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光明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7页2021-2022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光明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参考答案:A2. 我国的古籍装帧看似简单,但并非随意为之,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宋代的蝴蝶装是印刷史上第一次把散页的折缝集中在一起,形成订口而成册,极坚固藏书者随之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技术的革新B.造纸术的改进C.装订技术的提高D.科举制的盛行参考答案:A材料中“蝴蝶装”“订口而成册”说明当时印刷和装帧技术先进,故A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印刷术,不是造纸术,故B错误;装订技术属于印刷技术,故C错误;科举制属于考试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D错误3. 康熙帝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后,限令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必须在三年内回国,否则“不得 复归故土”雍正帝也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做法所体现的政 策是A.闭关自守 B.歧视商人 C.官府垄断贸易 D.重农抑商 参考答案:A4. 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
实质上体现了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参考答案:试题分析:宗法制把“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做为君子,要先齐家,再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先传宗接代,再扩展到天下大事,所以实质是宗法制的体现因此选CC5.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参考答案:B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因素角度,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故B项正确;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国最早具备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视角都是基于对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而得来的,故C项错误;后期的研究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故D项错误点睛:“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更多侧重于结论的传输,而对获得历史结论的过程则鲜有涉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结论、轻证据和逻辑的倾向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出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也必将有助于进一步展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魅力6. 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A. 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相一致 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 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 D.它是在中共的帮助下制定的参考答案:A7.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参考答案: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说明作者主张不必过分崇拜圣人权威,应坚持内心的自我判断,这种思想特质敢于突破传统圣人观念,符合明代思想家李贽的思想特征,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没有主张否定圣人权威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8. 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认为,1787年制宪会议代表们的意图是使“全国政府不为大众狂热所挟持,保证名正言顺之人能够担任政府公职”。
以下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C.政府部门间的权力制衡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参考答案:B点睛:对材料“全国政府不为大众狂热所挟持”的理解是关键9. 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下列关于行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当时全国分设10个行省B.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C.行省官员有更改赋税征收制度的自主权D.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参考答案:C行省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浙江、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B正确元代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D正确元代各地的租税征收,主要采取路府总领,路府州县的赋税征收,又需要受行省的综领和监督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对辖区盐、酒、金银、市舶等课税,行省也有节制、掌管、监督等权力但不能更改该制度,C错误10. 一著名学者曾就该朝的社会状况指出:“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该学者说的该朝是 ( )A.周朝 B.汉朝 C.宋朝 D.明朝参考答案:C11. 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A.是大一统的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C.人民生活的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参考答案:A12.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参考答案:B13.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A、要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要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C、要警惕民族分离分子 D、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参考答案:A14.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大广场,于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广场边上有著名的“白天鹅之家”餐厅,餐厅门上面有块铜牌,用法语、荷兰语、英语和德语写着:“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1848年3月生活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在此居住期间最有可能完成的是A.发表了《神圣家族》B.发表《共产党宣言》C.创建领导第一国际D.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是马克思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及切身实践的基础上创作的,是马克思的重要成果,故答案选择B项《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的阐述了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神圣家族》是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故A项不正确;1964年9月,马克思创建领导第一国际,故C项不正确;1867年,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故D项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点评: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除了掌握其发表的时间外,还要注意这些著作的基本内容15. 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参考答案:D16. 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认为:“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我国新型人民民主制度最终确立于A.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召开C.1954年中国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D.1958年中共八大召开参考答案:C17.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A.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参考答案:C18.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参考答案:B考查四大发明在中国的影响从材料可以看出,四大发明传到西方以后,为西方战胜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出了巨大地贡献,但是在中国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19.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改革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北朝的改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分析选项,A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与史实不符;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作用20. 图一、图二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史料。
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图一 图二A.图一的“天命诏旨书”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B.图二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安民靖土”文告C.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革命运动都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D.与图片有关的两次革命都学习西方,试图建立全新制度参考答案:C考点:太平天国运动;武昌起义观察图,可知图一中的“天命诏旨书”反映了太平天国浓厚的封建意识,其政权不具有反封建意识和民主意识;图二所示文告的发布者是湖北军政府,故排除 A、B、D 三项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具有反侵略性质,故选 C 项21. 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根源于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C.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