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doc
3页浅谈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浅谈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国丽丽(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00) 摘要:随着毕淑敏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的改变,她的小说创作也越来越注重对女性的关注生活中毕淑敏多重女性身份的体验,让她的女性生命意识更加成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人生,思索女性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她客观地看待生活,用理性的视角,以刚柔兼济的中性立场来阐述女性作为弱势群体,逾越苦难,创造理想,实现价值的超凡气概现从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的深化,女性意识的超越三个方面浅析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意识;人生价值;生命意义 毕淑敏作为一个女性作家,自从20世纪80年代登上文坛以来,把创作的目光一直关注在女性身上她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女性,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不断的努力奋斗毕淑敏的作品无论是高山雪岭的“昆仑”系列,还是美丽繁华的城市系列,都始终充溢着鲜明的女性色彩,流露出或浓或淡的女性意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以女性独特的眼光和心灵感悟对女性的情感、人生经历做出了全面的注释,更好的抒发了她对女性世界的内心感受。
从而更进一步深刻的表现出她热爱生命,善待人生的高尚情操 1女性意思的自觉 毕淑敏早期从军11年,这给她早期的创作定下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创作题材在那白雪皑皑的昆仑山上,现役的女兵这一弱势群体引起了毕淑敏的关注女兵们的生活、训练还有情感寄托都融到了毕淑敏的眼睛里,她对女兵们的生活境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在她的笔下出现了一个个不甘屈服于恶劣气候、传统文化和政治环境制约的女性形象,她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只属于自己,自己可以把握它,利用它,让他发扬光大正是她的这种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在作品仲裁权是初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个个凄美的女性故事 《昆仑荡》中,作者以“大革命”这一动荡不安的年代作为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以昆仑雪山这一恶劣的环境为人物的生存环境,展开了对女兵们生命体验的书写美丽的女战士肖玉莲是白色雪山和绿色军营中一朵绽放的花,她尤其受到男兵们的青睐然而“战士不准谈恋爱”的军规,限制了她们追求美好爱情的脚步出于对军规的遵守何不伤害任何一个心灵的思想,使她的装满“那种信”的小抽屉满了又空,空了又满,她却从未打开过一封而当她面对心仪的郑伟良时,虽然没有语言上的爱意交流,但双方都明白自己的情愫面对着严厉的军规她是那样的痛苦与煎熬、无助与无奈。
故事的最后,肖玉莲和郑伟良在一次“最接近实战”的拉练中光荣的牺牲了,他们甚至还没有互诉衷肠,这朵爱情之花就凋零了然而为了秉承军规,他们的陵墓被安排在陵园的两个角落,拉开了能够拉开的最远的距离这是一个不尽人情的年代,对女兵从身体到心灵都是一种摧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女性自觉地追求自身价值与美好事物所遇到的重重障碍,这是一种对女性的渺杀 相对于肖玉莲的默默忍受,《阿里》中的女主人公游星则是大胆勇敢的她渴望爱情,勇于追求爱情当男兵们达成统一的共识,谁也不理睬高傲的她时,她感到万分的苦闷而当伍光辉出现时,她的心为之一振,她为自己美好的爱情之花的盛开感到开心不已,她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当她夜晚与伍光辉出游被发现时,吉普车的车头朝向国境方向她被判以叛国罪这是任何一个人最不愿意背负的罪名,这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高傲的游星却没有反抗,她缄默着然而爱人的背叛使她跌入了绝望的谷底她决定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捍卫自己爱情的尊严她精细的打扮着自己,然后毅然决然的走向了狮泉河死亡是她的自主选择,她以死表达了自己的反抗背景和政治压力之下,游星的人格追求是那样的渺小,微乎其微游星毁灭式的反抗是对父权社会的一种颠覆。
在“昆仑”系列小说的叙事中,毕淑敏女性意识已“自觉”的显现在绿色军营这一男权的天下,女兵们以或朦胧或决绝的态度呼唤着爱情,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美好的生活这种精神气质体现了女性鲜活真实的生命意义虽然这种女性意识只表现在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上,但毕淑敏对女性的关注,对女性人生的思考还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2女性意识的深化 20世纪90年代,毕淑敏从军营种回到了繁华的都市,她把创作目光投向了更广的天地在这一时代,女性对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她们迅速成长成为同男性一样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不可或缺的群体,自立自强,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实现自身的价值女性的主体意识得以深化,使自己确立了更好的社会地位毕淑敏说:“我们思考山岳和海洋,因为女性的生命和发展与自然密切相关我们思考战争与和平,因为女性参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我们思考科学与技术,因为它是人类繁衍昌盛的必须和地球联络宇宙的信号我们思考家庭和孩子,因为它是神圣的花园和晶莹的蓓蕾我们思考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因为它是女性出发的锚地和翱翔的天弯这充分的体现了女性对自我的清醒认识,使得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的被爱护和尊重 长篇小说《红处方》问世毕淑敏女性意识的成熟与深化。
在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简方宁作为戒毒医院的院长,在生活与事业中独当一面,她一向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她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事业中简方宁在工作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她在得到同事和病人认同和尊敬的同时,又遭到隐君子庄羽的报复和陷害她染上了“极品七”,想要摆脱这种毒品,只有切除大脑中控制情绪的神经蓝斑,这意味着她以后的生活工作不再有快乐和痛苦但作为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人,简方宁热爱生活和工作,她不允许自己变成那样,她认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我们具备高尚的情感她为自己活得更精彩而活她坚毅而果断的选择了自杀,她将自我意义置于一切之上简方宁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并为之付出生命毕淑敏的这一书写,将一个“我只是为了我自己”的自主女性形象表现的活灵活现,是女性主体意识的深化,展现了时代女性的风采 作为女性,她一生中最大的光荣就是母亲这一天职毕淑敏作为多年的儿科妇产科医生,总能感到母亲们在生死抉择之际不可理喻的母爱在《生生不已》的创作中,毕淑敏把自己深切的生命体验融入其中,从母性出发,对乔先竹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书写女儿———小甜的脑瘤好像一块巨石压在乔先竹的胸口,指望不上丈夫,乔先竹告诉自己必须要顶住要镇定女儿的痛苦撕扯着乔先竹的心。
当她从袁医生的口中得知只有再次怀孕才能拯救她的精神甚至是生命她毫不犹豫地接受怀孕,她不顾医生的劝阻,冒险取出了已经融入体内的节育环小生命的生长给乔先竹带来了希望,但对于她来说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也是她个体走向衰亡的过程小生命的降临却带走了母亲的生命 乔先竹这种自我毁灭的人生价值是那样的伟大,她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作为母亲的人生价值毕淑敏歌颂这种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侍女性主题意识在母爱中得到升华 3女性意识的超越 毕淑敏女性意识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女性的关注,她不只是简单的关注女性的本身,更关注她们的心理《拯救乳房》中作者把自己置于乳腺癌患者中间,面对她们从肉体到心灵上的变化,她采用心理干预,让她们重拾自信,战胜肿瘤,使她们的心理阳光普照另一方面是毕淑敏对死亡也做出了明确的思考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是整个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作者在《预约死亡》中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深入的思考,把生命引入到另一个新的境界 结语 毕淑敏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上,对女性的人生目标,生命价值作了全面的诠释她歌颂女性,从对女性生命状态、生存方式及生命过程的思考到对女性尊严、生命延续等多方面思考都融入到他的创作中。
这是她对创作的追求,也是 她对生命和生活的主观体验和独特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