法应该科学的反映客观规律,所以AD两项正确 13、单选题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A: 国家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B: 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不包括公民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的物质帮助权D: 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因失去劳动能力或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而不能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集体福利的一种权利主要由生育保障权、伤残保障权、死亡保障权与退休保障权等具体权利构成 14、单选题 情理是指人的通常心理和事情的一般道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规则或经验法则下列属于情理的是_____A: 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B: 案件的事实和具体情节C: 公众普遍认为天经地义的一些权利D: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辨是非、明事理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情”是指人之常情,即人的本性、人的本能这方面,如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等;“理”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指基于共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而形成的民众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等第二种是天理,即天道,是贯通天然与社会的普遍原理,或者说是天然界、人与社会共同应该遵循的一些规律第三种是指完全建立在人道基础上的公理,如人的理解力和意志力是有限的、人总要为他的生存和发展作出铺排、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等而“情理”是情与理的辩证统一,是指人的通常心理和事情的一般道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规则或经验法则。
综合上述分析,本题答案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