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7[高考文综]11地理主观题答题技巧.ppt
114页全(全国文综国文综Ⅱ39Ⅱ39题部分题题部分题):):读图:读图: 1、简述、简述20世纪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并,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机械工业区位的工业区位的最主要因最主要因素素((14分)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丰富的铁、煤等、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或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或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2、原料(铁、煤、原料(铁、煤)一、高考能力要求:一、高考能力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表述或提供的各种图文限度地获限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快速地从题目提供的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能够对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完整地理解,并进行合理的梳理与整合 能力一:是三科都需要的,特别是我们地理文字信息图像信息比较多,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这个能力我们通俗说是解题的前提能力,你要明白它的文字内涵,意思是什么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基本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重大时政、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相关信息,理解和分析问题 ●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解决问题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基本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必要的判断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描述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观点等 •能够准确运用相关学科术语,对社会生活、历史与地理等方面的有关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作出客观地叙述或说明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观察、比较、分析、认识相关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能力三:描述和阐释的能力得分能力)考试中心面对全国考试检测的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在地理答题中能够把握信息、理解题意,但是不能准确的得到所应得的分数。
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都明白,都懂,但是不能准确的描述出地理事物围绕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准确的描述或归纳地理结论学习十二年,学生的知识、能力在已经定型的情况下,怎么提高分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按照考纲中对这项能力的要求,你要提升你学生表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文科综合测试考试目标中的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有以文科综合测试考试目标中的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有以文科综合测试考试目标中的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有以文科综合测试考试目标中的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有以下三个层次:下三个层次:下三个层次:下三个层次: 要求要求要求要求ⅠⅠⅠⅠ、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准确描述准确描述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和解释事物的特征和解释事物的特征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要求要求要求要求ⅡⅡⅡⅡ、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要求要求要求要求ⅢⅢⅢⅢ、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4.论证和探讨问题 •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有意义的问题或必要的论据,并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等方法论证问题 •能够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并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等方式,对有关现象、问题或某些观点进行质疑与评论,并得出独立的、合理的结论 •能够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知识、观点、方法与技能,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全面审视、探讨或尝试解决社会生活(或自然环境)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并体现出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力二:是调动和储备知识的能力日常老师提到的举一反三这样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可以概括为高考地理考试的核心能力有些学生通过历年考试大纲和试题发现了这点,说老师我们怎么有点像语文了,学什么不考什么并不是把课本上的原词原句搬到试卷中,而是创造一个新的情境,那这个核心就是在考你调动原有知识知识储备的能力我们说高考的灵魂就在这项能力上 推理论证这实际上是考我们地理学科最基本的思维能力拓展一点,我们都是从学生过来的,推理、判断、演绎、概括,这些围绕时空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都需要以我们的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这种能力可以概括为基础能力。
二、二、综合题题型综合题题型分类特 点填空型综合题以填空题的设问形式出现的地理综合题,是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综合题这种题目在以前的全国高考中经常出现,现在的高考题中这种类型的题目越来越少广东高考特色这类题目为主简答型综合题以简答题的设问形式出现的地理综合题,是现在全国高考中最流行的一种综合题类型,但广东高考仅有两至三小题,20分左右这类题目的答案文字较多,且需要语言的组织,学生在此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得分情况很不理想分类特 点计算型综合题(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进行文字正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的地理综合题)图像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大多以示意图或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图中提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计算出相关的地理结论;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象表格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表格形式展示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概念、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物分类特 点计算型综合题(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进行文字正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的地理综合题。
)图表结合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图像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地理数据信息, 要求考生从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象是上述两种题型的综合文字材料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文字形式展示有关地理计算信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或材料中提供的有效计算信息加以计算得出正确的数据;或根据所得到的相关数据推断地理结论分类特 点跨学科综合题通过丰富的信息(文字、地图、统计数据等),考查不同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同一份例案材料可以实现“一材多问”,设计选择提问、填空与简答、计算与论证等不同的题型题目,广东高考基本上没有这类题目三、综合题失分原因分析三、综合题失分原因分析: : ((1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地理空间概念不清,任意定位地理空间概念不清,任意定位((3 3))阅读、提取信息失误阅读、提取信息失误信息获取能力弱和运用信息答信息获取能力弱和运用信息答题能力差题能力差 ((4 4)答题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答题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答题抓不住关键词,语言混乱、表述不清答题不规范,错别字较多答题抓不住关键词,语言混乱、表述不清答题不规范,错别字较多((2)双基不实)双基不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概念与原理混淆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概念与原理混淆不清四、考前应试策略点拨 1、适度进行答题练习,通过审题,练习提取和解读信息;通过适应新的情境设置,获得临场探讨问题的应变能力;认真审题,提取信息,调动知识,认真审题,提取信息,调动知识,理清思路,规范答题理清思路,规范答题(平时从严、考试坦然)(平时从严、考试坦然) 2、多思考解决新问题的练习,获得独立编制答案、确定解题思路的体验; 3、不追偏、难、怪题,不被跨学科试题吓倒,重在学科内综合。
4、熟悉试题指导用语,如: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描述描述特征和状况特征和状况 列举列举事物和现象事物和现象 说明说明作用和意义作用和意义 分析分析原因和条件原因和条件 评价评价区位和影响区位和影响 提出提出对策和措施对策和措施 比较比较相同和不同相同和不同答出关键的地理术语即可答出因果关系或推理过程从正、反两方面组织答案从问题和方向两方面组织答案从定义和影响因素确定比较项目答题要求5 5、回归基础知识(学案)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明晰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明晰知识结构主干知识要细化,扫清知识盲点主干知识要细化,扫清知识盲点将陈述性知识转化成以问题为中心的将陈述性知识转化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知识构建答题模式构建答题模式抓准主干知识,构建答题模型抓准主干知识,构建答题模型6 6、提升解题能力重视错题,及时查漏补缺重视错题,及时查漏补缺 注重对客观性试题的分析总结 总结主观性试题的基本答题线索 学会使用地理专业术语,注意答题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7、具有严谨的时间意识,有计划安排答题时间,书写快捷。
