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短诗《秋晚的江上》诗歌+赏析+作者介绍.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秋水****0
  • 文档编号:101995900
  • 上传时间:2019-09-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3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短诗《秋晚的江上》诗歌+赏析+作者介绍秋晚的江上刘大白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著斜阳回去双翅-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鉴赏: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这种景致在旧诗里算不得什么,但能用新诗的方法表现就不是容易的事在新诗运动之初,写景诗虽然较发展,但当时不少诗人注重的是如何用白话,如何逼真地摹写自然,很少深究诗的表现方法,更不用说借鉴旧诗里的一些营养质素例如像“红的花,白的花,多么好看啊”这类“诗”,侧重的显然是白话而不是诗刘大白是前清的贡生,旧文学根基颇深他自称是一个“由旧入新的过渡时代的诗人”不过刘大白不甘守旧,相反却大胆趋时,刻意求新或许恰是这一特点,反使刘大白的写景诗能自觉不自觉地汲取了旧诗你长;至于有意识地对旧诗进行反思,那是好多年以后的事了 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都呈示出泰戈尔与日本俳句的风格当然,从意境的创造和表现手法看,主要还是从宋词尤其是小令和元曲里化出像冰心、宗白华的小诗,注重在意象的暗示性的哲理,而刘大白则注重于情与景在自然的描写过程中的契合。

      这便是旧诗里所谓的诗画结合、情景交融了归鸟与斜阳在空间上相距遥远,诗人却将其融汇于鸟儿在通红的残阳里寻觅归巢的大平面中当然,仅止于此而已,那至多算一幅精致的小景,然而作为诗,就要运用语言的力量强化景致的表现力并注人诗人情感的生命之泉这里“倦”、“驮”是关键二字归鸟何以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实在也是人倦而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的渲染和奇丽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是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正是太阳!这样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景致,而包含诗人对生活的体验第二段是第一段情景的继续与开展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这是极富表现力的它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与其说是鸟驮豁,然延伸,毋宁看作圭诗人想象力的深化,它使夕阳沉人江心,这一瞬间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同时,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冀于一种自由的生活最末两句,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作者简介刘大白(1880年10月2日—1932年2月13日),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清末举人后改名刘靖裔,字大白民国初年编《绍兴公报》因发表反对袁世凯的文章,东度日本避难,加入同盟会。

      1915年赴新加坡等地教授国文次年回国编《杭州报》,并出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1918年去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1919年任浙江教育总干事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等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