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百色市西林民族高中2021-2022学年数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5页2021-2022学年高一下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若的前项之和大于前项之和,则( )A. B. C. D.2.在△中,若,则△为()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3.已知a,b为非零实数,且,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4.已知M为z轴上一点,且点M到点与点的距离相等,则点M的坐标为( )A. B. C. D.5.圆和圆的公切线条数为( )A.1 B.2 C.3 D.46.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空集,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7.在中,若,且,则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C.正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8. 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 )A.S=S+i2 B.A=-AC.x=2x+1 D.P=9.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角的顶点在原点,始边在x轴非负半轴,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将其终边绕O点逆时针旋转后与单位园交于点B,则B的横坐标为( )A. B. C. D.10.平行四边形中,M为的中点,若.则=( )A. B.2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已知,,若与的夹角为钝角,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2.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则 .13.已知等比数列中,,,则该等比数列的公比的值是______.14.已知向量,,且与垂直,则的值为______.15.已知向量,,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16.已知关于实数x,y的不等式组构成的平面区域为,若,使得恒成立,则实数m的最小值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泉州与福州两地相距约200千米,一辆货车从泉州匀速行驶到福州,规定速度不得超过千米/时,已知货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千米/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1;固定部分为64元.(1)把全程运输成本元表示为速度千米/时的函数,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货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1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1)求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满足:,求的前项和(结果需化简)19.已知,,,求.2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锐角、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交于,两点,点.(1)若点,求的值:(2)若,求.21.不等式(1)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或,求的值(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由并结合等差数列的下标和性质可得出正确选项.【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由,得,可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等差数列下标和与等差中项的性质,可以简化计算,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2、A【解析】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条件,得到,由此得到,进而判断出正确选项.【详解】由正弦定理得,所以,所以,故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故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正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属于基础题.3、C【解析】,时,、、不成立;利用作差比较,即可求出.【详解】解: ,时,,,故、、不成立;,,.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4、C【解析】根据题意先设,再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再由点M到点与点的距离相等建立方程求解.【详解】设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因为点M到点与点的距离相等所以解得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5、B【解析】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判断两圆公切线的条数.【详解】圆的标准方程为,圆心坐标为,半径长为.圆的标准方程为,圆心坐标为,半径长为.圆心距为,由于,即,所以,两圆相交,公切线的条数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两圆公切线的条数,本质上就是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公切线条数与两圆位置的关系如下:①两圆相离条公切线;②两圆外切条公切线;③两圆相交条公切线;④两圆内切条公切线;⑤两圆内含没有公切线.6、C【解析】由题意得出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由此得出或,在成立时求出实数的值代入不等式进行验证,由此解不等式可得出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由题意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1)当,即.当时,不等式化为,合乎题意;当时,不等式化为,即,其解集不为,不合乎题意;(2)当,即时.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解得.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不等式在上恒成立问题,求解时根据二次函数图象转化为二次项系数和判别式的符号列不等式组进行求解,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中等题.7、D【解析】由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求得,从而得,由二倍角公式求得,再求得,注意检验符合题意,可判断三角形形状.【详解】,∴,∴,由,即.∴或.当时,,无意义.当时,,此时为正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形状的判断,考查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和二倍角公式,根据三角公式求出角是解题的基本方法.8、B【解析】在程序语句中乘方要用“^”表示,所以A项不正确;乘号“*”不能省略,所以C项不正确;D项中应用SQR(x)表示,所以D项不正确;B选项是将变量A的相反数赋给变量A,则B项正确.选B.9、B【解析】,B的横坐标为,计算得到答案.【详解】有题意知:B的横坐标为: 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10、A【解析】先求出,再根据得到解方程组即得解.【详解】由题意得,又因为,所以,由题意得,所以解得所以,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解析】由题意得出且与不共线,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可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由于与的夹角为钝角,则且与不共线,,,,解得且,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向量的夹角求参数,解题时要找到其转化条件,设两个非零向量与的夹角为,为锐角,为钝角.12、【解析】由图及题意得 , = ∴ =( )( )= + = = .13、【解析】根据等比通项公式即可求解【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公比的求解,属于基础题14、【解析】根据与垂直即可得出,进行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即可求出x的值.【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以及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属于基础题.15、.【解析】计算出,利用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并求出的最大值,可得出的最大值.【详解】,,,所以,,当且仅当,即当,等号成立,因此,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模的最值的计算,涉及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以及三角恒等变换思想的应用,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16、【解析】由,使得恒成立可知,只需求出的最大值即可,再由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与定点距离的平方,因此结合平面区域即可求出结果.【详解】作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如下:由,使得恒成立可知,只需求出的最大值即可;令目标函数,则目标函数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与定点距离的平方,由图像易知,点到的距离最大.由得,所以.因此,即的最小值为37.故答案为3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只需分析清楚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即可结合可行域来求解,属于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货车应以千米/时速度行驶,货车应以千米/时速度行驶【解析】(1)先计算出从泉州匀速行驶到福州所用时间,然后乘以每小时的运输成本(可变部分加固定部分),由此求得全程运输成本,并根据速度限制求得定义域.(2)由,,对进行分类讨论.当时,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行驶速度.当时,根据的单调性求得行驶速度.【详解】(1)依题意一辆货车从泉州匀速行驶到福州所用时间为小时,全程运输成本为,所求函数定义域为;(2)当时,故有,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当时,易证在上单调递减故当千米/时,全程运输成本最小.综上,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货车应以千米/时速度行驶,货车应以千米/时速度行驶.【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考查函数的单调性,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18、(1);(2);【解析】(1)运用数列的递推式得时,,时,,化简计算可得所求通项公式;(2)求得,运用数列的错位相减法求和,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可得所求和.【详解】(1)可得时, 则(2)数列满足,可得,即,前项和两式相减可得化简可得【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递推式的运用,考查数列的错位相减法求和,以及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9、11【解析】根据题设条件,结合三角数的基本关系式,分别求得 ,和,再利用两角和的正切的公式,进行化简、运算,即可求解.【详解】由,由,可得又由,所以,由,得,可得,所以,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其中解答中熟记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准确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试题.20、 (1) (2) 【解析】(1)根据计算,,代入公式得到答案.(2)根据,得到,根据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1)因为是锐角,且,在单位圆上,所以,,,∴(2)因为,所以,且,所以,,可得:,且,所以,.【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于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和应用.2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