第一卷单项选择题11道题,10-15分钟以内答完第二卷综合题40\41题(学科内综合, 30-35分钟以内答完)尽量避免非知识性失分尽量避免非知识性失分(如粗心大意)(如粗心大意) 8、心态稳定,注意答题策略的练习,满怀信心地迎接高考五、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五、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1 1、把握解题三部曲、把握解题三部曲2 2、夯实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知识( (略略) )3 3、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略)、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略)4 4、建立解题思维模式、建立解题思维模式试题情境试题情境(文字、图表)(文字、图表)试题设问试题设问获取解读获取解读地理信息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调动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方法、(原理、规律、方法、观点、理论)观点、理论)答案答案有效有效信息信息判断、推断、判断、推断、归纳、预测、归纳、预测、分析、说明、分析、说明、评价、反思评价、反思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思维过程思维过程1 1、把握解题三部曲、把握解题三部曲解题三步曲之一解题三步曲之一--审题--审题 审题是应试第一关审题是应试第一关审审””就是阅读、琢磨、就是阅读、琢磨、推敲 审题的目的是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问题理解题意、明确问题。
实质实质就是就是领会或领会或揣摸揣摸命题人的意图其能力要求是命题人的意图其能力要求是获获取有效信息取有效信息审题要领审题要领◆◆圈点关键词语圈点关键词语◆◆重视隐性信息重视隐性信息◆◆确定问题指向确定问题指向“规定动作规定动作”要到位要到位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审题能力:①①①①不善抓住不善抓住不善抓住不善抓住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不能全面准确理解设问,,不能全面准确理解设问,,不能全面准确理解设问,,不能全面准确理解设问,答非所问答非所问答非所问答非所问②②②②整合信息整合信息整合信息整合信息能力差:不能充分挖掘解题条件能力差:不能充分挖掘解题条件能力差:不能充分挖掘解题条件能力差:不能充分挖掘解题条件③③③③区域定位区域定位区域定位区域定位不准确:对地理空间位置的相互关不准确:对地理空间位置的相互关不准确:对地理空间位置的相互关不准确:对地理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把握不准系把握不准系把握不准系把握不准图图5 世界某区域略图世界某区域略图(温州二模)(温州二模)36、、(2)简述简述M岛多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析其原因10分)分) 答题指导:答题指导:仔细审题,提取信息,调动知识,理清思路,规范答题仔细审题,提取信息,调动知识,理清思路,规范答题设问中心设问中心2提取信息提取信息调动知识调动知识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天气系统天气系统(锋面、锋面、气压);气压); 海陆;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海陆;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洋流等洋流等 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由南向北递减(或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由南向北递减(或由西南向东北递减)2分)分)原因原因: 南部(或西南部)受盛行西风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影响,多锋面、气旋活南部(或西南部)受盛行西风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影响,多锋面、气旋活动,降水相对较多;北部受极地高压带和极地东风控制,降水少每点动,降水相对较多;北部受极地高压带和极地东风控制,降水少每点3分,分,共共6分)分)(该岛轮廓北宽南窄),南部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南部西侧受沿岸暖流的增(该岛轮廓北宽南窄),南部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南部西侧受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降水较多(任答一点,得湿作用,降水较多(任答一点,得2分)分)规范答题规范答题关键词关键词设问中心设问中心1答题思路好,表扬答题思路好,表扬!!!解题三步曲之二解题三步曲之二--解题--解题 解题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正确理解题意的解题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思考问题答案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答题基础上,思考问题答案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答题范围范围和和要点要点解题的能力要求解题的能力要求处理信息、调动和运处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用知识这一步骤容易被忽视)(这一步骤容易被忽视)◆◆展开联想展开联想◆◆求助图示求助图示◆◆排列要点排列要点解题要领解题要领((0808高考宁夏卷)高考宁夏卷)3636.(.(2828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图5 5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时间更长,为什么?(1414分)分)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 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水汽较多(靠近河流) (易产生浓雾)乙路段(易产生浓雾)乙路段 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 接近(开阔)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解题三步曲之三解题三步曲之三--答题--答题 答题是把解题中的答案要求用文字或图象方法答题是把解题中的答案要求用文字或图象方法表达出来。
基本要求是表达出来基本要求是清楚、准确、简明、完整、清楚、准确、简明、完整、有序有序 ,答题的关键是:,答题的关键是:正确运用术语正确运用术语,,其能力指向其能力指向是是描述或阐述、论证问题描述或阐述、论证问题 这是你展示能力的唯一机会!这是你展示能力的唯一机会!◆◆层次分明层次分明◆◆运用术语运用术语◆◆表达完整表达完整答题要领答题要领4040.读图.读图9 9,回答(,回答(3 3)~()~(4 4)小题3 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1313分)分)地形:位于山前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上,地形平坦土壤: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土壤: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 的农副产品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 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 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条理性条理性逻辑性逻辑性准确性准确性具体性具体性简洁性简洁性20072007高考文综全国高考文综全国ⅠⅠ卷卷(2)、答题能力:(2)、答题能力:(2)、答题能力:(2)、答题能力:①①基本基本基本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不熟练,印象模糊,不能准确答题概念、原理、规律不熟练,印象模糊,不能准确答题概念、原理、规律不熟练,印象模糊,不能准确答题概念、原理、规律不熟练,印象模糊,不能准确答题②②没有系统的没有系统的没有系统的没有系统的答题思路答题思路答题思路答题思路,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答题随意性强,有效答题率不高③③不善于不善于不善于不善于联系联系联系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④④答案缺乏答案缺乏答案缺乏答案缺乏针对性针对性针对性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⑤⑤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关系关系关系和因果关系和因果关系和因果关系和因果关系⑥⑥文字文字文字文字表达表达表达表达能力差,文字不精练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能力差,文字不精练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能力差,文字不精练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能力差,文字不精练简洁,用词不严谨、不规范、不科学、关键词错别字多。
不科学、关键词错别字多不科学、关键词错别字多不科学、关键词错别字多重点复习重点复习归纳思路归纳思路写出关键词写出关键词注重理解注重理解按点答题按点答题勤于思考勤于思考•简述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简析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写出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现•概括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要点等•描述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综述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综合题答题的基本要求综合题答题的基本要求•说明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分析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对比(比较)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相反、相似,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评价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综合题答题的基本要求综合题答题的基本要求★★综合题答题的常见错误综合题答题的常见错误①①用现象解释现象用现象解释现象 --学会用原理--学会用原理““搭桥搭桥””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所以青藏高原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所以青藏高原上太阳能资源丰富。
上太阳能资源丰富例:青藏高原上太阳能资源丰富,为什么?例:青藏高原上太阳能资源丰富,为什么? ②②用原理代替分析,答题不到用原理代替分析,答题不到““位位”” --学会--学会““向前推理向前推理”” 即利用原理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讲清楚原理对问题即利用原理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讲清楚原理对问题的影响过程或途径,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将原理扩散开来的影响过程或途径,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将原理扩散开来北岸或左岸,因为该河流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时,北岸或左岸,因为该河流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严重,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严重,北岸泥沙堆积量大岸泥沙堆积量大★★综合题答题的常见错误综合题答题的常见错误例:崇明岛因泥沙沉积而不断扩大,它最终将与河流的例:崇明岛因泥沙沉积而不断扩大,它最终将与河流的 哪岸相连?为什么?哪岸相连?为什么? ★★综合题答题的常见错误综合题答题的常见错误③③用概括代替具体,只用套话用概括代替具体,只用套话 --学会具体问题--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具体””分析分析 所谓所谓““具体具体””,就是要求答案与问题之间保持很好的,就是要求答案与问题之间保持很好的对应性,使题目对于答案而言不具有对应性,使题目对于答案而言不具有““容他性容他性””,即该答,即该答案只适用于该题目,对其他题目不适合。
