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国与法国之间的关系.pdf
2页俄国与法国之间的关系: 法国对俄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态度,在俄土战争中对俄国保持善意的中立,但是在之后法俄 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1878 年召开的柏林会议中,法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和俄国站在 了对立的一面,附和着英国、德国、奥匈帝国的声音,这是俄法外交开始疏远的标志1879 年法国发生政治变动,沃丁顿内阁垮台,新执政的弗雷西内政府采取新的外交政策,针对殖 民地问题同英国展开巅峰对决,要求缓和同俄国的关系但是1879 年的一次行动使法国与 俄国之间的关系再次恶化1879 年法国政府逮捕了曾涉嫌暗杀沙皇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加 尔特曼,但是遭到了国内的抗议,面对国内强大的舆论压力,加尔特曼被释放,因此造成了 俄国的不满 1880 年 11 月新上台的茹· 费里内阁继续采取同德国寻求合作、抑制俄国加强对外扩张的政 策新上台的政府最终因1881 年侵略突尼斯,陷入战争的漩涡中而倒台1881 年 11 月— 1882 年 1 月执政的甘必大政府重新调整对外政策加强同俄国之间的关系,但此政府因为 国内政治问题而垮台,外交政策也随之终止1882 年 1 月— 1885 年 3 月弗雷西内政府和费 里再次执掌政权。
但是这两任总理都尽力去缓和同德国德关系,对法俄之间的关系没有很强 的注意力 1885 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迫使法国采取新的对外方针,并试图缓和同俄国之间的关系1885 年 3 月法军在同中国的战争中以失败告终;4 月英国同俄国之间为了争夺阿富汗而使局势紧 张; 9 月俄国身陷保加利亚危机中,而此时法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1885—1886 年春,法国和意大利在非洲殖民扩张中的矛盾、法国因对摩洛哥的野心而加深了同西班牙 之间的矛盾 赤裸裸的现实面前,法国已被孤立身陷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紧要关头就是要抓 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努力挽救同俄国之间的关系1885 年 3 月费里政权下台后的历任政 府都针对现状采取了亲近俄国、疏远德国以及收缩对外殖民扩张的政策在1885 年春的英 国同俄国之间的战争中坚定的站在了俄国一边以及在保加利亚问题上支持俄国从 1878-1886 年法国所采取的外交政策上看,法国在这一时期采取的是一条积极的与德国亲近 而疏远俄国的外交政策 而俄国对法国所采取的外交政策态度也是非常坚定的,1881 年三皇同盟的签订,要求俄国 在德法之间爆发战争时保持善意的中立政策,这就表明俄国站在了同法国对立的一面。
1884 年俄国继续签约三皇同盟,再次表明自己的立场,继续疏远法国而向德国靠拢虽然在 1880 年的马德里会议中,当法国同英国与西班牙产生矛盾纠纷时,俄国站在了法国一边,但是在 同年又发生了俄国将驻法大师召回,因此两国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善1885 年以后又 再次采取了召回驻法大使的行为,两国之间的关系就这样一直不温不火的存在着直到 1887 年法德之间矛盾激化,潜藏着新的战争危机,而此时德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也开始疏远,俄 国有重新选择了最佳伙伴,站在了法国的背后,并且开始向法国贷款,紧密的经济联系促成 了政治上的联盟,俄国与法国重新建立了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 1887 年 1 月俄国在德法战争危机中支持法国是两国关系缓和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危机爆发 的时候, 法国的外长就询问俄国是否会在道义上支持法国,沙皇表示会支持法国,法国很是 感动,在俄国国内也掀起了发对德国战争威胁的情绪同时沙皇拒绝驻德大使与德国签订德 俄双边条约草案, 这个条约虽然使俄国的近东政策得到了支持,但是作为对德国的回报要求 俄国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顺利地阻止了德法战争的爆发,使人民免受战争之苦 在 1887 年 6 月签订德《德俄再保险条约》中,俄国不惧德国德高压政策始终拒绝坚持在德 法战争中保持中立,法国也始终支持俄国德保加利亚政策。
1888 年法国与俄国之间达成了 在法国发行5 亿俄国公债德协议,从此便开始在经济上支持俄国,不断地向俄国贷款 除了经济上的往来还有军事上的合作1889 年初法国政府批准了向俄国出口50 万支步枪的 合同 ,1890 年 8 月两国军方领导人一起观看俄国军事演习并讨论军事合作问题 1887 年— 1890 年俄法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两国之间并没有签署文字约 定双方以信念和需要为支撑巩固两国之间的交往虽然1887 年 2 月法国希望同俄国签订 协议,但是遭到了俄国的拒绝因为1886—1889 的法国,对德复仇运动高涨,这使俄国感 到惊恐, 俄国不愿意法国发动战争,希望世界处于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另一个原因就是俄 国的领导层中还有人对德国抱有幻想,希望能和德国继续保持友善的关系;在1887 年 1 月 的德法危机爆发之后,俄国与德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就是很好的佐证,甚至在1890 年还 期待着能和德国继续签订《再保险条约》 1890 年以后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俄国最终和法国走到了同一条站线上1890 年 3 月俾斯 麦下台, 1890 年 6 月新政府拒绝同俄国续签《再保险条约》,使俄国与德国渐行渐远。
这一 时期英国同三国同盟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1890 年 7 月英德两国都在非洲的殖民地问题上 作出了让步,签订了《赫尔果兰条约》1891 年 5 月三国同盟条约续订面对这样紧张形式 的威胁,法国无疑成了俄国盟友的最佳人选 1891 年 5月俄国先后向法国总统、陆军部长和部长受勋; 7月法国舰队对俄国也进行了访问, 8 月 27 日,双方签订了期盼已久的政治协约,协约规定:一旦发生战争危机,双方要互相 协商,但这只是政治上的同盟还不是军事上的同盟,虽然法国在1891 年就开始倡议要建立 军事上的同盟, 但是并未得到俄国的认可,直到 1894 年 1 月法俄两国终于签订了军事协定, 同时也标志着法俄军事同盟的最终确立 俄法同盟的存在只是为了应对三国同盟,稳定欧洲的局势法俄同盟的缔结,标志着19 世 纪 70—90 年代 “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欧洲大陆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已告终 从此,欧洲大陆形成了两大同盟:一方是由德、奥、意组成的三国同盟,另一方是俄、法 同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