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针刺加口服牵正散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9468891
  • 上传时间:2022-05-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针刺加口服牵正散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针刺加口服牵止散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在 中医理论指导下,将符合而瘫的30例患者进行•针刺加口服牵正散治 疗,观察疗效结果: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 7%o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应用关键词针灸牵正散面瘫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面神经管及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 症所致的一种疾病以青年人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 节性,青壮年、产后妇女、体弱老人、酒后受凉的中青年、抵抗力差 的孩子都是面瘫的主耍侵袭对象是临床常见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容 易遗留后遗症面瘫起病急骤,以口眼歪斜为主耍临床表现由于病 损部位的特殊性,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面部的外观,给患者LI常生活 带来了较大不便从中医临床学来看,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不外乎 风寒、风热、风痰中医认为“面瘫”多由于气血不足,脉络空虚, 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阻滞,肌肉纵 缓不收而成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 面神经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 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均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缺乏,血管痉挛,导致 神经缺血水肿。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较多,主耍采用西药减轻面神经水 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疗效不佳,笔者近几年运 用针刺加内服牵正散治疗面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所选患者为2006-2009年门诊就医患者所有的患者发病前多 有受凉或汗出吹风史,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岁发病在3〜5天内就医,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 皱额蹙眉,眼睛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 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之为贝尔现象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 垂,露齿时II角歪向健侧;因II轮匝肌瘫痪,吹口哨漏气;因颊肌瘫 痪,进餐受限所选病例均除外中枢性病变治疗方法:①选穴主穴:患侧攒竹、太阳、四白、地仓透颊车、 头维、翳风、阳口、水沟配穴:健侧合谷、足三里②操作方法: 毫针刺,平补平泻,每Fl 1次,20天为1疗程③内服药:黄罠30g, 口附子30g,僵蚕30g,全蝎30g上药为细末,每次3g,温开水送 下,每H 2次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颜面表情肌运动自如, 左右对称②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眼睑基本闭合,面部表情运动时 有少许歪斜③有效:症状稍有好转。

      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结果治疗结果: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 效率96. 7%o不能皱额蹙 进餐时掉饭 临床痊愈左眼闭合无例1:患者,男,25岁,农民2008年12月,因在户外劳动时 出汗脱帽后受风,出现左侧表情肌瘫痪,左侧额纹消失, 眉,左侧眼睛不能闭合,左侧鼻唇沟变浅,吹II哨漏气, 粒,3天后来我处就医,给以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例2:患者,女,45岁,工人主诉:面部不舒服,力流泪,口角歪斜3天患者于4天前乘车外出,因晕车将头伸与窗 外约1小时,下车后,自觉面部不适晚上刷牙吋口角漏水,在当地 卫生院药物治疗,静滴药物不详,未见好转,特前来我院就诊,查体: 口眼歪斜,右额纹消失,有睑裂宽,闭合不全,流泪发胀,鼻唇沟变 浅舌薄白,脉沉细血压110/80mmHg,颅脑CT无异常平素体健, 无其它病史,诊断:涡僻病(面神经炎),辨证:风寒外侵,脉络阻 滞治则: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方用:牵正散加桂枝10g,防风10g, 荆芥10g,羌活10go水煎服,每U 1剂,早晚饭后黄酒25ml送服 连服6剂,注意避风二诊:服完上药后,诸症均好转,继用上方连 服10剂诸症消失,痊愈。

      辨证施治是关键: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由于正气 索弱,气血流行不畅,导致而部一侧脉络空虚,一卫阳不固,护表功能 低下,受风而致风有外风内风之别而风为百病之长,多兼挟它邪, 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痰瘀血等,侵袭阳明、少阳、太阳之经筋脉 络而发生一侧而部气血不和,络脉失养,引起肌肉松弛不收,面部两 侧络脉失去平衡致使病侧面肌歪向健侧形成11眼歪斜根据祖国医 学辨证施治的法则,牵正散《杨氏家藏方》口附子、口僵蚕、全蝎 用药剂量因人而异,中药配方随症加减,面瘫的辨证首应分清虚实 大凡病变初起多属实证,若病程较久,或病变的中后期久治而不效者 多属虚证(或本虚标实),常为气血亏虚或中气不足,辨证施治是关 键讨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 导致气血痹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取攒竹、太阳、四口、地仓 透颊车、头维、翳风、水沟、阳口以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 筋肉;合谷循经远取,取“而口合谷收”之意;足三里补益正气针 刺穴位,对血管起到…定的调解作用,具有较好的抗炎、增进渗出吸 收、解除血管痉挛、促进神经供血、减轻神经因缺血缺氧而处于低迷 状态或提高神经自主功能的作用。

      针刺可以通过经络传导作用,对血 管舒缩活动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定的调整作用,可以改善炎症病 灶的微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通过针刺受损神经 周围的穴位,可以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加速恢复面部的肌肉、神经功 能牵正散”出自《扬氏家藏方》,主治风中经络,I【眼歪斜方 中口附子、僵蚕、全蝎三药合用,共奏疏通经络,祛风止痉之功配 以黄罠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意总之,在治疗本病中,采用内外 同治的方法,可使疗程缩短,减轻患者痛苦,费用低,值得临床借鉴参考文献1赵霞•针刺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面神经炎[J] •中国医药导报,2011, 1:8 (2) :95.2王维治•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3薛辉,石旭星•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的可行性探讨[J] •陕西中 医,2003,24 (9) :818-819.4张大千•中国针灸大辞典[M] •北京:体育学苑出版社,1986:536-53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