对于具体问题的案只适用于该题目,对其他题目不适合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不应止于说到,还要做到说尽、说细分析不应止于说到,还要做到说尽、说细 例: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例: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A A:资源和:资源和能源能源 B B:交通运输方面:交通运输方面 C C:农业方面:农业方面 D D:历:历史方面史方面 A A:有五大湖西部的铁矿,阿巴拉契亚山区的煤炭,资源丰富;:有五大湖西部的铁矿,阿巴拉契亚山区的煤炭,资源丰富;B B: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有便利的水运,大西洋沿岸有优良的海: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有便利的水运,大西洋沿岸有优良的海港;港; C C:地势平坦,农业发达,是美国重要的乳畜产品产地,:地势平坦,农业发达,是美国重要的乳畜产品产地,农副产品供应方便;农副产品供应方便;D D:是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美国资:是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综合题答题的常见错误综合题答题的常见错误④④不明命题者意图不明命题者意图 --学会能具体则具体,充分展现能力--学会能具体则具体,充分展现能力 例:例:读我国沿北纬读我国沿北纬3030°°的地形剖面图,简要分析的地形剖面图,简要分析A A处冬季气温比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气温高的成因。
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气温高的成因① ① A A地区受冬季风影响较弱地区受冬季风影响较弱② ② A A地区北部有高大的山脉地区北部有高大的山脉——秦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秦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③ ③ A A地区为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地区为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秦岭阻挡,受冬季秦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风影响较弱④ ④ A A地区为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地区为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秦岭阻挡,受冬季秦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没有风影响较弱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强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强越是后面的表述,越具体,越能体现你的思维过程越是后面的表述,越具体,越能体现你的思维过程应坚持的原则:应坚持的原则:“能具体则具体能具体则具体”2 2、夯实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知识五、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五、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比较重视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比较重视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一份集政史地三科知技能的掌握程度。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一份集政史地三科知识的试卷中,不可能全面涵盖考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全部内容识的试卷中,不可能全面涵盖考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全部内容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有用的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支撑点,同时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所以,是地理学科的支撑点,同时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所以高考命题永远不会偏离这一主线高考命题永远不会偏离这一主线 高考试题是对中学所学相关知识要点的抽查,而不是考查高考试题是对中学所学相关知识要点的抽查,而不是考查学科内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就是高考时考生必须学科内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就是高考时考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内容具备的知识内容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基本规律 基本技能基本技能((08高考重庆卷)高考重庆卷)图图8是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读图回答问题 ⑴⑴此时控制此时控制A A地的锋面类型是地的锋面类型是 。
简析简析A 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1010分)分)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成因:成因:①①暖空气沿锋面被迫抬升,成云致雨;暖空气沿锋面被迫抬升,成云致雨;②②水平气压梯度大,风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力大;③③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 冷锋冷锋地形地形农农 业业交交 通通城城 市市内外力内外力降降 水水气气 温温河河 流流商商 业业例如:区域应分析:经纬度定位、自然特征、人类活动、突出特色、面临问题、原因分析、要素评价、发展前景等方面以非洲为例分析非洲干燥分析非洲干燥面积广大的原面积广大的原因因阿斯旺大坝阿斯旺大坝造成的环境造成的环境问题问题分析为何水能分析为何水能世界最丰富世界最丰富ab为何气候,为何气候,形成原因是什形成原因是什么么?写出沿线的自写出沿线的自然带名称,阐然带名称,阐释其分布特点释其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和形成原因描述描述c处自处自然景观变化然景观变化ab有人说地中海有人说地中海在缩小,红海在缩小,红海在长大,你认在长大,你认为对吗为对吗?c地中海气候为何在地中海地中海气候为何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其它大洲为沿岸最典型,其它大洲为何没有或者较少?何没有或者较少?画出画出20°E、、0°、、10°E、、30°E、、和南北纬和南北纬30°线线五、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五、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3 3、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五、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五、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4 4、建立解题思维模式、建立解题思维模式①①静态思维模式的建立:静态思维模式的建立: ““…………特征特征”类类 “…………分布特点分布特点”类类 “…………区位条件区位条件”类类 “…………形成条件形成条件”类类 “…………意义意义”类等类等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分布;地形类型+分布;地势特点(水平、垂直)。
地势特点(水平、垂直)★★常见常见“地理特征地理特征”类的思维模式:类的思维模式: ((1 1)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09(09浙江参考卷浙江参考卷) )第第3636题题((0808全国卷全国卷Ⅱ))3939..((3 3)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地形特征1010分)分)平均海拔高(平均海拔高(3 3分),山河相间分),山河相间((3 3分),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分),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崎岖)(地势崎岖)(4 4分) ((0707高考宁夏卷)高考宁夏卷)3636.(.(3232分)图分)图8 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3 3)乙岛主要)乙岛主要是由(是由( ))(内或外)力作(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用形成的,地形以(以( )为主,)为主,地势特点是(地势特点是( )8 8分)分)中间高,四周低中间高,四周低((高差大,坡度陡)(高差大,坡度陡)(4 4分)分) ★★常见常见“地理特征地理特征”类的思维模式:类的思维模式: 位置特征位置特征: :半球、经纬度、海陆及相对位置半球、经纬度、海陆及相对位置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季节组合气温、降水、季节组合降水特征降水特征: :年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雨季长短年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雨季长短水文特征水文特征: :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落差与水能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落差与水能水系特征水系特征: :支流、流程、流域、流向、补给支流、流程、流域、流向、补给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区域发展特征区域发展特征: :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开放程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开放程度、发展状态。
度、发展状态城市化特征城市化特征: :水平、进程、起步、城市等级、水平、进程、起步、城市等级、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因题制宜,灵活运用”常见的人文地理特征描述的基本思路: 社会经济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和商贸特征等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和商贸特征等农业生产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地域类型,农业产品,地域分布,生产水平地域类型,农业产品,地域分布,生产水平工业生产特征:工业生产特征:地域类型,工业部门,地域分布,技术水平地域类型,工业部门,地域分布,技术水平交通特征:交通特征:发展状况,主要运输方式,分布发展状况,主要运输方式,分布人口特征:人口特征:人口数量与在生产类型、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人口数量与在生产类型、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移动、人种、民族、语言、宗教等口移动、人种、民族、语言、宗教等表表1 1980-20071 1980-2007年人均年人均GDPGDP增长情况表增长情况表年份年份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7人均人均GDP(元)(元)6341455277712024212084415661032((0909浙江参考卷)浙江参考卷)3636..((2 2)说出该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
