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第十七章 令行.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310793685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3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第十七章爱利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用父母对孩子的爱与严 来说明“吏威严而民听从”的道理母亲疼爱孩子是父亲的十倍, 父亲命令孩子效果是母亲的十倍,母亲喊十声孩子也未必动一下, 而父亲喊一声孩子就动了韩非子借此说明官吏对于民众没有父母 之爱,而是用刑法的威严对民众发号施令,效果却好于万倍父亲 君主是选择依法治国还是仁爱治国已经是很明显了韩非了所举的父母严爱之例恰到好处,既形象而真实的反响的 世俗社会的现实,又有力说明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家 国” 一词,词意的实质是治家与治国是一样的,以父亲为代表是法 家,依法治国,以母亲为代表是儒家,仁爱治国,法家严,儒家 仁,威严那么民顺,仁爱那么民乱一个家庭,基本的组成的元素是父母与孩子,缺一不可,缺了 一个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如何管理家庭教育孩子如果治国一 样,这里我们主要谈教育孩子的事,一般情况下正如韩非子所说父 严母爱,严治与爱治同时存在,就看父母如何解决主导权的问题, 按常理与中国人传统的做法,一般是父亲主导孩子的教育,因为历 史告诉我们“慈母多败儿”将此说法套到国家治理上,其实,依法治国与仁爱治国也是同 时存在的,不是说我们提倡依法治国就要抛弃仁爱治国,而是说依 法治国主导社会管理与国家开展,仁爱治国只是处于次位要辅助主 策。

      从国家治理与开展的角度讲,依法治国是天然的国策从社会 层面尤其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讲,法规规范行为,道德教化思想, 侧重点不同,作用也不同,但结果与目的是一样的韩非子讲明了 “严爱之策亦可决”后,继续讲为什么民众听从 威严的官吏呢?他认为“且父母之所以求于子也,动作那么欲其安利 也,行身那么欲其远罪也意思是:况且父母寄希望于子女的,行 动上是想让他们平安有利,做人上是想他们不去犯罪韩非子还是从父母对孩子管教说起,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 好,长大成人,生活美满,工作顺利不管是父亲的严厉还是母亲 的疼爱都是为了孩子好,但能让孩子好起重要作用的还是父亲的严 厉孩子好一般是指脱离了父母后自己生活的好,生活的好就要能 力,而这样的能力一般是严父管教的结果韩非子认为对于民众来说“君上之于民也,有难那么用其死,安 平那么尽其力意思是: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 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这是家国一体的思想,君主明白国 难之时不可能君主一人上前,国力充实不可能靠君主一人种地,保 卫国家充实国力还是需要全体民众共同努力国家平安强盛了,君 民才会安享天下,过太平的日子用刑法的威严来管理民众,不是 单纯的让民众听从君主,而是要让民众按国家的政策行事,继而达 到国富民强的目的,这才是“严策”的真正目的。

      最后韩非子再次对父母严爱之例说明“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 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意思是:父母怀着深厚的 爱,把子女安排在平安有利的环境中,但子女却不听父母的话;君 主在不用爱与利的条件下要求民众为自己出死力,命令却能行得 通民之死力”正好印证了 “君上之于民”的内因民众抗敌与 劳作从国家高度看这是为自己出死力,君主只是这种社会行为的组 织者起到管理的作用说到此我们也就明白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什 么是人民战争且父母之所以求于子也,动作那么欲其安利也,行身那么欲其远罪 也君上之于民也,有难那么用其死,安平那么尽其力亲以厚爱关子 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这是中国古典管理学的深义, 也是非市场经济思维下的思想,其实就是集体主义思想在市场经 济改革之前,全民所有制形式下,工人是工厂的主人,工人“死 力”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工厂与国家,工人将自身利益与 集体利益融合在一起工厂的管理者并没有刻意用仁爱与利益来要 求工人,因为基于集体主义的“家国情怀”远高于“爱利”之说 华为公司的伟大意义深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