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文化常识课件.pptx
27页文化常识 必修二,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总角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离骚 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风骚”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结发 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罗敷 罗敷,一个姓秦的农家女,以采桑为生,大约生活在汉末至三国时期。
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是古邯郸美女的代表后来成为古代美女的通称伏惟 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新妇 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下九 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六合 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天干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黄昏 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 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十二时辰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依次递推知识回顾: (1)哪些称为十二地支? (2)哪些称为十天干?,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答: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建安 汉献帝年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年号、庙号、尊号和谥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知识拓展: 年号 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一个皇帝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年号,如: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自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汉献帝,建安 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年号、庙号、尊号和谥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知识拓展: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想一想:回忆历史请问唐太宗的儿子的庙号叫什么?,唐高祖 李渊,唐太宗 李世民,唐中宗 李显,建安 汉献帝年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年号、庙号、尊号和谥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知识拓展: 尊号 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尊号:礼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宏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建安 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年号、庙号、尊号和谥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知识拓展: 谥号 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如:隋世祖杨广谥曰炀帝(贬);岳飞谥曰武穆(褒)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隋炀帝,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杜康 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子 对对方的尊称衿 古式的衣领青衿 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短歌行,阡陌 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癸丑 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兰亭集序,暮春 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禊 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望 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赤壁赋,晦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 农历每月第一天浮图 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游褒禅山记,阴阳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考一考:“梵语”这个词怎么读?,梵(fn)语,拓展知识: 古代常见地区名称 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2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地区3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4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5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6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7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8中国,指中原地区9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10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11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12岭侨,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13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起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14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15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