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石潭记说课稿.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53968948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石潭记》说课稿一、说教材《小石潭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1、准确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2、通过反复诵读,分析文章写景的方法;体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复杂的心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1、准确诵读;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品读精彩语段,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教学难点:品读精彩语段,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体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复杂的心境本文个别语句晦涩,词语活用现象较多,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大障碍,因而准确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是本课的重点;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本文作者感情流露又很含蓄,理解作者贬居生活中复杂的心境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学法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课文,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1、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课前资料交流、诵读感悟法、创设情境法、合作讨论法等   2、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在课后背诵,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体会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写作能力;课前预习 1、 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  2、 根据资料链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之所以布置这样的预习题目,它的好处在于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文 ,随之课件展示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很有亲和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有学习的方向。

      )(三)、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根据学习资料了解有关作家、作品背景; 教师适当补充 我设计这一环节,为下面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了铺垫 (四)、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1、 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并指出诵读方法,2) 请个别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 (目的是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并让其掌握朗读方法3) 范读,教师播放视频朗读这样学生可以在优美的画面中感受课文的美,感受作者的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 疏通文意 ,理解内容1) 小组交流、疏通文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集体质疑 ,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词句 新课标要求学生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设计这两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3、当堂检测  我设计课堂练习,既检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又获得了信息反馈,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相长。

       (五)美读课文,体悟情感 1、 再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 2,合作讨论,感知内容 1) 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运用什么方法描写的? 2) 自主阅读3分钟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做定性评价并板书明确 本文是文言文游记中的佳作,作者对小石潭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我设计这三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幽静 (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3、精读课文,体悟情感 1)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小石潭的景色给自己的感受?  2) 深入探究,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悄怆幽邃”请结合写作背景,说一说你的理解?(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新课标要求学生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六)教师寄语 ,小结课文我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心境平和的面对人生得失,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整理重要的文言词句 3、学习本文的写法,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要求写出景物的特征及自己的感受 这个作业的布置让学习不再停留在课堂内,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延伸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五、说板书乐 水 (寓) 情 (于 ) 石 景 树忧 鱼移步换景 动静结合 侧面描写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