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著作权法学.doc

28页
  • 卖家[上传人]:ZJ****1
  • 文档编号:57923177
  • 上传时间:2018-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7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著作权概述 一、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人格利益以及支配该作 品并获得财产利益的权利的总称 1.著作权与版权的差别: 版权(copyright) ,是英美法系的概念,是为了防止他人复制作品, 损害作者的经济利益版权可以像财产一样自由转让 著作权(author’sright) ,是大陆法系的概念,作品被视为作者人格 的延伸和精神的反映,非普通财产人身权一般不允许转让和放弃 二、著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皇家特权时代(古代-17 世纪) 西方最早是 1469 年威尼斯共和国授予书商乔万尼·达施皮拉出版者 许可证 1534 年亨利 8 世授予剑桥大学印刷与出售图书的权利 1557 年英国成立皇家出版公司 (2)作者权利时代(17 世纪-20 世纪) 英美版权法系: 1709 年,英国通过了旨在“给予印本的作者和买主 以一定期限的印本权,以鼓励创作活动”的版权法——《安娜法》 ,首 次确认了作者对作品享有首先印刷的权利, 结束了文书商对出版的 垄断,被称为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版权法 大陆版权法系:法国 1793 年制定《复制法》 ,把作者的精神权利放 到首位 3)世界权利阶段(20 世纪以来) 1886 年在伯尔尼召开多边版权大会,缔结 世界版权史上第一个版权公约—《保护文学 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简称《伯尔尼公约》 。

      1954 年缔结了《世界版权公约》 1995 年《TRIPS 协议》全称《世界贸易组织中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三、我国著作制度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版权保护出现在宋代 1910 年《大清著作权律》 ,未真正实施 1915、1928 分别颁布过《著作权法》 70 年代末颁布过一些暂行规定 1986 年《民法通则》开始将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正式纳入法律保护范 围 1990 年通过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2001 年修定《著作权法》 200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 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2010 年 2 月 26 日,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的决定》 ,并自 2010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2011 年 7 月 13 日,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在京正式启动 四、著作权的特征 (1)无形性:著作权是一种无形的权利 (2)专有支配性:除法律规定或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利用 作者的作品 3)分享性:同一项权利可以同时被不同的主体分别享有 (4)地域性:著作权是依据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而产生的,因 而也只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内有效,在这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受 到保护。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有关的权利就不再有效发生侵权时, 著作权人必须依据具体国家的法律提起诉讼,并且依据具体国家的 法律规定获得救济 5)时间性:作者的财产权在法定期间内受到保护 五、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原则: 1.保护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利益 2.促进和兼顾社会公共利益 3.尊重国际惯例 第二章 著作权的客体 一、作品的概念: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的形式加以复 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二、作品的构成要件 1.作品必须是智力成果 2.作品必须具有可复制性 3.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 三、独创性 1.独创性中的“独” 指劳动成果由劳动者独立完成,而非抄袭 “独”的两种情形 1)从无到有进行独立创作 2)以他人已有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创作 2.独创性中的“创” 指劳动成果达到一定水准的智力创造高度 1)没有留下智力创造空间的活动不可能符合“创”的要求 2)智力创作不意味着具备高度的文学和美学价值,但不能过于微不 足道 四、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1.思想:著作权法并不保护抽象的思路、观念、理论、构思、创意、 概念、系统,而只是保护以文字、音乐、美术等各种有形的方式对 思想的具体表达。

      2.操作方法、技术方案和实用功能 3.事实及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 4.官方正式文件(法律、法规、政府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立法、 行政、司法性文件 及官方正式译文) 5.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数据 五、作品的种类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 5.摄影作品 6.电影、以类似制作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计算机软件 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1)是指在一国国土上,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创作,经世代相 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作品 (2)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 A.口头艺术形式 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等 B.声音艺术形式如民乐、民歌等 C.动作艺术形式 对于这种艺术形式,也有学者称为形体表达或行为表达,如民间舞 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 D.造型艺术形式 如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雕塑、民间建筑以及民居、民间服饰、 民间装饰等 E.综合艺术形式 如祭礼(如民间祭祀活动) 、宗教仪式、节日庆典活动(如火把节、 泼水节) 、民间游艺活动等,这种艺术形式往往集言语、声音、动作、 艺术造型于一体。

      (3)国际保护民间文学形式的法律制度 198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民间文学艺术 表达免被滥用国内立法示范法条》 (4)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 A.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对象从著作权法上的“作品”扩大到不 具备作品条件的“表达形式” B.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界定为国家 C.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及表达形式的收集者、整理者和传播者的 权利,尊重他们在收集、整理和传播过程中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版权领域第一个世界性多边国际 条约 我国于 1992 年加入,现有成员国 100 多个 《世界版权公约》我国于 1992 年加入 甲、乙均是摄影师甲于某风景胜地拍摄风景照片一张乙从未看 到过甲拍摄的照片,但乙在同一风景胜地旅游时,碰巧在同一拍摄 地点,以同样型号的照相机,用同样类型的胶卷,以同样的取景、 同样的角度、同样的光圈和快门拍摄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与甲拍 出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一般人很难用肉眼辨别出其中存在的微小 差异乙所拍摄的照片是否具有“独创性”? 一名政治家进行了讲演在场的近百名记者中只有一名记者用他独 有的速记方法准确地记下了讲演者所说的每一个字。

