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0年版)_8.docx
36页《综合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0年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产生的标志的是_____A: 国家的出现B: 权利义务的观念的形成C: 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D: 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解析]法产生的主要标志包括以下三方面:(1)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法和国家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同步出现的,法需要国家制定、认可才能出现,国家也需要法加以固化、巩固和保障才可以延续下去2)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定权利和义务,没有权利和义务作为一种观念普遍的支撑,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就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适用3)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根据,是人们用来进行诉讼的主要根据没有诉讼没有司法就没有法的产生和存在的余地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法产生的标志D项,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不是法产生的标志,故应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2、单选题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A: —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C: 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D: 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根据《宪法》第34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5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确实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因此选D 3、单选题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A: 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C: 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D: 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根据《宪法》规定: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确实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因此选D 4、单选题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要求其必须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此宪法的修改程序相对于其他法律也是更为严格的我国宪法的修改权由_____行使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D: 国务院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我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修改权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只拥有修宪提案权,本身并没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向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法律议案作为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它并没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但其制定的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_____A: 公民在老年时B: 公民在疾病时C: 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D: 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根据《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6、单选题 在我国,基本法律的制定机关是_____A: 最高人民法院B: 国务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刑法》、《民法》、《婚姻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都是基本法律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也属于基本法律所以答案为C 7、判断题 法律制裁是指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对触犯刑法者依其所应负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法律制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家授权的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并不只是触犯刑法才可以采取的惩罚措施 8、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_____A: 环境权B: 平等权C: 出版自由D: 受教育权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BCD项在宪法中都有体现,A项环境权不属于基本权利 9、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_____A: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C: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D: 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10、单选题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如何处理?_____A: 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B: 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议等C: 提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议等D: 报请国务院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
本题考查法律上的一个细节规定,也是特殊规定:自治机关的特殊权力注意两点:(1)必须报经有关机关批准;(2)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立法法》第66条也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的报批生效程序,而《民法通则》第151条与《民事诉讼法》第17条也规定了对以上两个法典作出变通或补充规定的程序,可以一并来复习 11、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律与政治的一般关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A: 法律与政治都受制约和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关系B: 政治对法律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C: 法律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D: 在政治和法律的关系中,法律处于主导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法律与政治都属于上层建筑,都受制约和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关系,但一般认为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故A项表述正确,D项表述错误法律的产生和实现往往与一定的政治活动相关,反映和服务于一定的政治,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在一定程度或意义上影响法律的内容或价值追求的发展变化故B项表述正确法律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1)法律与政治体制;(2)法律与政治功能;(3)法律与政治角色的行为;(4)法律与政治运行和发展。
故C项表述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2、单选题 我国在_____年将“政治文明”明确写人宪法,并规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A: 1988B: 1993C: 1999D: 2004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部分序言修改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_____A: 科学研究B: 出版自由C: 文艺创作自由D: 欣赏自由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范畴,尤其考察文化教育权利只要记住几个基本的权利,那么即使有些权利课本上没有提到,也能用排除法做出答案《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同时,《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该题中的出版自由就属于此条规定的政治权利所以应选B 14、单选题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须报_____审议决定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全国人大常委会D: 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议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第3条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A 15、单选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直接体现了宪法一般原则中的_____A: 权力制约原则B: 法治原则C: 基本人权原则D: 人民主权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人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在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要求政府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因此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主权原则的直接体现。
本题答案为D 16、单选题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_____A: 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B: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C: 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