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理管理流程探讨.doc
4页1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护理管理流程探讨【摘要】为了尽可能让精神病人享受正常生活及适应市医疗市场需要,精神病院管理模式已从传统监管式、封闭式逐步向自愿接受治疗、开放式管理模式转变,精神病医院实施开放式管理,已成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院精神科部分病房实施开放式管理已是大势所趋我科作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于 2000 年开始陆续收治精神病人,本文对我科近十年开放管理精神病人进行护理管理分析、探讨,认为目前管理符合绝大部分病人需要:有独立休养空间、自由活动、自主进食等 【关键词】开放式病房护理管理 1 把好入院关口 门诊护士在病人挂号时做好门诊分流工作,门诊医生做好首诊负责制,首先让家属认识到患者有病,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实际情况为病人选择适宜病区 2 病区做好新入院病人接待工作 2.1 热情为病人作入院环境、制度等介绍,让病人有到家的感觉2.2 风险评估护士在热情接待病人时,认真做好入院评估,如风险评估高分值者应报告医生 2.3 护士应向家属交待病人目前病情及存在的危险性、风险性,强调家属 24 小时陪护病人 22.4 对于风险评估为高度危险者、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等病人,建议家属将病人转至封闭式病房,并讲解开放式病房、封闭式病房的责任归属,强调开放式病房对病人的监护责任转移至家属,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病人住开放式病房的一切责任均由家属承担。
2.5 履行相应签字手续,如入院指导、陪护人员须知等知情同意书 3 提供家庭式病房 3.1 病房分低、中、高三档次,家属根据各自经济状况及征求病人意见,选择适宜病房,科室根据其病房档次提供相应服务 3.2 患者由家属陪护 3.3 医院不统一服装,患者可穿自己喜好衣服 3.4 患者随家属自由进出病房,在院外自由活动 3.5 患者能自由支配经济和购物,不限定所带物品 3.6 患者离开病区,向医生、护士说明,并履行相应签字留言手续 4 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和风险意识,保持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 4.1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护士分析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确保“三安全” (环境、危险品、病区人员的安全)落实到位 4.2 护士长根据科室护士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班,并要求护士认真履行各岗职责,坚守岗位,加强责任心4.3 按分级护理要求巡3视病房,深入病房,了解不同患者的期望和要求,并设法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4.4 护理组长晨列队时,各专业组长交待各自组上的重点病人,辅助班护士交待护理活动过程中新发现问题,夜班护士交待夜间病房情况,让当天在班人员了解整个病区的情况,做到重点、特殊病人当班者心中有数。
4.5 科室晨会时,专业组长将收集到的信息在晨会上交班,交班内容包括:新入院病人风险评估分值高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病情有波动、病家不满意的方面等 4.6 指导护士对重点患者的安全风险进行预见性判断,加强管理,完善安全措施重点患者做到三交、三接、三清 三交即写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头交班 三接即患者病情交接、治疗护理情况交接、特殊器械交接 三清即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 4.7 对躁动不安、情绪不稳患者护士要引起重视,随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加强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 4.8 有如下情况:有外跑、严重冲动、伤心、病情重而无防护照应者;对患者存在不按时返院,不规则服药等,给予说服教育或弹性管理后仍无效或不遵从者,可建议家属将病人转至封闭式病房治疗,并帮助家属克服对封闭式病房存在的种种顾虑 4.9 病人转诊由家属和主管医生或护士陪同,以稳定病人情绪,增加患者遵医行为 45 提升护士素质 5.1 培养护士养成良好职业素质,同情、体贴、关爱病人 5.2 护士树立 “五心 ”服务意识五心,即对患者有爱心、对疾病关心、服务热心、护理细心、解释耐心 5.3 换位思考关心患者体验,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可能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或满足其正当需求,对家属提出质疑耐心、细致、热情地给予解释。
5.4 不能随意泄露患者疾病及个人隐私 6 健康教育工作 6.1 新入院病人前 3 天健康教育天天讲,重点事项班班强化,病人入院 5 天内,病人家属知晓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等 6.2 健康教育采取个人、小组、集体三种形式 6.3 健康教育课程标识于科室醒目位置 每周五下午 16:00—17:00 由科室资深医生、护士进行轮流健康教育指导课 由于对精神科封闭式病房的恐惧,患者不愿接受住院治疗,往往延误了系统治疗的最佳时机建立开放式病房是精神科发展的需要,开放式病房满足了一大部分患者的要求开放式病房的建立为这些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住院环境及人性化管理,确保患者在安全、舒适、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