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辽宁五女山的导游词5篇.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95500403
  • 上传时间:2021-09-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56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司绝密关于辽宁五女山的导游词5篇五女山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北侧8公里处,相传有五女屯兵其上,因此得名这里曾是高句丽民族开国都城,作为高句丽王城之一,桓仁五女山山城与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遗迹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女山景色秀美,山上的飞来峰独矗一帜,一线天幽壑深远,鬼斧神工一线天最深处31米,最窄处0.65米,站在其中向上仰望,仅为一线蓝天你还可登太极亭凭栏远眺,观山下川流迂曲;登临点将台,则可见桓龙湖卧踞足下,十分壮美 五女山山城依山势而建,呈不规则的楔型,南北长1540米,分山腰的外城和山顶的内城两部分山城东、西、北三面都是百尺峭壁,南面是险峻的陡坡,地形易守难攻目前城内主要发现了3处大型建筑遗址以及城墙、哨所、兵营、蓄水池等遗址 五女山博物馆座落在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山城西南脚下,依山傍湖,环境幽雅博物馆内采用多媒体幻影成像、场景复原、电子图书等表现形式,重现了高句丽初创时期的辉煌历史,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关于辽宁五女山的导游词5篇模板,欢迎借鉴参考关于辽宁五女山的导游词5篇(一)五女山位于桓仁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五女山山体是长方体,主峰海拔820米,南北长1500米,对象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余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因宫廷之争避难至此,在山上成立高句丽第一国都,史称纥升骨城高句丽是我国汗青上北方处所政权统领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XXX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连年来,考古专家在山上发明白大量的古代遗迹和遗物年月最早的遗物是新石器期间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汗青这声名,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山上糊口发明的遗物尚有战国晚期的石剑、石凿、陶壶以及一些辽金时期的糊口、出产器材和武器除汗青遗迹外,五女山的天然风物也异常壮美,登高俯瞰,前可见桓仁县城阴阳八卦城,后可见桓龙湖似一条巨龙腾跃而下,山势险峻,多处景观称奇称秀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评为国度重点文物掩护单元;1999年世界十大考古发明之一2XXX年五女山景区被评为AAAA级景区2XXX年五女山山城荣登天下文化遗产名录关于辽宁五女山的导游词5篇(二)大家好,欢迎参观风光秀美、文化悠久、文明中外的历史名山--五女山一、山城概况五女山,位于本溪市恒仁县城北8.5公里的浑江右岸主峰海拔823米,山体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峭壁垂直100余米。

      公元前37年,北扶余王子朱蒙凭借天险在此建立了高句丽第一个王都--五女山山城,取名为“屹升骨城”,“屹升”是说仙气缭绕上升,“骨”象征坚固无比,意蕴这座山城犹如仙境且牢不可破山城占地面积约为160万平方米,以山险为屏障,城墙全长4754米,分为天然墙和人工墙两部分:天然墙4189米,占城墙总长的88%,人工墙565米,占城墙总长的12%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集安后,仍将该地作为故都和重要的山城继续沿用每年都有人来此祭祀拜山,直到668年高句丽政权灭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女山城伴随着高句丽国走完了它72XXX年的光辉历程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XXX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XXX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五女山不仅有着秀美的风光、动人的传说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着数量众多,美不胜收的名胜古迹,下面请大家来随我慢慢欣赏二、十八盘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十八盘”,这是一条通向山顶城门的“之”字形千年古道,是2XXX多年前高句丽人修建的路面多为土或山石,路边大多砌有矮小的石墙,有部分路段还砌了护坡,路宽1-1.5米,全长938米。