说出该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 ((3 3分)分)人均人均GDPGDP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大于第一产业,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大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3 3分)分)★★“分布特点分布特点”类类1 1、点状分布、点状分布 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①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只表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示其空间位置);②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矿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③③表示数量:用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描述角度:描述角度: ((1 1))位置位置((2 2)、)、点的大小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反应的规律代表的含义,反应的规律((3 3)、)、点的疏密点的疏密(多少)(多少)————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密集 沿什么线(或面)稀疏沿什么线(或面)稀疏((4 4)、)、点组成的形状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反应什么规律((08广东卷)广东卷)33.((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成因5分)分) 地理分布特点:地理分布特点:①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②②南部和中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部多,北部少 图图7 7日日本本海海太太平平洋洋100万人以上万人以上100-50万人万人50-20万人万人图例图例20万人以下万人以下北北 海海莱莱 茵茵河河多多瑙瑙河河波波 罗罗 的的海海((2 2)比较德国)比较德国和日本城市的等和日本城市的等级和分布特点级和分布特点 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分布比较均匀 日本城市分布极不均匀,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大中城市多,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城市毗连构成带状的巨型城市带;中部山地和北部(或北海道)城市少2 2、线状分布、线状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读图时要值)读图时要注意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
事物的走向注重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描述角度: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 等值线类的还需说明量的大小等值线类的还需说明量的大小★★“分布特点分布特点”类类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水平分布图水平分布图 ((1 1)分布的趋势)分布的趋势————看延伸方向看延伸方向 看增减方向看增减方向 ((2 2)分布的范围)分布的范围————看数值看数值 ((3 3)分布的疏密)分布的疏密————看疏密看疏密 ((4 4)分布的凸变)分布的凸变————看弯曲看弯曲 ((5 5)分布的极值)分布的极值————看闭合看闭合 ((6 6)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 垂直剖面图垂直剖面图 ((1 1)看数值最大的点、数值最小的点和转折点)看数值最大的点、数值最小的点和转折点 ((““拐点拐点””)) ((2 2)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 变化变化年降水量大多在年降水量大多在150150毫米至毫米至400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0808高考北京卷)高考北京卷)36.36.((3636分)读图分)读图9 9,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3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 8分)分)(1)(1)(1)(1)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的的的的分布分布分布分布特征特征特征特征(6(6(6(6分分分分) ) ) ) 分布趋势:分布趋势:分布趋势:分布趋势:自南向北自南向北自南向北自南向北( ( ( (或:由低纬向高纬或:由低纬向高纬或:由低纬向高纬或:由低纬向高纬) ) ) )逐渐增大,逐渐增大,逐渐增大,逐渐增大,(2(2(2(2分分分分) ) ) )分分分分布范围:布范围:布范围:布范围: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在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在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在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在36363636~~~~48484848°°°°C C C C之间之间之间之间(或年(或年(或年(或年较差大)较差大)较差大)较差大)(2(2(2(2分分分分) ) ) ) 分布凸变:分布凸变:分布凸变:分布凸变:在山区向北在山区向北在山区向北在山区向北( ( ( (或:高纬或:高纬或:高纬或:高纬) ) ) )凸出,凸出,凸出,凸出,(1(1(1(1分分分分) ) ) )在平原地区向在平原地区向在平原地区向在平原地区向南南南南( ( ( (或:低纬或:低纬或:低纬或:低纬) ) ) )凸出。
凸出1(1(1(1分分分分) ) ) ) 2010年四川绵阳调考题乙甲郊区313233℃夏季午后气温城郊居民区商业区市中心居民区公园城郊居民区农田材料材料 下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 1)) 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3 3分)分) ((1)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2分)植被覆盖分)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率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1分)分)★★“分布特点分布特点”类类3 3、面状分布、面状分布 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工业区等地理事物①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范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范围②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
别③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图时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读图时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描述角度:描述角度: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 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地理事物的面积(面积的变化); 地理事物的伸展方向⑴⑴描述图示地区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的分布状况6分)分)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08年北京高考年北京高考 (1(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1 1)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
四选其一)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20102010年浙江高考年浙江高考36.(.(36分)读图分)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完成下列问题1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6 6分)分)((1 1)自天山向其南北两侧降低)自天山向其南北两侧降低07年北京卷年北京卷⑴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20102010年安徽高考年安徽高考★★常见常见“区位条件区位条件”类的思维模式:类的思维模式: 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点、线)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点、线)抓抓准主干准主干知识,构建思维模型知识,构建思维模型自自然然因因素素社会社会经济经济因素因素农农业业区区位位因因素素气气 候候地地 形形土土 壤壤水水 源源市市 场场政政 策策交交 通通科科学学技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丘陵地区修筑梯田等)(丘陵地区修筑梯田等)(对贫瘠土壤的改造等)(对贫瘠土壤的改造等)(实施喷灌、滴灌等)(实施喷灌、滴灌等)起决定性作用起决定性作用培育培育良种良种改良耕改良耕作制度作制度提高贮提高贮运技术运技术例、农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例、农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例如:区位问题考查的应试对策例如:区位问题考查的应试对策( (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阅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材料: 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以““基塘农业基塘农业””特色闻名于世,但特色闻名于世,但近十几年来,近十几年来,““基塘农业基塘农业””生产规生产规模和面积大幅减少,并逐步向经营模和面积大幅减少,并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甚至出现出租及出售土地业发展,甚至出现出租及出售土地等现象 (1)(1)地势低平;热量丰富,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河网密布,地势低平;热量丰富,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水源充足2)(2)近十几年来,珠三角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市场需求量近十几年来,珠三角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市场需求量的变化,使农业结构发生改变;农业土地价格上升的变化,使农业结构发生改变;农业土地价格上升 (1)(1)历历史史上上,,形形成成珠珠三三角角这这种种““基基塘塘农农业业””的的主主要要自自然然区区位位条条件有哪些件有哪些? ? (2)(2)近近十十几几年年来来,,珠珠江江三三角角洲洲发发生生材材料料所所述述现现象象的的主主要要原原因因是是什么什么? ? ((0707高考宁夏卷)高考宁夏卷)3737.(.