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2 古诗两首10.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0802574
  • 上传时间:2023-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观书有感》学习内容:本诗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所写的一首哲理诗,诗中用活水注入池塘,使池塘清澈见底,来比喻不断读书能读书能使人心智澄明的道理全诗围绕“方塘”展开写景描写,表面写景,实则明理,诗句意思浅显易懂,所蕴含哲理对学生读书有指导作用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四步法“知诗人”“释诗题”“解诗意”“悟诗情”已经是运用自如,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学生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还不够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明白诗人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追本溯源,发现真相,深入感受方塘特点,以及诗中景物与所蕴含的哲理之间的联系,这是六年级学生应该训练的语文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作者朱熹擅长从景物中找寻真相,以景喻理,引导学生从这类哲理诗中学会追本溯源,感悟哲理,也是提升学生独自鉴赏诗词能力的一个有效训练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读这首诗,初步了解作者朱熹,学会书写“鉴”并理解意思2.理解诗句和重点词的意思,充分想象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3.了解哲理诗,充分理解作者以“活水”暗喻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方能使心智澄明的道理4.能根据诗意追本溯源,举一反三,明白朱熹哲理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提升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

      学习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充分想象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2.了解说理诗,充分理解作者以“活水”暗喻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方能使心智澄明的道理学习难点:能根据诗意追本溯源,举一反三,明白朱熹哲理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提升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一、名言导入,引入课题1.出示名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2.指生读3.说说对两句名言的理解4.导入诗人,学生交流写下这两句名言的人叫朱熹,你对朱熹有哪些了解?(板书:朱熹)5.教师补充资料,深入了解朱熹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朱熹所写的,与读书有关的诗——《观书有感》(板书课题)二、初读正音,粗知诗意1.出示整首诗,指生读2.注意停顿,学生根据停顿标识,有节奏地朗读这首诗3.自由读,指生读,齐读4.引导学生默读本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5.指生说诗意三、由诗入画,论水思源1. 古人说“诗中有画”,朱熹的这首诗中也藏了一幅画,你知道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方塘)2. 在这首诗中,作者是怎样形容方塘?(半亩方塘一鉴开)学生交流第一句诗意,教师补充 “鉴”,与“监”音似、形似,“监”的古字是右边是一个人双膝跪地,左边是一个盛满水的盆,意思是人俯首在一盆静止的水面上反观自己的影像。

      到了商周的时候,有了以青铜为材料的铜镜,原来的“皿”字底改成了“金”,形成了新字就是“鉴”,意思是用水盆或铜镜照影像,古人的镜子通常有一块布包着,用时才打开,所以是一鉴开师板书“鉴”,一竖短一竖长,一撇一横点下方,金字为底手伸长3.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把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学生分组讨论是因为“平”还是因为“清”?l 平①引入“天光云影共徘徊”徘徊”意为来来回回地移动,暗示水在缓缓流动,所以水面并不平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句诗意②除了“天光”“云影”,水面上还会有什么来来回回地移动?水中呢?③边欣赏幻灯片,边练习仿写虽然只是半亩方塘,却能映照出天高云淡、高山大川、飞禽走兽,囊括鸢飞鱼跃,鸟语花香,流沙走石,真是广袤雄丽,包罗万象板书“广”⑤有感情读前两句l 清①引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并理解诗意②方塘的水会清到哪种程度?学生联想③男女生、师生练习一问一答,理解设问的修辞得出结论:方塘像一面镜子是因为水清,水清是因为源头有源源不断的水注入进来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清水的注入使得方塘清澈见底,还会使方塘发生什么变化?引出“深”4. 如果没有清水的注入,方塘会变成什么样?小结:由此来看,方塘的清澈、广袤、深远都源自方塘源头活水不断地涌入。

      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规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好比沿着一棵大树的树干去寻找它的树干,跟着水流的方向去探寻它的源头,追本溯源,最终是能找出真正原因所在板书:追本溯源)四、追本溯源,喻理于景1.这四句诗句句含景,句句写景,名字改为《观塘有感》似乎更贴切,你同意吗?2.引入朱熹写作背景朱熹写这首诗时已过六十,当时的他学识渊博,名扬天下,但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思考和智慧还不够,还不能让自己头脑更清晰那一年他应好友邀请去讲学好友那里有一座藏书楼,他就整日埋在藏书楼里遍读百书,孜孜不倦,如饥似渴有一天,他饱读诗书后走出藏书楼,但心中还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维和智慧,忽然见到这片澄净的方塘,顿时茅塞顿开,随即吟出了这首《观书有感》古诗题目诗中所描写的现象现象所产生的原因我明白的道理是3. 这片方塘让朱熹明白了什么?理解诗中所蕴含的道理——只有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方能使人心智澄明、开阔引入“哲理诗”“暗喻”的写作手法(暗喻是指用不明显的比喻词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4.五、群诗共赏,寻源讨本1.朱熹是一个乐于从自然万物中追本溯源,寻求真相的一个作家他常常思考自然万物产生的根源,然后追本溯源,将普通的自然现象与做人做事、读书做学问联系,他的诗中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2.出示《春日》《泛舟》3.生自由读,结合提示理解诗歌的意思4.小组任选一首,用追本溯源的方式,理清诗中的“本”和“源”再理解诗中所蕴含的道理不拘泥于作者写诗的原本意图,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5、总结板书设计:观书有感 清 方塘 广 深追本溯源不断读书活水 心智澄明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