      这是唯一一条能走车马直达山顶的路,当时高句丽的运输完全依赖这条路现在为了游客行走方便,在土路面上铺了石板这条路曲曲折折,回环旋转到达山顶,共有18盘,所以叫“古道十八盘”天昌门,距西门约50米,盛夏酷暑汗流浃背到此,立刻会有清风徐徐吹来,故天昌门又称“清风口”天昌门地势险要,两侧石壁如刀削斧劈,当年高句丽仅用少数士兵在此守卫,便可达到安全防守的目的三、西门遗址五女山山城共有东、南、西3个城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西门,也是整个山城唯一设在山顶的城门,其它两个城门在半山腰西门是山城的重要城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西门与两侧石墙、石崖共同组成了内凹的翁门,如果有敌军攻打,守门士兵既可正面迎击,也可两侧夹击台阶用自然石板铺就,下部石板较小,上部石板较大,共5级门轴石用花岗岩琢制,顶部有一个石窝,这两块门轴石的发现,说明当时安装了大门高句丽人的筑墙技术高超,开辟了东北亚墙砌筑的先河高句丽城墙的砌筑方法是:墙内用梭形石插砌,以块石和碎石填充,外壁用一头厚大,一头偏小的楔形石插入梭形石垒砌留下的空隙中二者交错咬合,减轻了城墙向外的张力,所以才能保持两千多年不倒对于高句丽人高超的筑墙技术,史学界层给予较高的评价,有“秦砖、汉瓦,高句丽石”之说。

      四、一号大型建筑遗址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号大型建筑遗址,长13.5米,宽5米,前面东西排列7块大石石头平放在地表,大小相近,外型平整,有人为加工的痕迹,平面为菱形或不规则四边形,间距在1.7米左右左侧第二块石头曾被后人移动过,后期又把他恢复到原位那么,这些排列整齐的石头是干什么用的呢?据分析,这些石头是垫在木柱下面的础石,也就是说这是一座大型的房址房址的地面比较平整、坚硬,曾出土了汉代的“五铢”钱和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钱各一枚这是山上难找的好地方,地势平坦,坐北朝南,背风向阳,距离水源很近,据推测当是王宫遗址,即朱蒙见国后在这儿修建的宫殿宫殿虽然较为简陋,但高句丽政权就是从这里开始,经一步一步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和壮大五、天池俗话说,有多高的山,就有多高的水这个长方形水池经过高句丽人的简单加工砌筑形成蓄水池这也是山上仅有的一处水源,俗称“天池”天池长12,7米,最深处达到两米这是山上最低的地方,山上的水流到这里汇集,养育了历朝历代居住在山上的人们为了使池水清洁,高句丽人在池周围砌筑了石墙,又在水池东南角砌筑了一个方形小井小井深1.2米,天池水渗进井内就等于完成了一次简单的过滤,使水质更清洁,可以直接饮用。

      这边有一个小天池,大水池的池满后流到这个水池中那么这个小水池是干什么用的呢?史书上记载,高句丽人喜洁净,因此,它应该是姑娘们沐浴、洗衣服及将士们的饮马池六、三号大型建筑遗址三号大型建筑遗址长22米,宽16米,最深处1.4米,属于半地穴式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三面砌筑石墙,东面直接利用山坡凿出的土坎为墙壁石墙分为内墙和外墙,中间有一条沟相隔,据推测这条沟可能是排水沟那么,这处遗址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据其它高句丽山城的特点来看,一般都有水源和仓储遗址,再根据三面都有排水沟的特征,推断它可能是当时的仓储但是也有其它的说法,如马圈、武器库等七、居住房址在这片比较平的山地上,分布着一个土坑,共有21个,每一个土坑都是一座房址,比较密集,相互靠近,均为半地下式建筑,平面呈圆角长方形这些房子是怎样建筑的呢?首先在地上挖一个约半米深的长方形坑,挖出的泥土堆积在房址的四周,形成低矮的防水墙有的房址在室内墙壁四周贴上石板或砌筑石墙室内铺设折尺形的火炕或火墙,火炕下面一般有2-3条烟道烟道上面铺石板,石板上抹泥成炕面这边是灶,烟囱在室外的土墙上,烟囱底部只有一圈石头,所以,当时的烟囱应该是空心木。