      该名记者的记 录稿是否是他的作品? 甲公司为了编制当地居民的号码簿,派人走家串户收集并逐一 核实每一居民的号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在收集了当 地全体居民的号码之后,该公司按居民姓名的字母顺序进行排 列乙公司抄袭了甲公司的号码簿. 乙公司是否侵犯了甲公司 的著作权? 甲是一名 6 岁儿童,平时喜欢凭借自己的想象用水彩笔画画某日 经营某公司的邻居乙觉得甲画的一幅颇有意思,随即将这幅画略作 修改后,用作自己公司的宣传画甲父认为乙未经许可使用儿子的 绘画构成著作权侵权乙则认为:6 岁儿童没有受过任何美术训练, 只是随意涂抹,画出的东西并无艺术性可言,只不过碰巧与公司的 宣传理念较为吻合而已,因此根本不能称为“作品”,更谈不上享有 著作权如果甲父将乙诉诸法院,法院应当如何裁判? 第三章 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权的内容概述 1.著作人身(精神)权: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 为内容的权利 2.著作财产权:是著作权人基于对作品的利用而获得财产利益的 权利 3.二者的区别: 1)人身(精神)权具有专属性,财产权可继承和转让 2)人身(精神)权的保护没有期限(发表权除外) ,财产权的保 护是有期限的。

      二、著作人身权的内容 1.发表权:是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发表权的特点: 1) 只能行使一次 2)需要与著作财产权中的任何一种共同行使 3)受时间限制 4)通常不能转移(如作者身分不明或作者死亡未明确表示不得发 表时除外) 5)涉及第三人时,受第三人权利制约 2.署名权:是指作者在自己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品上标记姓名的 权利 如何行使? 1)可署真名、也可署笔名或假名 2)可以不署名,但可以随时主张自己的署名权 93 年香港永成古玩拍卖有限公司与上海朵云轩联合拍卖了署名为著 名画家吴冠中的《毛泽东肖像》 ,右上角竖体草字为“炮打司令部, 我的一张大字报,毛泽东”,左下角落款竖体草字为“吴冠中画于工 艺美院 1962 年”吴冠中以两公司拍卖假冒其署名的伪作侵犯其署 名权为由提起诉讼 3.修改权:是指作者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修改权的行使: 1)作者可以自己修改作品,也可以授权他人修改自己的作品 2)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做文字性修改 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三、著作财产权的内容 1.复制权: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 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1)复制行为的构成 首先,该行为应当在有形的物质载体上再现作品 其次,该行为应当使作品被相对稳定和持久地“固定”在有形物质载 体之上,形成作品的有形复制件 2)复制行为的分类 A.从平面到平面 B.从平面到立体 C.从立体到平面 D.从立体到立体 E.从无载体到有载体 3)数字环境中的复制行为 A)将作品以各种技术手段固定在芯片、光盘、硬盘和软件磁盘等 媒介之上 B)将作品上传至网络服务器 C)将作品从网络服务器或他人计算机中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 D)通过网络向其他计算机用户发送作品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 件的权利 1)发行行为的构成 首先,该行为应面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 其次,该行为应当以转移作品有形物质载体所有权的方式提供作品 的原件或复制件 华夏电影发行公司依法取得了电影《终结者 3》在中国地区的“独家 发行权”华网汇通技术服务公司和湖南网络传播公司未经许可, 将电影《终结者 3》上传至网站供用户有偿下载华夏电影发行公 司即以两家公司侵犯其“独家发行权”为由提起诉讼 案例:某画家将其所画的一幅国画送给朋友,后来其朋友在书画市场 上将该画售出。

      请问其朋友的行为是否构成对作品的发行? 2)发行权一次用尽 著作权人对特定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发行权在该特定原件或复制件 首次被合法向公众销售或赠与后用尽 案例:某画家将其所画的一幅国画送给朋友王某保存,而王某此人 擅自在书画市场上将该画售出购得该画的刘某如果再将此画拍卖, 是否构成对发行权的侵犯? 构成对发行权的侵犯 3)发行权一次用尽适用的条件 首先,作品复制件必须经著作权人授权或根据法律规定合法制作 其次,作品原件和合法制作的作品复制件已经经过著作权人许可或 根据法律规定向公众销售或赠与 3.出租权:以有偿的方式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以类似摄制电影 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及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 要标的的除外 4.展览权: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 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 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5.表演权: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 权利 1)现场表演:由人对文字作品、戏剧作品、音乐作品和舞蹈作品所 进行的公开现场表演 2)机械表演:将对作品的表演录制下来之后使用机器设备进行公开 播放。

      6.放映权: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 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权利 7.广播权:指著作权人依法通过广播、电视等手段传播作品的权利 1)无线广播:把作品转化成电磁波,通过无线发射装置传播 2)有线转播:通过有线装置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加以转播 3)公开播放接收到的广播:将接收到的广播节目通过扩音器、电视 机等设备向公众传播 8.摄制权:将原作品演绎表现为视听作品的权利 将摄制权许可给他人使用,视为同意对其作品做必要的改动,但这 种改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