(2424分)读图分)读图9 9,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1 1)该地区计划在)该地区计划在a 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1010分)分)((2 2)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 b、、c 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414分)分)(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c c地需填海地需填海1 1)有利条件:接近原材料产地;()有利条件:接近原材料产地;(3 3分)靠近水、陆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分)靠近水、陆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3 3分)影响:分)影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2 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 2分)对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等分)对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等2 2分)(答出第一点即分)(答出第一点即可得可得2 2分)分)((2 2))b b地地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3 3分)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分)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2 2分)分)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2 2分)分)c c地地 有利:(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有利:(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2 2分)分)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3 3分)填海造陆,分)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工程造价较高2 2分)(本题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分)(本题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本题所给分值)过本题所给分值)②②动态解题思维模式的建立动态解题思维模式的建立(原因分析、原因分析、“说明影响说明影响”等等)原因分析的模式:原因分析的模式:从从“过程过程”切入,再逐步深入分析切入,再逐步深入分析三角洲的形成三角洲的形成海水侵蚀(洋流)海水侵蚀(洋流)泥泥沙沙沉沉积积含沙量含沙量水流速度水流速度地势地势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上游流速上游流速湿地湿地补给补给排放排放蒸发蒸发下渗下渗•分析分析: :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迁移迁移: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为什么没有农田分布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为什么没有农田分布•变式变式: :咸海面积日益减小的原因咸海面积日益减小的原因盐碱地盐碱地补给补给蒸发蒸发上升上升再如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再如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1 1)解题思维模式(综合题))解题思维模式(综合题)“说明影响说明影响”分析的模式:分析的模式:从从“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切入,再展开分切入,再展开分析析湖湖泊泊湖泊面积湖泊面积湖泊水量湖泊水量湖泊水位湖泊水位湖水含盐量湖水含盐量湖泊水质湖泊水质湖泊生态环境湖泊生态环境湖泊功能湖泊功能“说明影响说明影响”的设问结构的设问结构::(( 甲甲 )对()对( 乙乙 )有哪些影响。
有哪些影响②②动态解题思维模式的建立动态解题思维模式的建立(原因分析、原因分析、“说明影响说明影响”等等)((0404高考浙江卷)高考浙江卷)3636、、(36(36分分) )图图6 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古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古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被称为““白风暴白风暴””读图6 6,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 (5)(5)大量引大量引RlRl、、R2R2河水灌溉会对河水灌溉会对L L湖湖产生什么影响产生什么影响? ?( (人湖水量减少,人湖水量减少,) )湖水水位下降,湖水水位下降,( (湖岸线后退,湖岸线后退,) )湖的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2 2)图中所示长江、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图中所示长江、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对利枢纽对嘉陵江、渭河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响有哪些?相同的影响有哪些?(06高考天津卷)3636.(.(2626分)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流速降低:加快泥沙淤积(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流速降低:加快泥沙淤积(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
((0606高考重庆卷)高考重庆卷)3636、(、(3636分)分)图图4 4中中A A、、B 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 2))A A、、B 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夏季风的异的异同1212分)分) A A、、B 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B B高原除受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对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对A A高原的影高原的影响大于响大于B 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西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1 1、直答式、直答式、直答式、直答式 主要考查一些地理数据、地理概念、专有名词和术语、重要的主要考查一些地理数据、地理概念、专有名词和术语、重要的主要考查一些地理数据、地理概念、专有名词和术语、重要的主要考查一些地理数据、地理概念、专有名词和术语、重要的地理事物的掌握地理事物的掌握地理事物的掌握地理事物的掌握。
注意:平时在读书时注意:平时在读书时注意:平时在读书时注意:平时在读书时掌握足够数量的地理基础语汇掌握足够数量的地理基础语汇掌握足够数量的地理基础语汇掌握足够数量的地理基础语汇(地理专用名词、(地理专用名词、(地理专用名词、(地理专用名词、地理术语、地理数据等)地理术语、地理数据等)地理术语、地理数据等)地理术语、地理数据等),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表达出准确无误的表达出准确无误的表达出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来来来 语言要简洁明了,且一语中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且一语中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且一语中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且一语中的 例例例例2 2 2 2(全国文综卷(全国文综卷(全国文综卷(全国文综卷3636题题题题部分题部分题部分题部分题下下下下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的突出特征的突出特征的突出特征6 6分)分)分)分)山河山河相间相间 山高谷深山高谷深2 2、、、、概括概括概括概括式式式式主要考查一些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运用主要考查一些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运用主要考查一些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运用主要考查一些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运用 注意:注意:注意:注意: 对自然地理要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弄清其对自然地理要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弄清其对自然地理要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弄清其对自然地理要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弄清其“ “来龙去脉来龙去脉来龙去脉来龙去脉” ”对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答题时用词要对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答题时用词要对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答题时用词要对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答题时用词要清晰妥切、层次逻辑关系紧凑、语气简洁清晰妥切、层次逻辑关系紧凑、语气简洁清晰妥切、层次逻辑关系紧凑、语气简洁清晰妥切、层次逻辑关系紧凑、语气简洁 高考中常考的地理规律和原理有:经纬度变化规律、地球高考中常考的地理规律和原理有:经纬度变化规律、地球高考中常考的地理规律和原理有:经纬度变化规律、地球高考中常考的地理规律和原理有:经纬度变化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包括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直射点移动规律、自转和公转规律(包括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直射点移动规律、自转和公转规律(包括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直射点移动规律、自转和公转规律(包括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直射点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四季变化规律、水平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四季变化规律、水平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四季变化规律、水平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四季变化规律、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在对流层内每升高动物体偏转规律)、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在对流层内每升高动物体偏转规律)、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在对流层内每升高动物体偏转规律)、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在对流层内每升高1 1 1 1千米温度降低千米温度降低千米温度降低千米温度降低6℃6℃6℃6℃)、气压垂直变化规律(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气压垂直变化规律(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气压垂直变化规律(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气压垂直变化规律(越往高空气压越低)、大气运动规律、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规律、气候类型和、大气运动规律、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规律、气候类型和、大气运动规律、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规律、气候类型和、大气运动规律、气压带风带分布及移动规律、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海水盐度分布规律、自然带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海水盐度分布规律、自然带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海水盐度分布规律、自然带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海水盐度分布规律、水循环规律、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火山水循环规律、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火山水循环规律、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火山水循环规律、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火山地震分布规律、地球上存在生命现象原理、自然要素相互作地震分布规律、地球上存在生命现象原理、自然要素相互作地震分布规律、地球上存在生命现象原理、自然要素相互作地震分布规律、地球上存在生命现象原理、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原理、地质作用原理、农业区位原理、工业区位原理、人用原理、地质作用原理、农业区位原理、工业区位原理、人用原理、地质作用原理、农业区位原理、工业区位原理、人用原理、地质作用原理、农业区位原理、工业区位原理、人口再生产原理等等。
