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pdf
11页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痹病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膝痹病(膝骨关节炎)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健 康管理 本指南适用于膝痹病(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 中西医结合骨科、 中医科、 针灸科、 推拿科、风湿免疫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 中医“骨痹” 、 “痹证”范围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 病变和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 1 3 诊断 2 3.1 病史 有膝关节过度负重等劳损史,多见于中、老年人 3.2 症状体征 3 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下楼梯更明显, 休息后缓解根据病证不同,关节或有疼痛重着;或红肿热痛; (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 或疼痛如刺;或隐隐作痛及酸痛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膝内翻或 膝外翻畸形关节局部有肿胀、压痛、屈伸运动受限,晨起 时有关节僵硬及发紧感,持续时间常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 超过 30 分钟多数在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摩擦感,有骨摩擦音。
3.3 实验室检查 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 CRP 和 ESR 轻度升高 出现滑膜炎 者可有关节积液一般关节液透明、淡黄色、黏稠度正常或略降 低,但黏蛋白凝固良好可显示轻度白细胞增多,以单个核细胞 为主滑液分析有助于排除其他关节疾病 3.4 影像学检查 4 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帮助确诊 OA而且有助于评估关节损 伤的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性和治疗反应;及早发现疾病或相 关的并发症 X 线是常规检查,早期多见正常,中、晚期可见关节间隙不 对称性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 赘形成,部分关节内可见游离体或关节变形影像学分级可参照 Kellgren 和 Lawrence 影像分级方法分为 5 级:0 级正常;I 级 可能有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可 疑变窄; 级中等量骨赘, 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 有硬化性改变; 级大量骨赘, 关节间隙明显变窄, 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 磁共振检查有助于发现和评估关节相关组织的病变程度 如软骨损伤、关节滑液渗出、软骨下骨髓水肿、滑膜炎和半月板 或韧带损伤;还可用于排除肿瘤和缺血性骨坏死等 3.5 诊断要点 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实验 室检查。
目前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 1995 年修订的诊断标准,该 标准包含临床和放射学标准(见表)其中膝 OA 分类标准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1和 86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分类标准膝痹病(膝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5 临床标准临床标准 1.近 1 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 2.有骨摩擦音 3.晨僵时间30 min 4.年龄38 岁 5.有骨性膨大 满足 1+2+3 条,或 l+2+5 条或 l+4+5 条者可诊断膝骨关节炎 临床临床+ +放射学放射学+ +实验室标准实验室标准 1近 1 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 2X 线示骨赘形成 3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 4年龄40 岁 5晨僵30 min 6有骨摩擦音 满足 1+2 条或 1+3+5+6 条或 l+4+5+6 条者可诊断膝骨关节炎 3.6 鉴别诊断 5 主要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 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夏科氏关节病等鉴别 4 辨病分期与辨证分型 4.1 辨病分期 4.1.1 发作期 膝关节中度以上疼痛,或呈持续性,重者疼痛难以入眠;膝 关节肿胀,功能受限,跛行甚至不能行走 4.1.2 缓解期 膝关节轻度疼痛,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加重,或以酸胀、乏力 为主,或伴膝关节活动受限。
4.2 辨证分型 6、10 本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7、 中医病 证诊断疗效标准 8,在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9的基 础上结合前期的文献整理进一步完善,归纳如下证型临症或有 不同证型,或有兼证,可据临床实际,予以辨证 4.2.1 寒湿痹阻证 主症:关节疼痛重着,遇冷加剧,得温则减 次症:腰身重痛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4.2.2 湿热痹阻证 主症: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触之灼热,步履艰难 次症:发热,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 濡数或滑数 4.2.3 气滞血瘀证 主症:关节疼痛如刺,休息后痛反甚 次症: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4.2.4 肝肾亏虚证 主症:关节隐隐作痛 次症: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 遇劳更甚舌质红,少 苔;脉沉细无力 4.2.5 气血虚弱证 主症:关节酸痛不适 次症: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面上少 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5 治疗 5.1 治疗原则 6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分 为发作期和缓解期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基本原 则进行临床遣方用药, 辨证施治 发作期治疗重点在于改善症状, 缓解疼痛;缓解期以延缓病情发展为目的。
