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资料看詈语_王八_的形成过程_兼与杨琳先生商榷.pdf
11页102《 中国文化研究》 2010 年冬之卷从文献资料看詈语 “王八” 的形成过程— — —兼与杨琳先生商榷陈卫恒提要文章结合唐宋以来的行第、 隐语等文献资料, 认为 “王八” 本为行第称谓, 迟至宋代依然如此; 后来它被借用作本已在江浙方言作为詈词流行的“鸭” 之切口, 兼指物、人, 在江湖通用; 后渐入官话, 因意义相类而转指鳖龟之类, 亦兼指物、 人, 成为通语詈词关键词王八理据唐宋 行第隐语鸭詈语 “王八” 的起源问题, 前人已多有研究杨琳在《龟、 鸭、 王八语源考》 中对此进行了总结,①认为 : “自明以来, 释之纷如” , 但 “大率皮相之见” 文章结合国人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历史对其源流详加考证, 得出了以下值得注意的结论:1 ) “王八” 作为詈语起自元代, 写作“忘八” , 为“无耻” 的婉转戏谑说法, 字面义即忘记了 “孝悌忠信礼仪廉耻” 中的第八字“耻” , 本与乌龟无直接联系, 也不专指妻子不贞的男子, 亦可指女2 ) “忘八” 写作 “王八” , 属不明语源的讹传、 讹写, 其语言上的合理之处是便于指人:“ ‘王八’ 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姓王行八, ‘ 忘八’ 用来指人字面上不好讲, 将不好讲的字换成好讲的, 这是语言中常有的事。
”我们认为, 以上观点虽可备一说, 但仍有探讨、 商榷的余地本文旨在结合文献和方言材料对 “王八” 一词的起源问题作进一步的考证一王八 1: 作为行第称谓的 “王八”杨先生说 , “王八” 作为詈语起自元代, 这话是对的行第资料也可对此提供支持就古代文献来看 , “王八” 二字结合, 最常见的意义是指王姓排行第八者它作为熟人( 包括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 之间名、 字之外的亲切相称的用语, 并无骂人之意这种用法盛行于唐代, 一直到宋代未变比如, 就唐代来看, 有不少叫 “王八” 的人②如:全诗三函高适四: 《别王八》 ;全诗三函李嘉佑二: 《 赠王八衢( 州) 》 ;全诗四函贾至: 《 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 , 又《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独狐及毘陵集三: 《自东都还濠州奉詶王八谏议见赠》 ①②杨琳: 《 龟、 鸭、 王八语源考》 , 《 中国文化研究》 , 2006 年夏之卷岑仲勉: 《 唐人行第录( 外三种) 》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年版, 第 10—11 页从文献资料看詈语 “王八” 的形成过程— — —兼与杨琳先生商榷103唐语林六: 永宁王二十、 光福王八二相, 皆出于先安邑李丞相之门。
白氏长乐集二十: 《郢州赠别王八使君》 五代时期, 蜀主王建被称为 “贼王八” , 也是基于排行的称呼①虽然 “贼” 有骂意, 但是就 “王八” 而言, 依然只是 “姓氏 + 排行” 宋代, 叫 “王八” 的人依然不少, 文献中可见:刘敞《 公是集》 有诗《 …因作口号呈范七、 王八二阁老》 苏轼《 东坡七集·续集》 卷四《与陈传道五首》 其二 : “数日前履常谒告, 自徐来宋相别, 王八子安偕来 ”程俱《 北山小集》 卷二诗: 《客舍写怀呈王八侍郎》张扩《 东窗集》 卷十:《 红霞帔王八儿转掌字制》 孔平仲《 朝散集》 卷三有诗: 《席上劝王八饮》 王志臣、 董棻《 严陵集》 卷四张伯玉有诗: 《答延平王八使君望江亭见怀之什》 洪迈《 夷坚丙志》 卷十四 : “王八郎” 《 张秀明印刷史论文集》 中《南宋刻书地域考 》 : “临安府修文坊相对王八郎家经铺” 《辽史》 、 《 金史》 中的 “王八” 亦均属此类②金人元好问《杂著》 有诗 : “泗水龙归海县空, 朱三王八竟言功! ”其中 , “王八” 也属“姓氏 + 排行” 的称呼, 并非指鳖龟之类的“王八” 金初所发生的 “王八谋乱案” 中的王八,③也应属此。
