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业包括的3个专业的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doc
6页《林业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前 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林业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林业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林业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二年一月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一、森林法(一)森林法概述(二)林权的法律规定(三)森林经营管理的法律规定(四)植树造林的法律规定(五)森林采伐的法律规定了解:森林法的概念;林权的种类;森林资源清查的概念;《森林法》对林种的划分;林业长远规划的概念;森林采伐许可证的概念熟悉:《森林法》的基本原则;林权管理和森林资源的转让;木材运输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森林法》对依法治林的重要意义;林权纠纷的处理方法二、植物学植物学基础知识了解:植物基本类群、植物细胞、植物组织、高等植物、种子植物的概念熟悉:植物的六种基本类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组织的六种类型及其功能;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方法掌握: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的形态与功能三、森林生态学(一)森林生态因子(二)种群生态学(三)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四)森林生态效益(五)森林生态系统了解:环境、生态因子、生活因子、限制因子、耐性定律。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阳生叶、阴生叶、光周期现象、树种的耐荫性、阳性树种、耐荫树种、中性树种、节律性变温、温周期现象、物候、物候期、生理干旱、生活型、生活型谱、有效积温、活动积温、干燥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反应、菌根及菌根的种类、土壤肥力、地形及其类型;种群、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森林群落、优势种、建群种、物种多样性;温室效应熟悉: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规律、主导作用、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生态因子的分类;阳生叶与阴生叶的差异、与温度有关的危害及树木对不利温度的适应,不同形态水的生态意义、旱涝对树木的危害,氧及二氧化碳的生态意义,风对树木的生态作用;母岩、土层厚度对树木的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对树木的影响;种群间竞争激烈程度与物种的哪些基本特性有关;优势种与建群种的异同;树木对光和温度的影响规律、树木对土壤性状的改良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特点掌握:树种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水分对森林分布的影响、确定树木对大气污染抗性的方法;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固氮细菌和菌根真菌对树木的影响、提高树木土壤肥力的措施;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在园林绿化生产实践中指导意义;物种多样性的调查与计算方法;森林在减轻大气污染中的作用、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一、林木种苗(一)林木良种改良和种子生产1.林木遗传改良2.采种及种实的调制3.林木种子检验及储藏了解:林木遗传改良;遗传测定;林木种实的类型;净种、安全含水量的概念;种子批的概念;种子净度、含水量、发芽率、生活力和优良度的概念熟悉:林木遗传改良的任务和实质;控制授粉的主要技术环节;林木改良中利用无性繁殖的主要优点;种子园的建设选择原则;种子成熟时的外部特征;种子检验的意义;种子发芽的条件掌握:选择外来树种的基本原则;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分析采种的早晚对种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谈谈掌握人工加热干燥法进行球果脱粒时如何控制干燥条件;分析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如何用露天埋藏法储藏林木种子二)苗木培育1.苗圃的建立、土地耕作与施肥2.播种苗的培育3.营养、繁殖与移植育苗4.苗木出圃、贮藏及容器育苗了解: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的概念;播种苗的概念;层积催芽的概念;间苗的概念;营养繁殖育苗、移植育苗的概念;壮苗的概念;苗木茎根比的概念;苗木假植的概念;容器苗的概念熟悉:苗圃各个生产区的特点;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优缺点;层积催芽的作用;播种的季节;影响硬枝杆插穗成活的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苗木分级的指标;容器育苗的优缺点。
掌握:选择苗圃地时应考虑的条件;苗圃地耕作的环节;苗期管理包括哪些措施;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特点及相应育苗技术措施;如何进行苗木移植;插条育苗技术;壮苗应具备的条件;苗木的假植方法;容器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二、森林培育(一)森林营造1.人工林的种类及产量构成2.造林地及树种选择3.人工林结构的设计4.造林施工技术5.防护林营造技术了解:人工造林、人工更新、人工林及人工林的种类;立地条件;造林地种类;适地适树的概念及标准;造林密度;种植点的配置;分殖造林;防护林体系;水源涵养林熟悉:人工林产量构成的生理基础;培育高产人工林的基本条件;树种选择的原则;混交林的特点及混交树种的选择;农田防护林的作用;水土保持林的作用;防风固沙林的作用掌握:造林地立地条件的组成因子;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及种植点的配置方法;如何从苗木的保护和处理措施入手提高植苗造林的成活率二)森林经营1.森林抚育2.森林的主伐更新3.次生林经营了解:抚育采伐的概念;林木分化及林木分级的概念;次生林和封山育林的概念熟悉:抚育采伐的目的;人工修枝的基本方法;次生林的特点及分类方法掌握: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保证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的方法;封山育林的措施。
三、森林保护(一)林木病害及其防治(二)林木虫害及其防治(三)森林鸟兽害的防治(四)森林病虫害调查了解:林木病害、病源、生物性病源、非生物性病源、寄主、症状的概念;昆虫变态、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卵化、羽化、年生活史的概念;我国林木常见的病害类型些;主要林木害虫类型熟悉: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昆虫的生殖方式;森林病害、虫害一般调查方法掌握:林木病害的防治方法;林木害虫的防治方法;制作和保存病害、虫害标本;北京地区生物防治病虫害防治方法四、森林防火(一)林火基础理论1.森林燃烧2.林火行为3.森林可燃物4.林火气象5.地形与林火6.林火时间地理分布了解:森林燃烧;有焰燃烧;完全与不完全燃烧;燃点与自燃点;可燃物类型与森林燃烧环;森林燃烧环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火强度与火烈度的相关性;火焰三角;防火期熟悉:森林燃烧的三要素;森林燃烧的三个阶段;森林燃烧的特点;林火行为;林火蔓延速度;林火种类;林木片面燃烧;林火时间地理现象掌握:利用火蔓延速度估测火场周边长度;林火强度的计算、估测与掌握;可燃物类型划分二)森林火灾预防1. 防火行政管理2. 林火预报、监测3. 林火阻隔4. 森林防火通讯、防火规划了解:火源种类;人为火源类型;信道;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道路网密度;“绿色防火”与“黑色防火”。
熟悉:林火预报类型及其考虑因子;林火预报因子类型;林火监测网;林火阻隔设施类型;森林防火基本图掌握:林火预报研究方法;火场通讯注意事项;“绿色防火”与“黑色防火”的特点及技术措施;森林防火规划设计步骤与方法三)森林火灾损失调查与评估1. 森林火灾调查2. 森林火灾统计3.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4. 森林火灾档案了解:过火面积、森林过火面积、森林火灾面积;森林火灾等级划分标准;森林资源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环境资源损失熟悉:火烧迹地面积调查方法;报告国家林业局防火办的八种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损失分类;森林火灾损失等级划分标准掌握:火因调查过程;森林火灾损失计算第三部分 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三、了解知识产权法四、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五、了解商标的定义六、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七、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八、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