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丹修炼基础.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47386156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丹修炼基础 一、 修炼基础 1. 丹道原理 《老子道德经》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即后世丹经所谓先天一气之说 《易经.系辞》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后世丹经所言阴阳的道理不能外此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盖氤氲者,天气下交于地,地气上交于天,温和酝酿,欲雨未雨,将雷未雷,所谓“万里阴沉春气合”者是也,若雷雨既施,则非氤氲矣 露乃地面之水因热化气,腾散于空中,至夜遇冷,遂附着于最易散热之物体,而凝结成露丹道亦同此理,可以神悟,难以言传 以世俗严,男子偏于阳,女子偏于阴以丹道言,男子外阳而内阴,女子内阴而外阳总而言之,不管他们谁是阴谁是阳,都嫌其偏枯而不完全,此乃人类有身以来最大的缺憾,亦即生死流传唯一的动机但后天阴阳虽分为二,而先天一气却是整个的,其本性实不欲分离修道者贵在利用后天之阴阳,以返还先天一气,换言之,即是从偏枯不自然之变态上,逆行造化以求回复中和自然之本性而已。

      《书经》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十六个字将修行的道理已包括尽了 《庄子.在宥篇》引广成子教黄帝之言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行,无摇其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宁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智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窃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陈撄宁按:这段文章,把长生不死的道理和盘托出,玄妙无论凡后世丹经所言,炼己筑基周天火候之说无不在此黄帝为道家之祖,而广成子又是黄帝之师,其言如此显露如此切实,奈何后世学道者,不于此寻一个出路,反去东摸西撞七扯八拉,真所谓盲人骑瞎马,愈来愈错,越弄越糟 2. 三元丹法 三元丹法,即天元、地元、人元三品丹法的合称 天元,一般指清静派的内丹功夫,如北宋邱处机所著的《大丹直指》,即是讲的天元丹法 地元,指外丹烧炼,如《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即是讲的地元丹法。

      人元,指阴阳双修派的内丹功夫,如南宋张紫阳著《金丹四百字》,即是讲的人元丹法 人元丹法,须觅得知音伴侣之合作,法财侣地四项条件具备,而本人又真能遵守奉行,否则亦无所成当代之人,不具备双修条件,仙师绝不轻传好奇者,应慎之又慎,勿轻信略知一、二者 3. 天元丹法 天元丹法大概有关身心性命命即呼吸之气,性即灵觉之神修炼此种功夫,开始要静坐,使脊骨正直,然后再调匀呼吸之息,同时须停止杂念,而入于虚无于是呼吸渐渐轻缓,最后且至于停止呼吸,在一定期间可以达到某种状态空中有灵质者名曰先天起炁者,其微细更甚于电子,凡宇宙万类由此而生所以名为先天者,因天地亦由此气而成形也 修道者若能常常收摄先天炁,非但能保持不老,并且可以返老还童达到某一个时期,其元神亦能变为实体,而现双身之我相此第二我之化身,或显或隐,皆有己意又能于几秒种内行数千里路程,无论何人,皆能见之并能与之接触,公认其与某修士本人无异,即使本人之朋友或亲属遇之,亦不能分别谁是凡体、谁是化身彼时此异人之生命可由自己做主,而不受造物主所支配矣。

      天元功成以后,即预备继续做一种困苦艰难之事业,如进行所谓地元丹法是 及至能出阳神,则天元、人元功夫已可谓圆满,然后由以下所说二法中仍择一法,更求进步,以达到肉身化气之目的 一者即是由地元而上接天元,以完成其最高之造诣,将肉体与灵性和宇宙本性合而为一地元、天元两种功夫所需要之时间,大约十二年足矣 另一法即是当人元功夫完毕之后,渐渐使其肉身化气,同时炼神还虚,此种功夫,进步甚慢,大约须经过六百年至八百年之久,方能达到肉体、灵性与道合一之目的 4. 上药三品 上药者,上等之妙药也三品即三种上药三品,谓上等之妙药,只有三种三种是什么?就是我等身中的神与气精神与气精,为什么称为上等妙药?因为人身的生存在世,所以能够康强清健,有聪明智慧者,完全靠这三种东西的营养维持,流行不息今姑再将这三种东西,略为分析:精者,是人身的液体,而含有膏粘性的物质在内者,如稀薄的浆糊然气是由膏粘性的液体,为火性熏蒸熔化而成者此气盖尚未为吾人目光所能够看见者,如口中呼吸的汽水,以及沸水的蒸汽之类。

      神则即由此蒸汽类的东西,再化而为目光所不能看见之物然虽不能看见,而东西则依旧如故,不过因其微妙而隐于虚空,并非没有但此三件东西,常在循环施化,流行于周身或精化气而气化神,或神化气而气化精只要有此三物运行于周身,则人便可以不死而人之康强活泼,亦惟靠此三物之充足于周身若此三物减少,则衰老病死,亦随之而来则此三物者,岂不可以称为上等之妙药乎?所以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或云:凡普通之称谓药者,盖可以服饵而致用,故足以却病与延年今神与气精,乃人身所本有,得之于天然,非外服之物可比多者不可使之少,少者不可使之多,衰者不可使之健,健者不可使之衰亦惟有听其自然,而衰老病死,任造化之支配,未闻有人能将精气神三者,可当药物服食也宁非空谈乎?曰:此常人之思想也仙家妙用,所以能将此三者为上药者,正因其有法可以当药物服食而免衰老病死之患耳 5. 小药与大药 “小药”者,在阳关未闭之前,行小周天功夫,静极生动,活子时来,即谓之小药大药则由采小药筑基之功已毕,阳关已闭,此时再于“天人合发”、“静极生动”时采取“先天一炁”,即为“大药”从此之后,便是大周天之功夫。

