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回顾.doc
9页第八单元回顾 26 月光曲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我们在体味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更为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间的手足亲情、盲姑娘对音乐的热情和音乐家博大高尚的情怀所感动哥哥因为“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家里“又太穷”,无法使妹妹得到满足而遗憾、内疚妹妹听出哥哥话中的不安之意,反过来温言相慰,懂事地叫哥哥“别难过”兄妹互相体贴,手足之情感人至深盲姑娘把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于凄楚中饱含了对哥哥的体贴正是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感动了贝多芬,使得他即兴创作《月光曲》,并为之演奏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①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学习本句,要侧重语意的领会可通过联系上文中兄妹俩的对话,反复朗读,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②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 ——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③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清幽”,秀丽、幽静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④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霎时间”,极短的时间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 刚 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 越升越高 ,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 刮 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
浪花“ 涌 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⑤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波涛汹涌的大海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 脸上 是“恬静”的, 心里 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27* 蒙娜丽莎之约 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的卢浮宫有 三 件宝,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让人 百看不厌 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永恒的美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
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 心情 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 原因 ;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①《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肖像 ”就是 画像 ,“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画”点明了《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而能亲睹她的风采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享受,于是就有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慕名而来的 长龙一样的队伍 ,于是队伍之 长远远地超出了 我们的想象,于是,等待也成了一种美丽 ②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这幅画几经辗转,最后被收藏在卢浮宫它曾经先后被珍藏于不同的王宫,甚至还被拿破仑拿走,在自己的卧室里挂了好多年1911 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到了意大利。
二战期间,法国人为了避免此画落入纳粹之手,曾多次转移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等待终于变成了现实,“近了,更近了,……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迫不及待的心情跃然纸上虽然经过了那么多年,蒙娜丽莎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面对蒙娜丽莎那泛着红光的脸颊,柔和明亮的眼神,一切似真亦幻蒙娜丽莎仿佛带着一种磁性,吸引着每一位参观者,让人 流连忘返 ③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矜持”,慎重,拘谨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一幅人物肖像如《蒙娜丽莎》那样,让世人如此地津津乐道当我们凝视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时,常常被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时隐时现,难以捉摸,引发人们无穷的猜测,她优雅的神态中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女人宽容丰厚的情感是那样令人动容,然而又是那样无法解读 ④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目睹了《蒙娜丽莎》,感受到了她的魅力,已经深深地被她打动,她的光辉照耀着我,照耀着目睹她芳容的每一个人她的生动,她的温柔,她的美丽,她的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这句话写出了蒙娜丽莎给人带来的心灵的震撼以及印象的深刻28* 我的舞台本文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导演、作家吴祖光先生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吴霜女士(即文中的“霜霜”)发表在《收获》杂志 1991 年第 3 期上的一篇回忆录文章以“我”的口吻,娓娓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通过“在娘胎,我就‘登台唱戏’”;“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六岁时,“拜师学艺”以及几年后,在大师前面认真演戏等一个个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演戏”的道理本课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稚,描写细致而又生动,要体现的是艰辛,而笔下却处处流露着乐观如,“我”在娘胎里就“登台唱戏”,肚子里暗无天日,又无观众,没情绪,不过瘾,便“大闹天宫”;“我”躲在厚厚的幕布里看演出,被憋得满头是汗却兴味盎然等等,妙趣横生,读来意犹未尽①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蹿 ”字生动地写出了小花猫的可爱,而对“我”的描写更是充满了童趣,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使人忍俊不禁教学时,可以通过朗读再现当时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②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兴味盎然 ”,课文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台上在演出,一个小女孩钻在幕布里看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满头大汗却兴味盎然,怪不得母亲的学生忘词的时候,会向“我”请教透过厚厚的幕布,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那么形象,那么生动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③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zhou”,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课文指师傅从“我”身体的一侧托起我抻”,拉;扯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 目不忍视 ”,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 熏陶 ,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黑脸大汉”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生面团”写出了“我”身体的柔弱 为所欲为 ”的意思是想怎样干就怎样干, 大多指干坏事,这里反映了师傅对 “我 ”的严格要求 作者抓住这几个动作,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这并不是奶奶对“我”的无情,而是饱含着奶奶对“我”的厚望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