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 体质汇总.docx
7页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 体质 第五章体质 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人类既有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相同的形质和机能活动,也有神、魂、魄、意、志,以及喜、怒、悲、思、恐等相同的心理活动,这是人体的生理共性但正常人体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个体在形质、机能、心理上又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这种个体在生理上的身心特性便称之为体质体质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进而还影响着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措施的反应性,从而使人体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因此,重视对于体质问题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的生命特征,而且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对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及养生康复均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其融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于一体,既作为研究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研究人类体质与疾病、健康关系的新的分支学科。
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换言之,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它通过人体形态、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出来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体质特点,人的体质特点或隐或显地体现于健康或疾病过程中因此,体质实际上就是人群在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生理特殊性 (二)体质的构成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形与神的协调统一,形神合一或“形与神俱”是生命存在和健 康的基本特征健康,就是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精神心理方面的完好状态,正如张介宾《类经藏象类》说:“形神俱备,乃为全体神由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在,形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所舍之处;反过来,神是形的功能表现和主宰,神作用于形,对人体生命具有主导作用,能协调人体脏腑的生理机能。
因此,形壮则神旺,形衰则神衰中医学这种形神合一的人体观、生命观和医学观决定了体质概念之“体”,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形体,是形神之体的简称故体质概念包括了形、神两方面的内容,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产生出相应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而良好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体质的固有特征中综合地体现出来可见,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有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根据中医学“司外揣内”的认识方法,内部形态结 构与外观形象之间是有机的整体,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而体表形态最为直观,故备受古今中外体质研究者重视因此,形态结构在内部结构完好、协调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它以躯体形态为基础,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故人的体质特征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 体表形态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
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来判断,是反映体质的标志之一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 征,又称身体类型,是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中医观察体型,主要观察形体之肥瘦长短,皮 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等其中尤以肥瘦最有代表性,如《灵枢·逆顺肥瘦》及《灵枢·卫气失常》即以体型将人分为肥人与瘦人,肥胖体质又以其形态特征等划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则进一步将体型与发病相联系,提出了“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的著名观点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形态结构是产生生理机能的基础,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决定着机体生理机能及对刺激反应的差异,而机体生理机能的个性特征,又会影响其形态结构,引起一系列相应的改变因此,生理机能上的差异也是个体体质特征的组成部分 人体的生理机能是其内部形态结构完整性的反映,也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机能协调 的体现因此,人体生理机能的差异,反映了脏腑机能的盛衰偏倾,涉及到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感觉运动、精神活动等各方面机能的强弱差异。
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情况,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或偏于兴奋,或偏于抑制的基本状态等,都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生理机能的表现诸如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语声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性机能、生殖机能、女子月经情况、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睡眠状况、视听觉、触嗅觉、耐痛的程度、皮肤肌肉的弹性、须发的多少和光泽等,均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生理机能的反映,是了解体质状况的重要内容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形与神是统一的整体,体质是特定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相关心理状况的综合体,形态、机能、心理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某种特定的形态结构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言具有“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等形态特征的土型之人,多表现为“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等心理特征;不同脏腑的机能活动,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由于人体脏腑精气及其机能各有所别,故个体所表现的情志活动也有差异,如有的人善怒,有的人善悲,有的人胆怯等人的心理特征不仅与形态、机能有关,而且与不同个体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即便为同种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者,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每一种类型的形构机能有五种不同的心理倾向,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形构特征的人共有二十五种心理类型因此,一定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是心理特征产生的基础,使个体容易表现出某种心理特征,而心理特征在长期的显现中,又影响着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可见,在体质构成因素中,形构、机能、心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是体质概念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 人格,是指个体独特的、持久的心理或行为特征的综合,常决定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体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