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德与法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探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20226157
  • 上传时间:2022-06-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8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德与法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探究    陈正创一、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内涵1道德品质1)明大德所谓明大德,是个人对国家或者民族的一种感情,主要包括:①具备国家观念,对祖国具有热爱的感情和强烈的归属感,积极捍卫国家的主权、利益以及尊严,对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以及民族的团结加以维护②对我国的基本理论、制度以及所走的道路加以肯定,坚决拥护我们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③对中国共产党所遵循的方针、路线以及政策加以高度的认同,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的文明成果加以尊重,积极继承以及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⑤具备开放的意识和全球视野2)守公德公德,就是一种处于社会群体和公共领域当中的道德体现,指的主要是每个中国公民在参加与公共利益相关的活动时所应该遵循的一种道德准则3)严私德这是个体间的一种道德,或者说是私人生活当中的一种道德规范,是个人的修养、习惯和作风,也是在生活当中面对亲情、爱情以及友情等关系的一种行为上的规范,是个人对于自己行为上的一种约束和自省2健康生活健康生活指的是一种对身体健康有利的习惯行为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种对自我的认识,也是对自己人生规划的积极表现。

      1)珍爱生命首先,应该对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有着适当的理解,所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比较积极其次,还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基本能力最后,要具备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2)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主要指的是个人身上所具备的各种优秀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集合,是心理健康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志3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指的是初中学生对于法律所包含的性质、作用以及地位等方面的认识,其实质是法律至上和依法治国的意识和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法这是指学生对于法律的尊重,从内心对于法治的尊崇,对法律所具备的尊严以及权威高度认同,具备应有的法制意识、精神以及信仰2)守法这是指学生对法律的遵守,不管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够做到守法,自觉地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之内活动3)用法用法指的主要是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法律的武器去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二、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1以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促进作为目的我们国家要创建出针对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其根本在于将立德树人的行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逐渐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道德与法治学科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关键性作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非常特殊的作用。

      所以说,要想对初中學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就要将他们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目的2将“四性”的坚持作为主要原则这里所说的“四性”是实践性、人文性、思想性以及综合性在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加以教学和培养的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将“四性”当成最主要的原则1)思想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最为根本的性质在于思想性,同时也是其教学过程中的灵魂所在2)人文性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所呈现的另一个最为重要的性质则是人文性,推崇人文性的基本目的包含两个方面:①实现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提高;②使学生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3)实践性道德与法治学科还有一个基本的性质就是实践性,同时它也是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最为重要的一个支撑4)综合性综合性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当中最为重要的性质之一,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①学习内容方面的综合;②生活范围的综合;③学科教育目标的综合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迎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形势,融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队伍当中,为国家培养出具备优秀道德品质、健康生活理念以及健全人格的新时代青年,从而让他们能够符合自己今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print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