口再生产原理等等口再生产原理等等口再生产原理等等 例例3 3(文综模拟题)目(文综模拟题)目(文综模拟题)目(文综模拟题)目前,前,前,前,武汉市人口近武汉市人口近武汉市人口近武汉市人口近800800800800万;有武万;有武万;有武万;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35353535所,所,所,所,3500350035003500多家科研设计单位多家科研设计单位多家科研设计单位多家科研设计单位及及及及10101010所国家实验室读图,所国家实验室读图,所国家实验室读图,所国家实验室读图,并结合材料,从自然资源、并结合材料,从自然资源、并结合材料,从自然资源、并结合材料,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三方面人力资源、交通条件三方面人力资源、交通条件三方面人力资源、交通条件三方面简要分析武汉振兴的优势条简要分析武汉振兴的优势条简要分析武汉振兴的优势条简要分析武汉振兴的优势条件答案:自然资源:河湖众多(水源丰富);附近铁、答案:自然资源:河湖众多(水源丰富);附近铁、磷、石油等矿产及水能丰富人力资源:劳动力磷、石油等矿产及水能丰富。
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科技力量雄厚)交通条件:充足,素质较高(科技力量雄厚)交通条件: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内河港口,(水陆交通便利)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内河港口,(水陆交通便利)注意:此类问题一定要看清试题的问法,是让答自然条件还是社注意:此类问题一定要看清试题的问法,是让答自然条件还是社注意:此类问题一定要看清试题的问法,是让答自然条件还是社注意:此类问题一定要看清试题的问法,是让答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条件;是有利条件还是不利条件;是综合分析还是分类回会经济条件;是有利条件还是不利条件;是综合分析还是分类回会经济条件;是有利条件还是不利条件;是综合分析还是分类回会经济条件;是有利条件还是不利条件;是综合分析还是分类回答然后从各个要素按主次依次回答,并分析各个要素的特征及答然后从各个要素按主次依次回答,并分析各个要素的特征及答然后从各个要素按主次依次回答,并分析各个要素的特征及答然后从各个要素按主次依次回答,并分析各个要素的特征及所产生的影响所产生的影响所产生的影响所产生的影响3 3、综合分析式、综合分析式、综合分析式、综合分析式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式综合分析式的答题角度的答题角度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行政区位置、经济区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行政区位置、经济区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行政区位置、经济区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行政区位置、经济区位置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地形种类、地势起伏、海拔、分布等地形种类、地势起伏、海拔、分布等地形种类、地势起伏、海拔、分布等地形种类、地势起伏、海拔、分布等气候特征气候特征气候特征气候特征::::气温、降水、水热组合、气压、风等气温、降水、水热组合、气压、风等气温、降水、水热组合、气压、风等气温、降水、水热组合、气压、风等水文特征水文特征水文特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等来描述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等来描述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等来描述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等来描述水能丰富的原因水能丰富的原因水能丰富的原因水能丰富的原因; ; ; ;流量大、落差大等分析流量大、落差大等分析流量大、落差大等分析流量大、落差大等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 :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农业影响的区位因素:农业影响的区位因素:农业影响的区位因素:农业影响的区位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和市场、交通、科自然因素和市场、交通、科自然因素和市场、交通、科自然因素和市场、交通、科技、政策、机械、劳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技、政策、机械、劳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技、政策、机械、劳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技、政策、机械、劳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工业影响的区位因素:资源、资金、技术、交通、市场、社会协作条件等工业影响的区位因素:资源、资金、技术、交通、市场、社会协作条件等工业影响的区位因素:资源、资金、技术、交通、市场、社会协作条件等工业影响的区位因素:资源、资金、技术、交通、市场、社会协作条件等内力作用的表现内力作用的表现内力作用的表现内力作用的表现::::地表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地表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地表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地表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0 0 0 0 例例4 4 ( (江苏地理江苏地理江苏地理江苏地理卷卷卷卷3535题)江苏题)江苏题)江苏题)江苏省面积为省面积为省面积为省面积为10.2610.26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2002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7381万万万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前进。
读图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步前进读图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步前进读图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步前进读图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力资源和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力资源和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力资源和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2020分)分)分)分)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有利条件:)有利条件: ①①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经济中心上海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经济中心上海市 ②②自然自然资源: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资源: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 ③③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④④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
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2)不利条件:)不利条件: 人多地少;矿产、能源不足人多地少;矿产、能源不足4 4、、评价式评价式::注意注意:一定根据试题要求,答题要全面评价,不要漏掉一个:一定根据试题要求,答题要全面评价,不要漏掉一个知识点例例例例5 5 5 5(北京文综卷(北京文综卷(北京文综卷(北京文综卷36363636题题题题部分题)读图部分题)读图部分题)读图部分题)读图11111111、图、图、图、图12121212,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 1 1 1)简述北海与南海)简述北海与南海)简述北海与南海)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差异、资的海水性质差异、资的海水性质差异、资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存在源优势与存在源优势与存在源优势与存在 的环的环的环的环境问题8 8 8 8分)分)分)分)北海北海的温度、盐度均低于南海两者油气资源丰富;北海有世界的温度、盐度均低于南海两者油气资源丰富;北海有世界著名渔场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著名渔场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5 5、比较式、比较式 主要考查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主要考查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
注意注意:逻辑清晰,从利与弊、同与异:逻辑清晰,从利与弊、同与异、优势与劣势、优势与劣势等方面用比较等方面用比较的方法分别阐述,的方法分别阐述,不要针对一点或漫无边际的回答不要针对一点或漫无边际的回答 例例例例6 6 7 7月底,印度孟买地区经历月底,印度孟买地区经历了一次印度历史上有记载记录了一次印度历史上有记载记录的最大的一次降水过程,死亡的最大的一次降水过程,死亡人数突破人数突破10001000灾民达20002000多多万,经济损失达万,经济损失达100100亿美元孟亿美元孟买市三分之一地区已完全瘫痪买市三分之一地区已完全瘫痪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1616分)分)((1)图中)图中b地代表的城市是地代表的城市是 ,该市所,该市所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试分析其原因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试分析其原因孟买孟买 地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很大地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很大 类型: 直答式、综合分析式((2)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是)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是 (农作物)分布区,评价印度发(农作物)分布区,评价印度发展这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