由上可见:1 ) “王八” 在迟至宋代中国的北方以及南方, 还主要是指人, 并非鳖龟之类作为指人之语, 它专指王姓排行第八者如同其它“姓氏 + 排行” 格式的称呼一样, 它并无詈骂之意文献中, 名人雅士、 高官显贵, 以 “王八” 称名而不以为耻, 说明它并非不雅之号2) 将 “王八” 起源与玉龟、 黄巢兄弟八人、 人称 “贼王八” 的王建等联系起来, 证据均不足因为此宋前之人事, 而宋代 “王八” 并非恶名以上为元代以前元代以后, 从文献来看,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文人阶层整体上少有以行第相称的情况如果说, 行第相称, 作为文人阶层一种风气, 盛于唐代那么,“宋人多承唐人风气, 以行第相承, 北宋尤浓, 至南宋, 已成式微之势到了元、 明、 清, 其诗文集等中或偶有为之者, 亦未成气候 ”④行第称呼主要用于未受教育的普通百姓他们作为下层民众, 很多只有姓和排行, 没有名, 更不论字①②③④《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 记载: 前蜀主王建年轻时无赖, 专门从事偷驴、 宰牛、 贩卖私盐, 王建排行第八, 所以乡里人都叫他 “贼王八” 又见《 广记》 二二四引《 北梦琐言》 《辽史》 : 圣宗亲 “以政事舍人马保佑为开京留守, 安州团练使‘王八’ 为副留守。
” 《金史》 : 王毅, 大兴人经义进士, 累官东明令贞祐二年, 东明围急, 毅率民兵愿战者数百人拒守城破, 毅犹率众抗战, 力穷被执, 与县人王八等四人同驱之郭外先杀二人王八即前跪将降, 毅以足路之, 厉声曰:“ 忠臣不佐二主, 汝乃降乎? ” 躯毅者以刃斫其胫, 毅不屈而死《中华法案大辞典》 载: 金初, 吏部侍郎石琚的父亲石皋随鲁王阇母驻守定州, 其境内的唐县人王八预谋反乱, 将县里的. . . 当时正是寒冬季节, 石皋抱着本子来到厅堂之上, 假装摔倒, 把本子扔到炉火之中烧毁, 于是众人姓名不可复得, 只将为首的王八等人判罪邓子勉: 《 宋人行第考录》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1 年版, 第 21—24 页104《 中国文化研究》 2010 年冬之卷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 就普通百姓的称呼来看, 笔者搜遍文献, 却未见一例“王八” 专指王家排行第八的用法元代也有提到王氏排行的材料, 散见于各处, 但都不见“王八” 明代也是如此, 独不见 “王八” 卫辉唐庄镇郭全屯村的明代《迁民碑》 , 应是集中反映明代行第称呼情况的珍贵资料该碑反映了明代初年由山西泽州( 今山西晋城)向中原迁民的情况。
该碑风化磨蚀严重, 可辨碑文如下:卫辉府汲县, 山西泽州建兴乡大阳都, 为迁民事系汲县西城南社双兰屯住里长郭全、 下人户一百一十户甲首朱五、 □大、 陈秀、 郭大、 王九、 赵一、 侯张□、 吕九、 吕八、 吕十一、 □祥甲首李□、 陈俊、 陈麟、 赵诚、 牛海、 陈五、 陈清、 朱亨、 赵一、 黄二、 李一甲首□□、 □□、 □□、 裴十、 张祥、 裴小十、 刘三、 侯□、 刘四、 郭□成、 赵七甲首裴小二、 刘五、 □文、 裴十八、 □□、 赵二、 李保、 李二、 李三、 李一六、 李六甲首李八、 李一□、 李□、 李七、 张□、 赵□、 段□、 段□□、 □□川、 段□□、 □□甲首赵□□、 都□仓、 都□、 □□、 都三、 都五、 □亨、 □十三、 □□、 □二、 □十一甲首何大、 □十三、 鱼大、 鱼十九、 □□、 □三、 □□、 都□、 都□、 都伯□、 都□甲首都忠、 都□□、 卢十三、 李□、 李□、 王大、 □□、 王七、 张十八、 □□、 史二甲首□□、 李九、 李小二、 李□□、 魏和、 段□□、 王□□、 李□、 李十三、 李敬之甲首李□、 李□、 李十九、 李十五、 李岩、 李十一、 □□、 □□、 史十二、 □十七、 关十四。
