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反思.doc
3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反思梁渭巍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自我从教以来,一直力求实践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讨论学习”的学习模式时至今日,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我微有所得,现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做一总结与反思一、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操作方案各学习小组分别由六名学生组成: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书记组长的职责是努力负责本学习小组讨论的组织和秩序,使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有序、和谐、高效的情景;副组长的主要责任是积极配合组长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务必积极思考,勇跃发言,是学习小组内的第一发言人;书记应将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精彩、重要的言论记载并将讨论结果准确精简的记下来另外,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务必遵守声小有序的原则,争取做一个“蜂音小组”二、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操作前提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应建立在“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思想基础上,师应明确提出清楚的有价值的讨论题目(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讨论,都能讨论),师应运筹帷幄,将最有讨论需求和讨论价值的题目交给学生合作、交流、探究。
如本学期伊始我们学习了《师生》单元的两篇文章《师恩难忘》和《孔子和学生》,在语文天地综合学习中我给予学生这样一些题目:小组成员均讲述一位自己印象深的老师为什么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教师节来临了,你打算为你难忘的老师做点什么?结果小组内众说纷纭,合作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们自由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三、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1. 合而不作: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个别小组成员形式上坐到了一起,但思维上并无变化,到了最后,没有任何作为收获2. 作而不合:另外一类问题,由于小组成员间出现不和或对立关系,虽然形式上坐在一起,但思维上并没有坐到一起,因而出现有作为但不愉快的情况3. 合而无法:个别小组组长及组员合作起来较盲目,一味地漫谈、争辩或固执己见,并没有清楚师之要求,缺少老师的方法指导4. 作而无效:针对有些问题,小组内受学习能力所限,感到茫然,在一起发言交流或无话可说,并无成效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操作问题对策针对上面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我决定从以下两方面尝试应对解决1. 重组小组学习成员,慎重选定学习小组组长让学习综合水平相当的同学坐在一起,选拔组织得力,责任心强的学生当组长,让书写清楚且有一定书写速度的同学做书记,鼓励各小组成员在组长引领下,小心谨慎、庄严肃穆、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真正实现全生参与、团结一致、精诚合作。
2.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应当予以充分尊重,在提出有价值的讨论题目后,师需强化细化小组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展现他们广阔的思维天地 2011.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