展这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水稻水稻 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热带季风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类型:直答式、评价式((3 3)将孟买打造成一个像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印度人的梦想,)将孟买打造成一个像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印度人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比分析两大城市共同的区位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比分析两大城市共同的区位特征 答案:(答案:(3 3)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都是两)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都是两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人力资源丰富城市,人力资源丰富类型:比较式 例例例例6 6 7 7月底,印度孟买地区经历月底,印度孟买地区经历了一次印度历史上有记载记录了一次印度历史上有记载记录的最大的一次降水过程,死亡的最大的一次降水过程,死亡人数突破人数突破10001000灾民达20002000多多万,经济损失达万,经济损失达100100亿美元。
孟亿美元孟买市三分之一地区已完全瘫痪买市三分之一地区已完全瘫痪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1616分)分)6 6、混合式、混合式 适合有几个问题的大综合题,答题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合有几个问题的大综合题,答题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甚至一道题要用到几道题的答题方法甚至一道题要用到几道题的答题方法直答式:直答式:直答式:直答式: 地理术语地理术语地理术语地理术语 准确表达准确表达准确表达准确表达概括式:概括式:概括式:概括式: 把握本质把握本质把握本质把握本质 全面概括全面概括全面概括全面概括综合分析式:体现要素综合分析式:体现要素综合分析式:体现要素综合分析式:体现要素 分析特征分析特征分析特征分析特征 说明影响说明影响说明影响说明影响评价式:有利不利评价式:有利不利 自然人文自然人文 要素要素特征特征 说明影响说明影响比较式:比较式: 确定项目(要素)确定项目(要素) 结合区域结合区域 比较比较异同异同 突出特征突出特征混合式混合式:具体分析:具体分析 确定方法确定方法 灵活套用灵活套用 混合题型混合题型1、仔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仔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总结总结: 地理综合题的一般答题步骤地理综合题的一般答题步骤2、认真解读,获取有效信息、认真解读,获取有效信息3、回归教材,理清解题思路、回归教材,理清解题思路4、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 认真审题,找认真审题,找“关键词关键词”和和“限制语限制语” ,,把握设问的中心,把握设问的中心,理解理解命题意图,命题意图,明确答题的方向,切忌明确答题的方向,切忌答非所问答非所问。
明确题目要求后,要回归课本;所谓明确题目要求后,要回归课本;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答案往往就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之中,所以要重视对图答案往往就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之中,所以要重视对图像、表格、文字材料的分析,结合大脑储备信息,对这些信像、表格、文字材料的分析,结合大脑储备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息进行有效提取和加工有效提取和加工1)依据分值组织答案,用词精练、明确、多角度、不重复;依据分值组织答案,用词精练、明确、多角度、不重复;(2)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逻辑性强,卷面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逻辑性强,卷面整洁;不要出现前后矛盾的答案,不能随意改动答题位置整洁;不要出现前后矛盾的答案,不能随意改动答题位置平时常总结平时常总结认真多积累认真多积累小本手中拿小本手中拿课余多背背课余多背背原理要理解原理要理解思维要缜密思维要缜密信心多培养信心多培养考试定夺魁考试定夺魁1、先阅读全题,注意前后联系,有条理、、先阅读全题,注意前后联系,有条理、分要点分要点2、要点全面:综合、细致、要点全面:综合、细致3、表述完整:有因有果、有正有反、表述完整:有因有果、有正有反4、逻辑清晰:因、逻辑清晰:因→果、大果、大→小、前小、前→后后5、语言规范:用词恰当、用地理术语表述、语言规范:用词恰当、用地理术语表述准确准确6、言简意赅:简要、明确、不含糊、少举、言简意赅:简要、明确、不含糊、少举例、少形容例、少形容总结总结Ø一个想法使用一次是一个技巧,一个想法使用一次是一个技巧, 经过多次的使用就可以成为一种方法经过多次的使用就可以成为一种方法。
————美国数学家乔治美国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波利亚 ((18871887——1985198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按农产品按农产品的用途分类,该农业类型属于的用途分类,该农业类型属于 农业试分析气候农业试分析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影响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影响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 自给自给有利方面: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水有利方面: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水分条件好,水热配合较好不利方面:降水的季节变化分条件好,水热配合较好不利方面: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和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课堂练习课堂练习【【2009山山东东文文综综】】 2 2、、充充分分认认识识区区域域地地理理特特征征,,因因地地制制宜宜发发展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图图6 6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m)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 1)题1 1))指指出出图图6 6中中主主要要的的陆陆地地地地形形类类型型及及其其形形成成的的主主要要外外力力作作用用4 4分)分析分)分析B B地年降水量少于地年降水量少于A A地的原因地的原因4 4分)分)低山丘陵;流水侵蚀低山丘陵;流水侵蚀原因:处于沿海平原,原因: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雨;受台湾山脉的阻挡,雨;受台湾山脉的阻挡,水汽较少水汽较少【2009山山东东文文综综】 2、(24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图7 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第(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第(2 2)题2)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8分)((2 2)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渔业的发展;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2 2)对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对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农产品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 ,延长产业链延长产业链, ,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对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对生活: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对生态:保护生态对生态:保护生态,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2009山山东东文文综综】】 图图8 8为为A A地地所所在在省省、、浙浙江江、、广广东东及及全全国国20012001~~20082008年年第第二二产产业业占占各自各自GDPGDP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第(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 3)题3 3)比较分析)比较分析A 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 4分)分)对对该该省省工工业业的的发发展展,,有有人人提提出出今今后后应应大大力力发发展展外外向向型型农农副副产产品品深深加加工工工工业业你你是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 3分)分)((3 3))20012001~~20062006年持续增长,年持续增长,20072007、、20082008年略有下降;低于浙年略有下降;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
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2009山山东东文文综综】】 图图8 8为为A A地地所所在在省省、、浙浙江江、、广广东东及及全全国国20012001~~20082008年年第第二二产产业业占占各自各自GDPGDP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第(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 3)题3 3)比较分析)比较分析A 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 4分)分)对对该该省省工工业业的的发发展展,,有有人人提提出出今今后后应应大大力力发发展展外外向向型型农农副副产产品品深深加加工工工工业业你你是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 3分)分)思路思路: : 赞同外向型外向型: : 靠近港澳台靠近港澳台, ,地处沿海地处沿海, ,位置优越位置优越, ,利于农产品外运利于农产品外运; ; 著著名侨乡名侨乡; ;与台湾合作前景好;与台湾合作前景好;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 : 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水热充足水热充足, ,低山丘陵低山丘陵, ,动植物资源种类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繁多, , 农副产品种类丰富;本区人口稠密农副产品种类丰富;本区人口稠密, , 劳动力丰富廉价;劳动力丰富廉价;答案一:赞同。
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答案一: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2009山山东东文文综综】】 图图8 8为为A A地地所所在在省省、、浙浙江江、、广广东东及及全全国国20012001~~20082008年年第第二二产产业业占占各自各自GDPGDP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第(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 3)题3 3)比较分析)比较分析A 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 4分)分)对对该该省省工工业业的的发发展展,,有有人人提提出出今今后后应应大大力力发发展展外外向向型型农农副副产产品品深深加加工工工工业业你你是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 3分)分)答案二:不赞同理由: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技术答案二:不赞同理由: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思路思路: 不赞同外向型外向型: 山地丘陵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交通不便;农副产品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 该地区经济落后该地区经济落后,资金较缺乏资金较缺乏, 技术水平较低。
