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基层监管部门面临的困难及对策.doc
5页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基层监管部门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摘要】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妥善调处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纠 纷日益重要然而解决金融消费纠纷面临法律规章宽泛、少“事前事中” 等诸多难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关键词】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 监管 法律目前,银行“霸王条款”成为公众非议焦点,相关的银行与客户之间 的纠纷的处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银行的声誉风险面临挑战,同时监管部 门的效能也遭受社会拷问:监管不力损害公众权益,降低政府公信,造成 资源浪费然而,金融创新产品的“大容量”和金融消费群体的“大体量”, 也伴随着金融消费纠纷调处的类型增多和难度加大,基层监管部门在处理 纠纷和投诉中面临新的问题,这种困境亟待破解一、当前金融消费纠纷的现实状况(一)消费者抱怨:权利义务不“对等”据近期调查,在200位样本消费者中,接近8成消费者对银行服务不 满意,他们认为银行“店大欺客”,尤其是大型银行依靠垄断优势,成为 银行业的风向标,其他中小银行竞相效仿,这扭曲了市场经济关系然而 当个人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选择“自认倒需”、“向相关部门投诉”、“向 媒体曝光”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3%、24%、13%,原因是维权需花费大量精力。
二) 从业者回应:格式条款为“防身”行业的特殊性决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繁多且严格,当规章制度与便民 措施碰撞时,银行只能选择前者;银行又是经营性企业,追求利润通常与 客户利益发生矛盾,于是“暴利”、“垄断”等负面舆情频见报端而银行 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高风险、高强度、高付出的工作状态,以及遇到客户 烦躁甚至语出不逊时的隐忍安抚三) 监管者尴尬:投诉双方难“买账”截至2013年末,某地区仅辖内大型银行接受消费者投诉45件,监管 部门直接受理相关投诉咨询20余件,内容主耍涉及保险理财、价格收费、 服务态度、贷款顶冒名等方面,且投诉方式呈现过激趋势,然而部分银行 应对消极,导致公众指责监管部门不作为二、监管部门面临的困境(-)法律依据宽泛,调解无“强制执行力”目前法律法规过于粗放,部门规章尚未有效衔接,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容易被虚化如我国的《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不平等条款的 规制过于抽象和概括,缺乏具体明晰的法律表述,导致部分“霸王条款” 认定存疑;银监会也未对基层监管部门介入“霸王条款”的时间、广度和 深度制泄详实依据,造成职责边界模糊,存在监管真空此外,我国法律 中对于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纠纷,除了法院和仲裁机构外,其他任何个人和 组织都无权做出处置,即使做出居间调解也无强制执行力,银监部门的调 解也不例外。
二)基层力量薄弱,乏“激情干劲”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快速增加,监管内容逐年递增,人员编制却鲜有增多,基层金融监管部门承担着巨大工作压力霸王条款”涉及多项法 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及部门规章,基层监管干部对本领域的法律法规较为 熟悉,但对民法等法律知识常握不够,存在“知识透支”和“本领恐慌” 等问题,导致监管乏力三) 监督模式单一,少“事前事中”R前基层监管部门的监管环节衔接不够,存在事后监管多,事前、爭 中监管少等弊端,导致监管很难全面到位冇的部门因职责不明确、人员 配备不到位或兼职过多等因素,对“霸王条款”监管缺位;有的监管者处 于被动监督,甚至持有“民不告、官不纠”的消极态度,等出了问题再监 督,有了举报再监督,领导指示再监督,造成监管滞后四) 处罚力度受限,非“行政裁决”目前的监管部门《消费者投诉处理实施细则》的要求,银行监管部门 针对消费者投诉做出的处理意见,只作为第三方调解,消费者投诉的处置, 特别是对双方民事权益的处置意见,只是“笫三方调解,不具有裁决作用”,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行为,不是行政决定可见基层监管部门无权命 令银行满足投诉人要求,尤其不能指令银行向投诉人做出赔偿,因此对“霸 王条款”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三、现实的路径选择(-)细化法律依据,科学运用法律救济渠道监管和司法部门应认真摸索制度弊端,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空泛的条文细化为确凿的制度,将原则性规定转化为可 操作性的细则,真正实现对银行业“霸王条款”的确认和处置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且依据更加“精确细致”同时,既然监管部门对于消费者纠 纷处理属于“第三方调解”性质当事人无法达成调解协议或不执行协议 的,应诉诸其他法定的纠纷解决途径尤其是涉及诉讼的投诉,监管机构 应当就“第三方调解”的法律性质向投诉人做出解释说明,指出这种调解 行为不是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途径,特别还要提醒投诉人,不要耽误了诉 讼时效和进程)创新监管模式,处理好“风险监管”与“行为监管”之间的关 系目前的监管架构也是基于“风险监管”这一标准的而国际上普遍承 认的是“双峰”监管理论与“风险监管”关注银行业的系统安全不同, “行为监管”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在当前银监会人员、编制都 未增加的情况下,一是要提升队伍素质,提高监管人员对法律知识的综合 运用能力和监管效能;二是应科学地配置有限的监管资源,实现“风险监 管”与“行为监管”的差别与互补通过“行为监管”,推动“风险监管” 关口前移,采取预防性早期介入手段,早期纠正,变被动的事后治理为主 动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从而根除“霸王条款”的源头,也避免银行“不 合规”引发声誉风险。
三)强化层级联动,增强多方监管合力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政府工商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的沟通协调, 建立部门横向联合机制,合理分配权力资源,加强与新闻媒体、社会公众 的联系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实现齐抓共管的监督局面首先,要处理好 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在当银行销售理财产品、代销保险、基 金时涉及到监管权的交叉,证监会、保监会应联合履职,形成良好的信息 共享平台及联动处理机制其次,要处理好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银行 业消费者保护工作有其特殊性,银行监会具有主导作用,但现阶段并不能 脱离我国大的消费者保护环境,特别是在银行产品与服务定价、虚假广告 宣传等领域应与政府相应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参考文献[1] 蒋薇薇•试析银行监管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机制[J ] •世界经济情 况,2007. (10)・[2] 周海林•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11. (10)・作者简介:王贵欣(1970-),男,辽宁辽阳人,中国人民银行辽阳市中心支行,东北财经大学法学硕士,经济师。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