维大明洪武二十四年仲秋月日碑记石匠王恭碑文中, 有一些王姓的人, 有 “王大 ” 、 “王七” , 甚至“王九” , 但就是未见“王八” 基于 “王九” 的存在, 我们或可推测, 当时北方民间尚有 “王八” 的说法但是, 另外一种可能是, 这说明: 民间也已避讳 “王八” 的说法, 故未见总之, 单从此碑来看, 不足以定论, 我们期待着更多材料的发现但是, 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 即: 至元代, 文献中“王八” 指 “王姓老八” 的用法, 已渐趋销声匿迹二王八 2: 作为詈语的 “王八”文献中 , “王八” 的另一意义是指鳖龟之类, 或骂人如鳖龟这就是作为詈语的“王八” 明代郭勋编的元明人散曲戏曲集《雍熙乐府》 卷二有一首元代无名氏散曲《叨叨令兼折桂令》 或可作为文献中标志性的转折点其中, 作者在描写驮背妓陈观音奴时有言:虾儿腰, 龟儿背, 玉连环系不起香罗带脊儿高, 绞儿细, 绿茸毛生就的王八盖眼儿眍, 鼻儿凸, 驱外走了猢狲怪嘴儿尖, 舌儿快, 洛伽山息受的菩萨戒!兀的不丑杀人也么哥, 兀的不丑杀人也么哥钩儿形, 条儿样, 烂茄瓜辱没杀莺花寨这是将 “王八” 和 “鳖龟” 联系在一起的明确用例。
明代无心子《 金雀记》 剧十四:堪叹尊兄没挞煞, 受尽老娘多咭 ( 口舌) , 放了皂隶不去当, 却来我家作王八①①转引自段观宋: 《释 “没挞煞” 》 , 《 古汉语研究》 , 1999 年第 2 期从文献资料看詈语 “王八” 的形成过程— — —兼与杨琳先生商榷105明代冯梦龙《 醒世恒言》 :卷 1: 索性把他两个卖去他方, 老王八回来了…卷 34: 田牛儿痛哭了一回, 心中忿怒, 跳起身道 : “我把朱常这狗王八, 照依母亲打死罢了 ” 赵完拦住道 : “不可不可冯梦龙所辑《 山歌》 中也有不少例子:天灾神祸骂子几句乌龟王八也骂子千万百声抬儿跳凳只听得霹雳拍拉碗盏壶瓶流水倾匡听奴说诉非奴之过只因王八无知致使我心中发怒把从前细数从前细数与他多年夫妇几见他撑持门户嫁着子介个乌龟王八生得又麻又瞎又痴又聋明朝万历中期《金瓶梅》 第 18 回中, 少廉鲜耻的韩道国, 便被人骂作 “明王八” 该书第 50 回有:叫门叫了半日才开原来王八正与虔婆鲁长腿, 在灯下拿黄杆大等子秤银子哩第 32 回:李桂姐道 : “香姐, 你替我骂这花子” 郑爱香儿道 : “不要理这望江南巴山虎汉东山斜纹布! ” 伯爵道 : “你这小淫妇, 道你调子曰儿骂我, ……”这里 , “望江南 ” 、 “汉东山” 为词牌名 , “巴山虎” 为草名 , “斜纹布” 是布名; 这里是借用望与王、 巴与八、 汉与汗、 斜与邪的谐音关系, 以隐语骂伯爵 “王八汗邪” 。
①明代 “四大高僧” 之一的藕益智旭曾痛骂 : “法师是乌龟, 善知识是王八 ”②之后 , “王八” 作为詈语沿用至清、 至今③三: 王八 3: 作为 “王八 2” 变体的 “亡八 ” 、 “忘八”与 “王八” 几乎同时, 元明文献中也有以 “忘八 ” 、 “亡八” 骂人的如元代施惠《 幽闺记·天凑姻缘》 :咳, 这天杀的老忘八!《水浒》 第 103 回:龚端道: 这贼亡八穷出鸟来, 家里只有一个老婆; 左右邻里, 只碍他的膂力, 今日见那贼亡八打坏了, 必不肯替他出力气《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 :你两个老忘八, 只为这几著象棋上说得著, 对了亲, 赚了我女儿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亡八淫妇, 终日科派……连亡八的寿圹都打得到亡八一见无钱, 凡事疏淡,不照常答应逢承王八” 与 “亡八 ” 、 “忘八” , 应是同一名词的不同写法《红楼梦》 中 “王八 ” 、 “忘八”①②③参见邓红梅: 《 唐宋笔记中民间隐语的特点》 , 《 成都大学学报》 ( 哲社版) , 2006 年第 2 期智旭: 《 灵峰宗论》 卷 6赵翼: 《 咳徐丛考杂种畜生王八》 说 : “俗骂人曰杂种, 曰畜生, 曰王八。
”106《 中国文化研究》 2010 年冬之卷都用到了,①冯梦龙的作品中也是如此从读音来看, 就今标准音而言 , “王” 与 “亡” 近而与 “忘” 远 王 ” 、 “亡” 同音, 属阳平 ;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