技术水平较低((2 2)乙地的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乙地的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采取了一种生产模式,采取这种生产模式采取了一种生产模式,采取这种生产模式的主要原因是该地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区 地势低平,渍涝严重地势低平,渍涝严重((3 3)与乙地纬度大致相同、经度)与乙地纬度大致相同、经度9090°°W W——100100°°W W的世界某农业区,农业生产水平高,分析回答其的世界某农业区,农业生产水平高,分析回答其发展农业优越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发展农业优越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该地区为工业发达地区和乳畜农业带,对粮食的该地区为工业发达地区和乳畜农业带,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市场条件优越;海陆运输便利;附近需求量大,市场条件优越;海陆运输便利;附近地区工业发达,为该地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化地区工业发达,为该地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生产条件;科技先进,为农业肥、农药等现代化生产条件;科技先进,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大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持生产提供强大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持 不同类型问答题的答题技巧: ——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 1、地理特征的描述 地理特点:地理特点:是地理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是地理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地理特征:地理特征:是地理特点的征象、标志等是地理特点的征象、标志等分分 类:类:根据属性分为根据属性分为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 人文地理事物的特征人文地理事物的特征 某区域的地理特征某区域的地理特征 例例例例1 1 1 1 (全国文综(全国文综(全国文综(全国文综Ⅱ36Ⅱ36Ⅱ36Ⅱ36题部分题)题部分题)题部分题)题部分题)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2020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606060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尘暴被称为尘暴被称为尘暴被称为““““白风暴白风暴白风暴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完成下列要求1 1 1 1))))R R R Rl l l l和和和和R R R R2 2 2 2 两河的主要补给是两河的主要补给是两河的主要补给是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影响影响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6 6 6 6分)分)分)分)高山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气温(温度温度)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主要地质作用1)以高山、峡谷(山地、沟谷)地貌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起伏大,坡度陡;沟谷自下游向上游呈扇状展开(自上游到下游呈汇聚状)板块碰撞)地壳强烈隆起,流水急剧侵蚀(下切)2011晥南八校联考例:读下图回答问题 ⑵简述乙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⑵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8分)径流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含沙量结冰期结冰期水文水文特征特征其他:流速、水能状况等其他:流速、水能状况等(2)常见的人文地理特征描述的基本思路: 社会经济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和商贸特征等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和商贸特征等农业生产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地域类型,农业产品,地域分布,生产水平地域类型,农业产品,地域分布,生产水平工业生产特征:工业生产特征:地域类型,工业部门,地域分布,技术水平地域类型,工业部门,地域分布,技术水平交通特征:交通特征:发展状况,主要运输方式,分布发展状况,主要运输方式,分布人口特征:人口特征:人口数量与在生产类型、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人口数量与在生产类型、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移动、人种、民族、语言、宗教等。
口移动、人种、民族、语言、宗教等应用所学地理知识推测应用所学地理知识推测C C河流下游流经国家的人口特点河流下游流经国家的人口特点 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人口分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尼罗河三角洲;人口以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尼罗河三角洲;人口以白色人种为主;白色人种为主; 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人口大量输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人口大量输出到西亚出到西亚 2 2、、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的描述的描述•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时间::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变化、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变化、空间空间::水平水平----纬度(南北)、海陆(东西)纬度(南北)、海陆(东西);垂直;垂直•地理事物分布地理事物分布规律规律的描述方法:的描述方法: 点状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地理事物的描述; ; 线状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地理事物的描述; ; 面状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地理事物的描述 • 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 1 1、地理特征的描述、地理特征的描述•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1 1)、)、点的大小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反应的规律代表的含义,反应的规律((2 2)、)、点的疏密点的疏密————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密集 沿什么线(或面)稀疏沿什么线(或面)稀疏((3 3)、)、点组成的形状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反应什么规律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 1 1、地理特征的描述、地理特征的描述2 2、、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的描述的描述图图7 7日日本本海海太太平平洋洋100万人以上万人以上100-50万人万人50-20万人万人图例图例20万人以下万人以下北北 海海莱莱 茵茵河河多多瑙瑙河河波波 罗罗 的的海海((2 2)比较德国)比较德国和日本城市的等和日本城市的等级和分布特点。
级和分布特点 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分布比较均匀 日本城市分布极不均匀,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大中城市多,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城市毗连构成带状的巨型城市带;中部山地和北部(或北海道)城市少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水平分布图水平分布图 ((1 1)分布的趋势)分布的趋势————看延伸方向看延伸方向 看增减方向看增减方向 ((2 2)分布的范围)分布的范围————看数值看数值 ((3 3)分布的疏密)分布的疏密————看疏密看疏密 ((4 4)分布的凸变)分布的凸变————看弯曲看弯曲 ((5 5)分布的极值)分布的极值————看闭合看闭合 ((6 6)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 垂直剖面图垂直剖面图 ((1 1)看数值最大的点、数值最小的点和转折点)看数值最大的点、数值最小的点和转折点 ((““拐点拐点””)) ((2 2)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 变化变化(1)(1)(1)(1)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的的的的分布分布分布分布特征特征特征特征(6(6(6(6分分分分) ) ) ) 分布趋势:分布趋势:分布趋势:分布趋势:自南向北自南向北自南向北自南向北( ( ( (或:由低纬向高纬或:由低纬向高纬或:由低纬向高纬或:由低纬向高纬) ) ) )逐渐增大,逐渐增大,逐渐增大,逐渐增大,(2(2(2(2分分分分) ) ) )分分分分布范围:布范围:布范围:布范围: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在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在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在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在36363636~~~~48484848°°°°C C C C之间之间之间之间(或年(或年(或年(或年较差大)较差大)较差大)较差大)(2(2(2(2分分分分) ) ) ) 分布凸变:分布凸变:分布凸变:分布凸变:在山区向北在山区向北在山区向北在山区向北( ( ( (或:高纬或:高纬或:高纬或:高纬) ) ) )凸出,凸出,凸出,凸出,(1(1(1(1分分分分) ) ) )在平原地区向在平原地区向在平原地区向在平原地区向南南南南( ( ( (或:低纬或:低纬或:低纬或:低纬) ) ) )凸出。
凸出1(1(1(1分分分分) ) ) ) 2010年四川绵阳调考题乙甲郊区313233℃夏季午后气温城郊居民区商业区市中心居民区公园城郊居民区农田材料材料 下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 1)) 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3 3分)分) ((1)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2分)植被覆盖分)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率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1分)分)• 点状地理事物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分布特征的描述的描述• 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 1 1、地理特征的描述、地理特征的描述2 2、、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的描述的描述 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 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地理事物的面积(面积的变化); 地理事物的伸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