      照丹经上之向例,再过十个月之后,即能脱胎,而可行三年乳哺之功矣 6. 内丹与外丹 外丹即为外药,内丹即为内药丹则状其圆明,药则喻其功效;丹则言其已成,药则言其始生内者即上药三品“精气神”,因其在于身内,及其团结之时,即为内丹外者即先天一炁,由虚无中来,始为外药继为外丹,又名还丹然先天炁虽自虚无中来,若非身中之精气神调和团结,开阖自然,则虚无中之气,亦未由至之所谓内真外应,“寂然不动”,则“感而遂通”,“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均是此理 7. 阳丹与阴丹 夫阳丹可以上升,阴丹可以轻举,阳丹即大还之丹,阴丹即内修返本之理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少思寡欲,可得长生夫道之最要,以精为根,以气为蒂,含真之道,御养之术,诀之在口,不传与笺翰也但能“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泯灭万虑,久久习熟,由晦而明,必得道矣 8. 产药与成丹 凝神入坤脐而生药,即是凝神入气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等到活子时来,即是生药。

      盖药者即是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移神入于鼎而成丹,即是得药之后,由河车运药上升于泥丸于鼎者,泥丸之异名也,其不曰移药而曰移神者,因得药之后,神与药合在一处,不可分别,神之所至,即药之所至,药至所至,即神之所至也又凝入坤脐,即以后天招摄先天,故曰在先天移入于鼎,则以先天运化后天,故曰在后天 9. 黍米丹说 丹经虽有黍米之说,非谓形状像一粒黍米,乃是极小极小之意譬如说黍米之丹,居然能点铁成金,就是说以极小之药力,居然能收极大之功效,此言外丹也 若内丹黍米之说,却是一个譬喻,非谓身中真有一物如黍米大小张紫阳《金丹四百字》云:“乌肝与兔髓,擒来归一处,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此言日积月累,由隐而显也 《金丹四百字》又云:“混沌包虚空,虚空拓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此言“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之意岂可执着“黍米”二字而必欲较量大小之形状乎? 10. 大小周天 大小周天之名,唐以前无之崔公《入药镜》、魏伯阳《参同契》皆无此名。

      元明以后,始见于书耳既有此名词,各家就题发挥予谓人身本一小天地,气血周流,一昼夜一周,即是一周天,丹家取象天地,要在以我身之小天地,混融而入于乾坤之大天地然后可以“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名,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而得“超凡入圣”之机用 兹若分而言之,大小周天之名,可用三种解释:其一,小周天乃气行周天,大周天乃神行周天,然所谓气行神行者,皆在定中行之,特功夫深浅不同耳何以言之?当炼精化气时,以我虚寂,感召外来真阳,入我身中当真阳来时,浑身上下,俱感酥软而转麻木,由麻木而入混沌,不识不知,如活死人一般斯时我身与虚等,心与空等,天地之虚空,即我之虚空我之小天地,融化而入乾坤之大天地以尽虚空遍法界之真阳,养我一身,彻内彻外,透顶透底吕祖所谓:“白云朝上阕,甘露洒须弥”者,正气行周天之景象也 葛仙翁曰:“离火激海,坎水升虚;玉液灌溉,洞房流苏;天机真露,万赖难如”《参同契》曰:“修之不辍休,庶气云两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谷中三丰翁《道情歌》云:“待他一点自归伏,身中化作四时春;一片白云香一阵,一番雨过一番新;终日绵绵如醉汉,悠悠只守洞中春;遍体阳精都剥尽,化作纯阳一块金;此时气绝如小死,打成一片是全真。

      龙眉子《金丹印证诗》曰:“朝朝金鼎起飞烟,气足河车运上天;甘露遍空滋万汇,灵泉一脉泛长川斯皆气行周天之法验也 当“炼气化神”之际,神息俱定于虚空之中,先天真阳,入我色身,周流一匝毕后,因主人翁定在外面,色身已如空屋,随即出色身而来至虚空,抱我主人翁,因神定而气随定神气同定,久则气尽化神唯一威光,煊赫虚空,是即胎圆之证也入此大圆寂照之门,以性空三昧,圆融六大六大法性,与我性平等无二,自他不隔,物无如一于是能入水火,透金石、其种种不思议神用,皆神行周天法验也 是则曰气行神行,而有小大周天之别小周天,炼精化气之三昧也;大周天者,炼气化神之三昧也此一说也 其二,曰小还、大还而分之小周、大周,是同一气行,而复有小大周天之别也何以言之?当小还之时,身内是坎离,功夫到虚极静笃,外感先天真阳真炁,入我色身,补足我破体后之损耗,是以我纯阴,感彼纯阳纯阳真炁到时,浑身俱感酥软麻木跳动能周身酥软麻木一次,即真炁熏蒸一次,即行一次小周天如是渐采渐足,气足止火,复成童体斯时离宫填满,身内已成乾象,纯乎先天再以我乾阳,感彼虚空中乾阳,身内先天与身外先天,彼此凝结,是合内外两重真阳而成大还。

      功夫到此,定力已达两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