总体治疗原则是非药 物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必要时手术治疗,治疗应个体化健康教 育、练功是治疗和巩固疗效的重要措施 5.2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在膝痹病的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是药物治疗 及手术治疗等的基础 5.2.1 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本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消除 其思想负担,树立信心;教育患者自我管理,掌握自我行为疗 法,避免各种不利的因素,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如保护受累的 关节,避免长久站立、跪位和蹲位、爬楼梯、不良姿势等;在 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了解所用药品的用法和不良反应;对于 症状性膝痹病(膝骨关节炎)患者,如果体重指数超过 25,建 议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 体重(kg)身高 2(m)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对患者的治疗起积极作用 (推荐级 别:A) 11、12 5.2.2 练功(推荐级别:B) 13 步行、游泳、骑车等有氧活动有助于保持关节功能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太极拳 14-16、八段锦17-19等 练功疗法 5.2.3 手法 采用推揉点按、拔伸屈膝、摇转屈膝、拿捏弹拨 等理筋、整骨多种手法 (推荐级别:B) 20、21 5.2.4 针灸 包括毫针针刺法、刺络拔罐法、温针、灸等。
一般采用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的方法常用穴位包括血 海、膝眼、委中、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足三里等,配穴可选 用阿是穴及痛处所属经脉络穴 (推荐级别:A) 22-25 5.2.5 针刀 具有一定疗效,可在髌上囊、髌下脂肪垫、内膝 眼、外膝眼、胫侧副韧带、髂胫束、鹅足囊等膝关节周围部位实 施针刀疗法 (推荐级别:B) 26、27 5.2.6 理疗 常用方法包括热疗、电疗、磁疗、红外线照射、 水疗、 蜡疗、 超声波、 臭氧等各种新的理疗及离子导入法等 (推 荐级别:D) 5.2.7 器具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可使用手杖、助步器等 协助活动;保护关节:可戴保护关节的弹性套,如护膝等;对 髌股关节腔室骨关节炎采用髌骨内侧贴扎治疗可显著减轻疼痛; 避免穿高跟鞋穿软、有弹性的“运动鞋” ,用适合的鞋垫,对 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炎可用楔形鞋垫辅助治疗 (推荐级别:D) 5.3 药物治疗 经非药物治疗无效,可根据关节疼痛情况选择药物治疗 5.3.1 外用药 中草药外用主要包括薰洗、薰蒸、敷贴、热熨和离子导入 等; (推荐级别:B) 28 中成药外用主要包括各种贴膏、 膏药及药膏等推荐级别: B) 29 非甾体类抗炎制剂局部外用,不良反应小,可减轻关节疼 痛和压痛。
(推荐级别:D) 5.3.2 注射药(推荐级别:E) 30 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具体病情决定是否采用玻璃酸 钠、医用几丁糖(关节腔注射液)等关节内黏疗法 关节腔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疼痛、减少渗出疗效持 续数周至数月,反对在同一关节反复注射,以免加剧关节软骨损 害,注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 46 个月 根据最新文献研究显示,此为结果“不确定”的治疗,医生 应时刻关注评估这类治疗损益比的最新研究以帮助临床决策 并 根据患者的意愿决定是否采用 5.3.3 辨证用药 5.3.3.1 中药(推荐级别:D) 31、32 寒湿痹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法 主方:蠲痹汤( 医宗金鉴)加减 常用药:羌活、防风、当归、炙甘草、赤芍、白芍、炙黄 芪、姜黄、生姜、苏木 (推荐级别:D) 湿热痹阻证 治法:清热除湿,通络止痛法 主方:四妙汤丹溪心法加减 常用药: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知母、忍冬藤、络石 藤、豨莶草、透骨草、大枣、甘草 (推荐级别:D) 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法 主方:桃红四物汤(医垒元戎)加减 常用药:熟地、当归、 白芍、 川芎、 桃仁、红花推荐 级别:D) 33、34 肝肾亏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主方: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常用药: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 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推荐 级别:D) 气血虚弱证 治法:补气养血 主方:八珍汤( 丹溪心法)加减 常用药: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炙甘草、 黄芪、当归、白芍 (推荐级别:D) 5.3.3.2 中成药 可根据辨证选用相应中成药治疗 (推荐级 别:D) 35、36 5.3.4 控制症状的口服药: 对乙酰氨基酚: 由于老年人对非 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易发生不良反应, 且膝骨关节炎的滑膜炎 在发病初期并非主要因素故轻症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既有止痛作用又有抗炎作用,是最常 用的一类控制 OA 症状的药物其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 肾或肝功能损害、影响血小板功能、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的风险如患者有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则应慎用阿片 类药物:对于急性疼痛发作的患者,当对乙酰氨基酚及 NSAIDs 不能充分缓解疼痛或有用药禁忌时,可考虑用弱阿片类药物,这 类药物耐受性较好而成瘾性小如口服可待因或曲马多等,该类 制剂应从低剂量开始, 每隔数日缓慢增加剂量, 可减少不良反应。
(推荐级别:) 5 5.3.5 骨关节炎慢作用药(DMOAD)及软骨保护剂 5 此类药物一般起效较慢需治疗数周才见效故称骨关节炎 慢作用药具有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胶原酶等活性的作用,既 可抗炎、止痛,又可保护关节软骨,有延缓膝骨关节炎发展的作 用但目前尚未有公认的理想的药物,常用药物氨基葡萄糖、双 醋瑞因、硫酸软骨素等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推荐级别:D) 37 5.4 外科治疗 反复发作的膝关节肿痛、关节积液,经非药物疗法及药物疗 法治疗效果欠佳,疼痛进行性加剧,病变严重及关节功能明显障 碍的患者可以考虑外科治疗,以校正畸形和改善关节功能外科 治疗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关节镜手术和开放手术 5.4.1 关节镜手术:经规范保守治疗仍无效者,可予关节内 灌洗来清除纤维素、软骨残渣及其他杂质,此为关节清创术;或 通过关节镜去除软骨碎片, 以减轻症状, 此为游离体摘除术 (推 荐级别:D) 38 5.4.2 截骨术:可改善关节力线平衡,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 疼痛 (推荐级别:C) 39 5.4.3 人工关节置换术:对 60 岁以上、正规药物治疗反应 不佳的进展性、终末期的 OA 患者可予以关节置换,由此可显著 减轻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也可选择 膝关节单髁置换 (推荐级别:A) 40、41 5.4.4 关节融合术:随着全膝关节置换技术的成熟和完善, 关节融合术更多的被用于少数不适合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替 代术式 当前最常见的适应症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补救措 施,尤其是因感染而失败的病例 (推荐级别:D) 42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