      土墙上面没有发现石墙或柱洞,推测墙壁应该是横木搭建的八、瞭望台瞭望台,俗称点将台,位于山城的最南端,海拔804米,是山城的制高点传说朱蒙就在这里点过将,唐代大将薛仁贵也在这里点过将其实所谓点将台并不是真正用来点将的,而是一处瞭望台大家看,这里有一个人工凿的圆孔,也叫柱洞,据分析,在这上面可能有亭阁之类的木质建筑当然不能只有这一个柱洞,旁边还应该有几个这样的柱洞,经过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其他几个已经看不到了瞭望台健在这里是最佳位置,视野开阔,可以同时兼顾东、南、西三个方向古代的道路多数都是沿着江河两岸延伸的,站在这里远眺,江上的行船,岸上的行人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因此,这里是山城监视浑江水路的重要哨所九、二号大型建筑遗址这是二号大型建筑遗址,长20米,宽9.5米,是在人工修整的平台上建筑的这座遗址共有3排础石,每排础石有9-11块,都是没有经过认为加工的自然石,横向和纵向的距离都在1.7米左右,中间距离大的,是后人把础石拿走了这些础石的间距这么小,直接在地表砌墙是不可能的,因为屋内的空间太小,人在里面活动很不方便所以推测它应该是杆栏式建筑,也就是在础石上立木柱,然后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空间造房子,人居住和活动的空间都在半空中,这样既可以防潮又可以躲避野兽的攻击。

      遗址发掘发现,地面局部大约有1厘米厚的黑色木炭灰,木炭灰上有大量的红烧土块,红烧土块上面有木棒或木条的痕迹的印记大量的木炭灰说明,这座房子当时着过火,红色土块也是因为泥土被火烧以后才变成红色的十、饮马湾饮马湾,是山城唯一的一处山泉水,四季不干,常年流水,冬暖夏凉,水质纯净,经化验可以直接饮用我们所站的这条路,是当年高句丽将士们巡山的马道,马道全场2350米,宽2米在城墙内住着大量的守城士兵,士兵们每天都到这里打水或饮马十一、漫水墙大家请看下面这段城墙,这段城墙长120米,高4米,平面是外弧形,它建筑在山城的最低洼处城墙外壁的基础有很多是大条砌,基础上面砌的是楔形石,楔形石的规模要比其他几段城墙的大城墙和山坡之间叠压或堆积大石板和石块,形成内外高低的缓坡这座城墙没有内壁,那么这座城墙为什么要这么砌筑呢?因为墙内有饮马湾的水谣流到墙外,每逢雨季山水集中也要流到墙外,当时又不会砌筑排水系统,故只能用这种办法让饮马湾的水和山水从墙顶流过十二、哨所遗址大家请跟我来看这两个哨所遗址我们在山上的兵营遗址看到的都是圆角长方形的房址,而这两个房址却都是正方形的,大小都在30平方米左右更特殊的是,这个遗址里有两铺炕连在一起呈折尺形,两铺炕总长8米,宽1.8米,这边和那边分别有一个烧火的灶坑,而且两铺炕都用同一个烟囱。

      屋里边除去火炕和炕坑的面积,剩下的活动空间非常小,根本不适合家庭居住十三、东城墙门这里是山城的东门,宽4米,当时应该有门但并未发现门轴石两侧的城墙形成折尺形,战时可以从正面迎击,也可以从攻击,这是高句丽早期山城的一大特点十四、南城墙门山城的南门,是城墙这端留口形成的门,下面是悬崖,高20米,是人工与自然结合的杰作门宽两米,是山城里最小的一个门这段墙全场138米,是沿着山梁砌筑的,这段墙的砌筑方法与其他城墙的砌筑方法不一样它不是沿着山坡整体而筑,而是采用水平的方法分段砌筑,有点像阶梯墙这种砌筑方法有利于人在墙上活动或行走墙的那端和悬崖相连,也是借助于天然屏障当年的高句丽将士就在南墙上防御着沟口和马道上来往的行人各位游客,我们的五女山山城之旅到此结束了,欢迎下次再来参观!关于辽宁五女山的导游词5篇(三)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是快乐星球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叫华宇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五女山吧, 金秋十月,是观赏红叶的季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观赏红叶的传统,“晓来谁染霜林醉”,“霜叶红于二月花”等等诗句,道出了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对红叶的挚爱和向往,也道出了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今天我就是要跟你们去五女山游玩。

      五女山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部山区的桓仁县下面我就来给你们讲一讲五女山的故事吧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有姐妹五人,他们武艺高强,身怀绝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